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中,你是否遇到过鼓起勇气提建议却没人理会的情景?你是否在群体中存在感为零?找不到价值感?
我曾经是的。
直到我读到了《深度说服》这本书,其中提到了说服他人的基础,包括气质(个人可信度)、同情(同理心)、理性(逻辑论证)三个要素。其中,气质,即个人可信度,让我联想到了曾经提建议被忽略,所以,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我对提高个人可信度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提炼。
根据拉斯韦尔的交流模型,交流的过程为:
谁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了什么话并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其中可以提取出四个主要元素:说话的人,信息,媒体,听众。
对于提高在群体中的可信度,也可以提取出对应的四个元素:自己,能力(所交付和被验证的东西),行为(方式或过程),群体。
因此,从这四个方面,归纳出三个步骤和两个原则,掌握这三个步骤,遵守两个原则,着力拔高个人长项,提高群体中的可信度将不在话下。
01 硬件过关——树立可信度
可信度和财富一样,是没办法伪装的。
如果你自卑,你可以假装自信,装着装着,你就真的变自信了。但信任,却是要靠一言一行挣下的,可靠的言行则来自于强大的实力。
心理学家John Remple等认为关系中信任的基础包含了三个要素:可预测,可依赖,信念感。也就是说,达到这三方面,对被信任、树立可信度大有益处。
- 硬能力
① 可预测源于一个人过往的经历,鉴于他的优良历史表现,人们认为他之后会一如既往。所以,想要达到可预测方面的要素,必须有优秀的过往简历——最起码对于你即将要发表的建议而言。这些简历背书包括经验、业绩等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想在同学聚会中提议一个精彩的活动流程,你最好有过一次成功举办活动的经历,且为同学们所熟知。
② 可依赖源于一个人拥有的技能、知识、资质。你说话没人听,“专家”的话有人听,为什么?因为人家的知识和资质摆在那。当你拥有技能、知识、资质这三者之一时,根本不需要你去提议,别人就会主动来请教你。
- 软能力
③ 信念感指的是,人们认为他们应该信任与他们关系好的人,特别是对于友情、爱情,互相信任是双方的义务。人们也往往更倾向于相信熟悉的人和事物。换言之,你与别人的联系越多越紧密,就越容易树立可信度。
通过软硬两方面能力的提升,在群体中打造个人口碑,提高在某方面事情上的可信度。但是树立起可信度还远远不够,想要长久地拥有价值感,必须要保持住你的可信度。
02 知己知彼——保持可信度
想要保持可信度,必须知己知彼。
《孙子兵法·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知己:明白自己的能力范围
一方面,要明白自己的能力范围,对于不知道不确定的事情,保持缄默。
“宁可闭口,他人至多疑我笨;也勿多言,明言自己有多傻。”
要知道,一次轻浮的言行就有可能毁掉多年积累的可信度,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绝不会对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事情妄加评论。
另一方面,准确定位自己,增强长板,树立个人标签。
根据长板理论,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的长处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对于个人而言,不要去补短板了,去努力加长长板,才能提高其价值感。而在这个飞速发展迭代的时代,“酒香就怕巷子深”,要针对自己的长板树立个人标签,让自己的能力为大家熟知,才谈得上可信。
- 知彼:了解别人的偏好
对于你想要对其建立可信度的人,即你所在的群体,要了解他们眼中的可信可靠是什么标准。比如,有的人认为守时是可信的标准之最,有的人认为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是可信的标准之最,想要保持可信度,除了高度的专业才能之外,就要“投其所好”。
03 行动工具箱——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达到对专业的精通和对目标群体的充分调研后,采取以下行动提升个人可信度。
- 提问
专业的提问比专业的知识更加发人深省。
《学会提问》中提到的两种思维: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其中海绵式思维就是一味地吸收,不质疑不发散,这样的思维不能与别人产生更好的互动,更加不能体现你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要学会用淘金式思维去跟别人交流,有深有浅、有舍有得地讨论决议。
以世界末日只能带限制数量的物品登上诺亚方舟为例,提问可从三个方面来深入:
① 是否具有前瞻性。你的方案是否考虑到人类找到新的栖息地之后,如何重新恢复生机?你带的东西能够支撑未来的希望吗?种子?微生物?
② 是否考虑周详。医疗、事物,天气,动物......是否都考虑到了?
③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世界末日中文学的价值?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你的专业知识足够深、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否则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 反馈
一方面,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精准而恰当的反馈,是在表明自己认真听了别人的言论或方案,对于认真对待自己的人,人们通常也会投桃报李。但是这种反馈一定要建立在“知彼”的前提下,否则可能会正好撞在别人的枪口上——也许人家不喜欢听你的反馈呢。
另一方面,积极地获取反馈,并认真考虑、采纳别人的反馈,会大大提高可信度。能接受意见的人往往有更多的可预测性和可依赖性,而被采纳反馈的人也会对他产生关联感,从而增强信任。相反,不能接受意见的人,甚至听都不乐意听反馈的人,人们通常觉得他不可靠,因为他会坚持他的错误。
结语:遵守原则
尽管有方法可循,但提升可信度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就是真诚和行为。
若没有出自真诚的价值付出,一切方法都是空壳子;若停留在意图而不能付诸行为,只会让人觉得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