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左右,干货看这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周国平老先生说过,我们读书要有品味,读书在于书的质量而不是在于数量。诚然,细品读一本经典,胜过你读很多乱七八糟的书。我们应该提高读书的品味,读圣贤书。

推荐的这本《傅雷家书》,本书可谓家喻户晓,没有读过的朋友可以尝试着去读一读。虽然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但它不仅反应了关于亲情的情感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也利于我们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这也正是当代人所缺失的情感交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家庭中与父母之间的争吵。因为我们始终,与他们有些永远无法跨越的洪沟。我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觉的矫情又感性。但我们就是因为缺乏这种情感的深度交流,才导致三观的差异,以及频率的差异,从而引发争执不断。我们可以试着让感情升华,从交流中体验来自亲情的滋养。

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


1954年,独雷先生在与儿子傅聪的信件里写到:“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不由得让我想到,在我九岁那年,家里迎来了我最亲爱的弟弟。我原本应该为这个小家伙的到来,感到高兴的。然而不知哪来的想法,我竟闹了一个飞醋,觉得爸妈生了我弟弟,就不再疼爱我了。那时候有生以来,第一次理解重男轻女这种说法。但那只是我自个儿生出来的想法,爸妈其实一如往常的疼爱我。那时爸爸得知后,竟然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爸爸因为我而流眼泪,让我印象很的深刻,我觉得自己十分的罪过,那是我人生中的一次离谱的忏悔。然而现在想想,不正如书中所说的:“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吗?


同年4月7日,傅雷先生在信件中对儿子傅聪导教时,提到了傅聪的好友恩德,催促儿子给恩德写信慰问,让刚手术完的恩德得以心灵上的慰抚。他教导儿子对待朋友不能马虎,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意。我觉得这是个人生的一大哲学,也是做人的基本作风。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最缺乏的,也正是没有实力行动。我们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人,都值得你付出行动来珍重的对待。我不能保证对待重要的人,事事都能尽心尽责,但求不敷衍不怠慢。记得有次闺蜜坐了两小时地铁过来看望我,我十分开心。我们逛了会街,两人竟志同道合的走进了图书馆,直到晚上才舍得离开。而我也因为没有好好招待她而感到十分愧疚,一天的时光,就贡献在了图书馆里。当我正想怎么弥补一下她时,闺蜜就吐槽自己是个路痴,来一次真不容易,也不知道下次来是什么时候了,于是我便主动提议,陪同闺蜜回去。而我也用实力行动,弥补了自己内心的那一丝丝愧疚感。陪她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地铁回去,再独自赶着最后一趟末班车回来。心里竟也觉得乐滋滋的,闺蜜也更加懂得了我的心意。说这些其实不是想证明什么,而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因为某种没有实际行动的事情,在内心责备自己。与其在心里愧疚不如实践起来,不去行动,就算你在心里祷告一万遍也都是浮云。

10月2日傅雷先生在家书中安慰儿子,比赛后要学会调节好心态。即使心中感到苦闷也要学会排解,人在生活中高低起伏是很正常的,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书中傅雷先生写道:“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总会有潮起潮落的时刻,但也不要过分在意。正如《人间失格》里写的那样:“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矜来袭。”愿我们都能在惊心动魄的那一刻,学会从容淡定的应对。甚至那些你所受过的挫折与失意,都是你草船借来的箭。它们并不可怕,你要懂得接纳它,然后让它成为你的利箭,待势而发。傅雷先生说:“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利!”


读到中间部分,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续傅聪回信于1955年1月16日之后,傅聪一直没有回复傅雷夫妇的信件,直至4月30日才回了信。中间不管夫妻二人寄了多少信件均没有回应,导致夫妻二人苦苦为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傅聪牵肠挂肚,极思苦想,折磨得二人每日夜不能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人!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了,还是另有隐情。我总觉得傅聪之所以没有回信,是因为傅雷先生在信件中告知儿子傅聪,他身体欠佳这件事。父母因日夜操劳而病痛缠身,作为儿女却远在海外而无法照顾到他,所以会感到愧疚和自责。因为我曾经也因为父母的病痛呻吟,而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愧疚感。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而我却没有任何能力照顾他们,这种亲情与谋生不能两全的痛苦是让人非常煎熬的。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跟家人联系,因为害怕听到他们病痛缠身的声音。但我也知道家人对我的思念与牵挂,是那么的热烈又哀愁。甚至在后来的很多次的哽咽里,藏着父母对子女渴望的情意而流露出来的一丝丝的卑微。而傅雷家书的信件中,傅聪在回信时,并没有一次提到甚至慰问过家人的身体情况。所以我猜想,傅聪是否跟我有着同样的想法。我们这些年轻的后辈,在生活上对待长辈总有些报喜不报忧心理。这也算是一种逃避的情感心理在其中吧!又或者他真的是因为忙于练习,所以才没有回信吧!

但不管怎样,从《傅雷家书》中我找到了很多情感上的共鸣,很多时候犹如醍醐灌顶,让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