完美主义不是个褒义词吗?
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分为两种,顺应型完美主义和顺应不良型完美主义。前者可以给你带来动力,而后者是内在焦虑的一种反应,会带给你严重的情绪内耗。他们过于执着追求一个目标,对任何事情永远都不满意,永远过多地关注事情不好的一面的人。
我们来看一下,不良型完美主义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总认为犯错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证明,一点差错会带来挫败感。
·不想庆祝自己的成就等,他们总是在成果中看到瑕疵,对自己的成功感到不适。
·自我价值的评判完全来自于成就,依赖于自己做了什么。
·期望他人也做到完美,对周围人提出过高的要求。
·心理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强迫症、侵蚀障碍、自杀倾向等
·拒绝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对开发新领域没有兴趣,喜欢挑战性低的事情。
·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很难觉得高兴。
·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任务。会引起拖延和逃避。
·非常害怕受到批评,为了逃避负面评价,会更加尽全力维持完美形象。
·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经常处于烦躁情绪中。
社会快节奏发展,导致我们往往只在乎结果,而不关心过程,为了得到赞赏,很多人会强迫自己完美。深层追源会发现:不良型完美主义的形成,关联于童年时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当父母存在过高的回应和过高的要求时,儿童会变得过度追求完美。
对孩子过高的回应,父母把孩子看成生活的中心,喜欢夸耀孩子的天赋,而不是过程,为了得到这份爱,孩子努力事事做到完美,来讨好父母,孩子觉得如果做得不够好就辜负了期待;对孩子过高要求,让孩子过早承担起不应承担的责任,会让孩子过于要求完美,总想成为人群里“最好的”,但又缺乏韧性,应对压力、失败的能力比较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你敢于承认“真正的完美并不存在”,就能够意识到自己表现出的完美主义倾向。过度的追求完美主义其实是在掩藏内心的恐惧,比如恐惧父母的失望,恐惧自己的完美形象会被破坏……我们必须勇敢地去剖析,自己恐惧的是什么,去了解完美主义背后的思维方式和需求、动机到底是什么,当你了解了这些,才能克服你的不良型完美主义。
如何克服呢?可以尝试以下3个方法:
·不要把心思花在如何完美上,而是开始去做不够完美的事。先做会做的和能做的,迈出第一步再说。哪怕失败了,也要嘉奖自己愿意尝试的行为。
·把对结果的专注变为对过程的关注,要多看到自己的尝试的过程,付出的努力。
·为日常事务设定时限,监督自己的进程,别过分纠结细节。把大项目分成小项目,设立阶段性目标。
如果你的亲密关系,或者你的朋友,陷在不良型完美主义的漩涡中,你需要学着与他的完美主义相处,去寻找对方完美主义背后的动机,接纳和宽容他的焦虑、恐惧。当对方去做一件事情时,你要学会称赞他的努力,而不是智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