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1月29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加快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建设,“自助验核”项目助力企业7×24小时快速通关,这也是全国首个“自助验核”项目。
12月3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年度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认为,各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与经济实力形成较强的正相关性,但也有个别城市例外,例如宁波“盛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要原因,与该市民营经济活跃且注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密切相关。
加速推进数字化发展
11月29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加快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勇当科技创新主力军,把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各类资源要素建设好、服务好、使用好,集中精锐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早日突破。要聚焦重大项目牵引,构建科学发现新高地,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预先储备、主动发起一批重大科研项目。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要精准施策,聚焦企业最急需、人才最期盼、政策覆盖还不到位的短板弱项,推动资源聚集。要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让企业和人才能便捷享受到支持政策的优惠和实惠。
12月1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全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在会上表示,省政府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担负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发挥数字技术效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江苏、智慧江苏,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全国数字创新发展新高地,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首个“自助验核”项目落地南京综保区
对于冬季的来临,防疫仍要严阵以待。
12月1日,装载着货物的货车根据验核指令来到位于江宁开发区的南京综合保税区(江宁片)查验场地。已在场地等待的南京中外运报关公司关务员指挥卸下货物后,在一台显示终端前自主输入各项数据,拍摄货物视频并上传,仅需三分钟,验核作业就完成了。这一连串动作,标志着全国首个“自助验核”项目正式通过南京海关验收。
据介绍,“自助验核”改革项目是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系统与监管现场显示屏、自助验核机等监管设备,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相结合,由企业根据指令提示自助实施验核操作,海关人员进行后台审核的一整套操作系统。
“自助验核功能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海关对概要登记货物验核的通关保障从之前的5×8小时提升至7×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区内企业将切实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巨大便利。”金陵海关驻江宁办事处副主任王俊波介绍。
此外,医疗卫生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也在加深。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医疗水平仍处于较大差距。
12月5日,南通市代市长赵建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一行工作会谈,围绕深化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赵建军表示,期待依托宁光、蒋建东院士团队的学科、研发及人才优势,加快在锡集聚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协力打造研究院和工作站,积极推动合作项目落地、高端人才落户,推进政学研企深度融合发展,携手打造医疗卫生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新标杆,为无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打造生物医药地标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7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百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今年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12月3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专题论坛之一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年度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4762家,遍及31个省市区。从数量上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依次是浙江、广东和山东,分别拥有470家、429家、362家,三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
根据公开信息,《报告》进一步梳理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20强的城市榜单,上海以2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全国各大城市榜首,北京以257家次之,仅有两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超过200家,构成了第一阵营;宁波以182家企业位居第三,超过深圳的入选企业数量(169家),成为一匹“黑马”,位列地级市首位;仅有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重庆、成都7城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百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城市20强榜单
《报告》认为,各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与经济实力形成较强的正相关性,但也有个别城市例外,例如宁波“盛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要原因,与该市民营经济活跃且注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宁波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并以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前在工信部的“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中,宁波也以45家企业入选的成绩位列全国之首,并且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充分展现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
从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来看,深圳共有169家企业,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超过100家的城市;东莞拥有79家企业、排名第二;广州拥有68家、排名第三;佛山拥有35家、排名第四;惠州拥有26家、排名第五;珠海拥有11家、排名第六;中山拥有8家,排名第七;江门和肇庆均拥有6家。
大湾区各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图谱
这也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与各市经济发展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相一致,但从内外部比较来看,无论广州、佛山,还是珠海、惠州,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表示,从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分布来看,大湾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活跃在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挥重要支撑和促进发展作用:一是破解细分领域“卡脖子”难题;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是催化创新生态和产业集群;四是普遍具有较高专业程度、创新能力、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不少企业专注细分领域10年以上,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占有率领先。
(部分内容综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于长洹 《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报告:深圳领跑东莞突进,梯队培育撑起湾区“小巨人”后备军》)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编辑:周上祺
主笔:许秋莲
制图:徐晖
更多信息及合作请联系:csj21st@163.com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