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4班 陶若雨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五年(1)班 伍宇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魏琳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第二季度“妙笔少年”来啦!经过评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陶若雨同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魏琳同学以及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伍宇晨同学获得第二季度“妙笔少年”称号。
如何克服写作焦虑,如何让文章脱离“大众脸”的困局,如何写好“口述史”,她们写出了自己的心得。 南都记者 梁艳燕
我有责任在这和平年代,讲述祖辈的红色往事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4班 陶若雨
外公,在我心中是犹如信念般的存在!
冥冥中与从未谋面的外公却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或许是亲情的强大,也或许是他身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妈妈和我,我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外婆说,外公一生都特别善良,为人诚恳、踏实,乐于助人,默默无闻,他骨子里就是做军人的天分。妈妈说:外公从小教育她,为人处事要自己多吃些苦,为别人多做些事,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外公原来所在基地的同事,亲切地称他为“老傅”,大家一有事儿,就找“老傅”。他们现在一提起我外公,个个都亲切地说,当时研究所里流传着一句口头禅“有困难,找老傅”。大家无论遇到大事儿小事儿,家里家外,所里或是附近村民的,就连洪水淹桥断路等,也都第一时间去找我外公。基地几十个单位都留下了外公的身影与足迹。
从外婆和妈妈口述的历史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外公就是这样的人。他善良诚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在外公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中国航天建设事业前仆后继的付出与奉献。鉴于当时的国际局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像外公他们这样的先辈们都在保守着这伟大的秘密而虔诚的努力。他们不能让家人安心,不能让朋友知道去处,只能只身前往,为此默默无闻、奉献一生。
妈妈说,几十年以后,等她长大回到故乡,联系上外公的亲戚朋友,提及当时,亲人们依然感慨不已。外公在家里排行最小,成绩最好,他的父亲与兄长们,非常想念外公,他们只知道他去了贵州山区,那里很穷很苦。他们曾专程去贵州探望,但因外公寄回去的信上只留下“凯山”这一个地址,而他们找遍整个贵州省,却怎么也没找到“凯山”这么一个城市,最后失望而归……我很难想象,他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与不安。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外公去到了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云贵川等边缘山区中的航天部061基地,这是人们所说的“山沟沟里”的地方,也就是传说中神秘的凯山。
上世纪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周边形势异常严峻,工业等布局集中在沿海地区。为了保障战时国防、科技等体系的安全,实施国家建设重点由东部向西部迁移的战略。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国家克服种种困难,集结全国的人力物力,建设三线。从1964年到1980年,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有着共同信念的近十万热血男女,怀着为中国国防科技奉献青春的豪情壮志,肩负着保卫国家的使命,背井离乡,从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奔赴而来。外公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从北京总参谋部转业到七机部二院,最终到了贵州061基地某研究所,就是那个叫凯山的地方。
外婆和妈妈总喜欢与我聊起以前的事情,妈妈说,小时候外公总是能变着花样带她玩,上山掏鸟窝,下河捉鱼虾。在她的记忆中,那时尽管没有现在条件这么好,但是日子总是过得很舒畅,每家每户都在艰苦的条件中努力地创造美好,物质生活虽然不好,但是苦中带甜,苦中有乐。外婆说,那时候大家心里都有股劲,就如蒲公英,坚定地在这大山里扎下了根。我想,那种快乐一定是心中信念所致。
岁月无尽,事业常青。如同火箭升空后,完成了壮丽使命的灿烂烟云会消隐于大气之中。曾经火热的三线建设已成历史,但匆匆岁月带不走三线航天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三线航天建设的“产出”早已超出了物质的范畴,也超出了三线的地域范畴。数以万计的三线航天人以赤诚和汗水熔铸的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三线精神,如同那绵延无尽的大山,将长久地屹立于天地之间,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和外公一样的三线航天人当年怀着比其他人更加强烈的信念来到那里,虔诚地奉献他们的一生。他们精彩的人生化作了今天共和国的辉煌。随着岁月流逝,被尘封已久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和遗迹正在渐渐消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有责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铭记和讲述这段伟大的故事,传承这段光荣的红色基因。作为航三代的我,也被时代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用我们的努力,继续传承航天的精神,延续航天的故事。在和平年代,这代人身上红过的基因和血液,就是我们当下寻找的红色传统。因为,只有我们了解并铭记这些共和国光荣背后的故事,才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对付写作恐惧,我写了15万字读书笔记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五年(1)班 伍宇晨
编辑老师请我分享一下“如何克服写作焦虑”,大概是因为我经常投稿的缘故。我也有过写作焦虑,但大部分时间是自由写作,所以出现焦虑的情况不多。于是,我对全班36位同学做了调查,结果大多数有写作焦虑的都是成绩好的同学。我明白了,写作焦虑的核心是恐惧,成绩好的同学是担心写不出好作品。
对付恐惧,就一招:习能胜恐。坐过山车很恐怖,多坐几遍就没什么感觉了;上台演出很害怕,多来几次就自信了。有很多令我们不适却又不得不做的事,都可以通过练习来克服。写作也不例外。
我小时候写作文,文字不通顺,逻辑不清楚,想不出题材,不知道怎么开头结尾。2020年3月9日,疫情期间,班主任老师开启了读书打卡活动,从那天起,我每天写读后感,到现在粗算写了15万字,平均一天300字。
第一天我写得好简单: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安妮日记》。安妮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幽默女孩。她的文笔就像她的人一样。我很期待继续读这本书。
后来写作量多了,文字就行云流水般流出来,有时写得还挺好。
2020年7月7日,我读《少年读史记:霸主崛起》,写下这一段: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广东高考作文题是就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人物,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人在班级读书会上写发言稿。如果让我选,我选鲍叔牙。首先,齐桓公与管仲都对鲍叔牙有深深的信任,正是这种信任使管仲愿意效力齐桓公,使齐桓公也能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鲍叔牙所有的这种信任,说明他的为人、见识、心胸都是第一等的。其次,鲍叔牙本身的才华有限,并不能帮助齐国成为霸主国,然而他却是齐国称霸无可争议的功臣。这不是很奇妙吗?鲍叔牙简直是将他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最后,不是从功业的角度,而是从人的角度,鲍叔牙比齐桓公和管仲都要更成功。齐国的霸业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鲍叔牙在其中体现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的智慧,则永远散发着传世的光辉。尤其是对自己有准确的认知,非常难得。“我是谁”到今天还是哲学经典问题,也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功课。
之前不敢写的题材,也去尝试了。今年四月南都非虚构征文主题是“给生命点赞”。我对这个主题有点发怵,怕写得空话连篇,没有真实感受。后来想到新近热爱的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句,动笔后,灵感就蹦了出来,两三天写完初稿,修改两遍,这篇习作《生命的存在不假外求》获得了发表。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只写考试作文、投稿作文,有空拿起笔写写自己真正想写的内容,直到能把写作当作自然的表达方式,焦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对立意的升华有一种莫名的执着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魏琳
非常荣幸能够可以借此机会发表薄见。
疫情下的高考是一个非常大众的题材,对此主题,想必全广州市的学生都有所感触。而提到这次高考,相信许多同学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概都是封校、核酸检测还有在高考上奋笔疾书的场面等。
但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次高考,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而我对于生活中一些别人或许不在意的小细节有一点莫名的“矫情”,比如高考前连续一周的大雨。而高考前去校医室又是我独特的经历,也为我写这篇文章提供了不一样的角度和素材。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选材方面可以选一些别人或许忽视的细节和自己深有感触的独特经历,从而脱离文章“大众脸”的困局。
其次是文章中倾注的情感。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多愁善感”的人,所以有时会有一些泛滥的感情。我在作文中写的这几件事都是我深有感触的,我确实为考前的失眠而苦恼过,确实为素不相识的医生和护士的关怀而感动过。在写作时,我会再把这些记忆的片段抽取出来反复酝酿,回忆当时的情感,再加上现下的感触,感情便会更加真切。这似乎有点像你有时生了气憋在心里,一直想一直想,然后越想越气一样。
最后一些感触,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归类,索性全部堆在这里。我也看了许多同学的优秀作文,发现他们大多是集中描述高考前前一周或高考考场上的经历。而对于我来说,高考是贯穿我整个高三甚至整个高中三年的主题,我的一些感触,包括遇到那篇我高三的精神支柱《急管繁弦》而产生的思考,都是在一轮或二轮复习过程中生发的,高考只是这些情感一个喷薄的出口而已。所以我想,我们写作时是否能够打破时间的局限,在有限的素材中放入时间跨度更长的思考。
另外,我对立意的升华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我想,高考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改变人生轨迹的考试,高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的成长与成熟,这是我在备考时、考试中、高考后都一直坚信的。所以我在写作中都一直有意地体现这一主题,体现我对高考对于我人生的价值的思考。另外这次疫情中的高考与普通的高考所不同的是,疫情中广州市民用爱为考生筑起坚实的屏障,作为考生,我也能更加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这些经历也使我对高考的体悟由小我生发到大我,激励我去温暖和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