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叶有很多种,开花没有区别。含着露水降下,在风中淋湿。”小札的《咏百合诗》描绘了百合花从青思思虑、素描清淡、叶志华、花朵到姿态的含蓄、清新、自然的样子,给人以和现在一样的感觉。
百合的得名
百合名称的由来,系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 “百年好合”之意命名。宋代罗愿《尔雅翼》云:“小者如蒜,大者如椀,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言百片合成也”。诗中从植株的形态描述了百合的球茎,小的如蒜,大的如碗,鳞茎由白色的鳞片层包而成,就像白色的莲花一样紧紧地抱在一块。人们就此把百合的外在形态进一步文化加工,赋予“百年好合”和“百事合心”等一些吉祥的寓意。
关于百合的得名,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传说早年间四川一带有个国家叫蜀国。国君与皇后恩爱有加,他们生有一百个王子。在皇后年事渐高以后,国君又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妃子,这妃子入宫第二年就给老国君生了一个小王子。国君老年得子,十分高兴,倍加宠爱。王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进谗言让国君赶走了皇后和那一百个王子。
蜀国的邻国叫滇国,原本就对蜀国虎视眈眈,就趁此机会挑起战争。蜀国的文武大臣们因国君听信谗言,赶走皇后和王子,早已人心涣散,不愿为国君效力了,所以滇国的军队攻城夺地,很快就逼近蜀国国都,形势万分危急。国君在束手无策之际,只好亲自督阵,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万般无奈之际,国君意外地发现有援军到来,援军势如破竹,赶走了敌人。国君走上前去,发现援军竟然是被自己驱逐出宫的一百个王子以及他们带领的家臣们。当时,国君既高兴又惭愧,接回了皇后和一百个王子,王妃也知错认错了,蜀国从此更强盛发达了。
不久,奇怪的事发生了。那就是在王子们当年与敌军作战的高山林下,不知不觉地长出了一种奇异的植物。后来,人们根据它的地下茎层层叠合的特点,并联想到百子合力救蜀王的故事,便给它取了一个象征兄弟团结意义的名字——“百合”。
诗词中的百合
百合,又名山丹、百合蒜、夜合花等,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地即为我国。百合有食用百合和观赏百合之分,在我国栽培的历史都十分悠久,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详述百合的药用价值,而观赏百合的栽培可溯源于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记载:“元和末海陵夏候已庭前生百合花,大于拳数倍。”“元和”是唐太宗的年号,可见观赏百合栽培至少已经有1100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赞美百合花的诗文。
宋朝的苏辙对百合中的山丹十分偏爱——“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未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诗人毫不含蓄地赞美百合的超凡脱俗和婀娜多姿,并称赞她特有的纯洁和美丽冠压群芳。苏轼则用“堂前种山丹,错落通玛瑙盘”把山丹的艳丽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陆游不仅喜欢观赏百合花,更喜欢种植百合:“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诗人的闲情逸致在种植与观赏花株时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百合花洁白纯正,象征爱情的忠贞和纯洁,人们常取百合花其“百年好合”之意,祝贺新婚夫妇。同时,它还有百事合意的意思,喻意和睦、团聚,在今天被视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赏花在上海
百合天生丽质,优雅髙贵,素有“云裳仙子”之称。它的色泽鲜艳美观,有白色、黄色、红色等多种颜色,且香味清新而不浓郁——“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最能使人心静如水,思绪清晰,心境怡然。
百合花素来是民间喜爱的插花,也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2016第十届上海(国际)花展将百合花选作主题花,展示了22个品种,共2万多株百合,色彩明快多样,园艺师们通过庭院点缀装饰、花卉盆栽组合、花坛花境布置等园艺手法,一簇簇、一丛丛、一朵朵地将上海植物园打造成了一片缤纷艳丽的百合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