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马荆芳 崔贯利
一个普通人怎么样在一生中去修炼关于死亡的命题?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修炼的命题。如果没有修过跟死亡有关的学分,那么,当在遇到自己与亲人面对死亡的这一现实时,人往往是恐惧与慌乱的。
这时候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有一个能够引导我们的人,通过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度的探讨,并且专业地陪伴度过慌乱期、否认期、抑郁期,最后到一个觉醒时期。
觉醒时期就是真正认识到死亡的含义。
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有人通过哲学领悟,有人通过宗教仪式引导自己与他人,找到自己灵魂的居所。
第二个方法就是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做临终关怀的心理咨询师必须要了解各种哲学流派对死亡的看法,这样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来访做讨论。
有的时候,来访者可能对一种哲学观点不感冒,反而对另外一些有关死亡的观点认同。
所以,处理死亡问题,心理咨询师需要知道不同哲学流派对死亡的探讨方向。
这些话题深刻讨论之后,才能更好地陪伴来访度过这个过程。
小明曾经和一个医院合作做临终关怀的项目,用的是音乐治疗的方法。
第一个阶段慌乱期,我们主要处理他的焦虑、恐惧问题。用处理焦虑和恐惧的音乐治疗的方法来陪伴他。
然后进入否认期,他的防御机制出现了。这时适度的引入,从死亡的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这个陪伴完成之后,接着是抑郁期,然后是绝望期,这时要处理好抑郁的情绪问题,也是通过音乐治疗来处理。
用音乐导入宗教、哲学、存在主义的一些话题,跟他探讨他怎么样安放自己的灵魂。
当他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安放灵魂的方法之后,心里便会安稳很多,然后通过音乐治疗的方法来植入一些积极的信念。
这些积极信念包括:我怎样积极面对这一切;我还能做点什么;我怎么利用好时间。这些重要的话题都是通过音乐去体验、讨论完成的。
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也要处理好由这件事引发的自己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常见的情况是,很多心理咨询师在陪伴来访者的过程中,自己的死亡焦虑反而被唤醒了,陷入到情绪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心理工作者都没有处理过自己的死亡焦虑,没有处理过自己关于死亡的生命态度和意义这样的重大话题。
自己的灵魂安放在哪里,很多人都没有深入探讨过。
简单说来,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陪他去一些宗教场所,前提是如果他能接受某些宗教。
宗教场所一般都有一套流程,关于处理死亡焦虑的完整程序。
但是要记住,死亡问题永远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永远都是一边解决着,一边承受着。
死亡给人的启发是:认真思考活着的时候如何安排好人生。
这就是世界的真相:正是因为生命有限,因为死亡,一切才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