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教案中的课型是什么】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授课技巧

比较科网(http://bekewang.com)小编认为,如果学生能掌握好课堂、复习课、评价课,就能取得好成绩,在这个过程中讲课的老手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下面介绍这三种卡片类型的课程的详细技巧。

单击此处输入图片说明

基础课操作方法:

一、新课

新课是教授新内容、新知识的课,是基本课类型之一。

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中,新授课占课时总数的70%以上。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新授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认识三个问题

1、新授课的特点是“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新方法、讲出新味道、保证新收获。在教学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同是语文课,面对议论文、记叙文、古诗文的不同文体,教学方法应该有别;

同是数学课,面对概念、公式、例题的不同形态,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味道”指的是知识给人带来的美感。

新收获就是新进步。学生有无新进步,是可以通过观察、反馈等手段加以验证的。

2、新授课联着旧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温习旧知识,消除拦路虎。

知识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

在知识的链条中,已学的知识为旧知识,未学的知识为新。在严密的学科体系中,知识的链条是互相扣合衔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不可或断。

所以,一切新知都以旧知为基础。在新授课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复习旧知,但仅仅靠这个环节还不知以修补断缺的知识链条。

3、新知识不都是难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切忌照本宣科、主次不分。

新授课的内容不都是“全新”的。因为不管哪一学科,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

因为新知识以旧知识为背景,是能够超前学习或通过迅速扫描而粗知一恶二的。所以当讲授新内容时,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并不“新鲜”了。

“新鲜”的地方,一是他们自学时没有弄懂的知识,二是理解错误或不到位的知识。

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些“新鲜”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抓住一个关键

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关键之处是什么?就是对知识的当堂理解。

当堂理解不到位必然导致不能当堂巩固,不能当堂巩固又必然导致不能阶段巩固——由堂堂欠账导致周周欠账、月月欠账和年年欠账。所以当堂理解应该成为新知教学的核心任务。

1、当堂理解的策略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应针对他们在特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学习内容理解所应该和可能达到的标准。究竟某一种知识需要强化多少次学生才能到达应有理解水平,需要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2、当堂理解的标准

(1)初步理解

相当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识记”。

一是“识”:知道客观事物是什么或叫什么,即辨认、识别以确定事物的名称;

一是“记”,即巩固在大脑中,能准确地回忆和提取。文字、符合、词语的学习主要是到达这种理解。

具体标准如下:

①、能背诵、能默写;

②、能描述、能说明;

③、能确认、能识别、能选择、能提起。

(2)深入理解

相当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领会”。知道客观事物的为什么,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

概念、原理、法则等的学习必须到达此种理解。具体标准如下:

①、能复述、能变换、能分解、能压缩、能扩展;

②、能理解、能运演、能比较;

③、能举例、能阐发、能分析、能概括;

④、能类比、能推论、能引伸;

⑤、能联系、能贯通、能探幽、能发微。

3、理解标准的使用

以上列举的各项理解指标,同时也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考评标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例如,“能复述”是一个标准。

作为教学目标,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复述某一内容;

作为教学方法,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由学生复述一番;

作为考评的标准,是通过口头复述或书面复述的反馈检测来了解学生理解的情况。

从当堂理解的角度说,作为教学方法,这些理解标准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学习,达到应有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教法,从多角度、多侧面强化其认识。有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三)掌握三种策略

1、当堂记忆

记忆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有3种类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强化而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强化而为长时记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记忆主要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通过课下的复习巩固才能达到长时记忆。

但实际上,能够使瞬时记忆有意转化为短时记忆的课堂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老师为赶进度,没给学生留下反思记忆的时间;二是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更没有记忆意识;三是由于平时作业可以自由看书,所以养成了不愿记忆的习惯。

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够按照知识掌握的规律有效紧系,必须强化短时记忆;而强化短时记忆的主要措施就是当堂记忆。

当堂记忆需要注意:

(1)、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要指导记忆的思路、方法和技巧,避免空洞要求。

(3)、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反馈,督促激励。

(4)、课上课下相结合,有的内容当堂可做初步记忆尝试,课下再进一步强化。

(5)、当堂记忆可随时进行,也可纳入课堂小结的范畴。

2、当堂运用

即在课堂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它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和保持程度的基本,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当堂运用,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课堂练习。

其基本要求是:

(1)、练习要有针对性;要立足基础,强化基础,巩固基础。

(2)、练习的难易要适度,容量要适度,时间要适度。

(3)、题型要多样,完成的方式要多样,反馈的方式要多样。

(4)、出示任务要规范,完成过程要规范,监督反馈要规范。

3、当堂小结

即在课堂的结束步骤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其基本任务是:

第一,盘点知识,心中有数,确保学生课后能清晰回忆。

第二,梳理知识,加深理解,确保学生课后能系统回忆。

第三,归纳知识,总结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基本要求是:

(1)、精心设计,认真落实;不能临渴掘井,随意操作。

(2)、以学生为主体,切忌由老师包办代替或草草收场。

(3)、整体把握,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框架具体。

二、复习课

(一)复习课的任务

1、复习知识

既要注意对基本概念、基本要点、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复习,也要注意对原则规则、方法步骤等知识的复习。

前者主要是理解,也需要记忆;后者首先是记忆,其次是运用。前者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后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基本技能。

2、完善知识

在第一次学习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错误、学习偏颇或学习不全面、不到位等,所以需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

3、挖掘知识

有的知识靠一次学习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因此在第一次学习时,不能展开也不宜展开,不能挖掘也不宜挖掘,这个工作需要在复习时进行。

所以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以加深理解。

4、总结知识

一是总结知识规律,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是总结答题规范和方法技巧,提高应用水平;

三是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反思和调整自己,以便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复习课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要指导学生系统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总结。所谓系统总结,就是在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点彼此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准确的、完整的印象。

2、重点性原则

要在系统完整的基础上又重点地复习,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并对它们进行挖掘延伸,避免简单重复;要突出对薄弱环节和易错试题的分析研究与纠正。

3、针对性原则

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教学。

在具体施教中,首先要采取多种方式调查学情——或先回忆、或先回答、或先测试等,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讲解、思考探究或强化训练等。

4、主体性原则

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动手、动口、动脑,多思考、多实践。

(三)复习课的方法

1、系统复习法

系统复习法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方法,它依据教材呈现的知识体系循序进行。

(1)、导学式

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师生共同回顾,接着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研讨。这种复习方法适合于对难度较小或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的复习。

因为,“师生共同回顾”实际上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群答,而群答就可能滥竽充数者,所以一定要是连薄弱学生都能明确理解和会员的知识才宜使用此法。

(2)、自主式

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最后测试、反馈、点拨。这种方法适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的复习,但必须指导、组织和管理到位,不得放任自流。

独立学习到什么程度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到什么程度才进行反馈,都要认真对待。

同时还要注意:

测试要定时定量,反馈要全面准确,点拨要精要得体。

(3)、纲要式

指导学生把知识概括成纲要、表格、图示、口诀等,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这种方法适合系统归纳、总结式复习和对重点知识的强化复习。具体的编写绘制工作,可在统一指导下由全体学生集体操作,也可以独立或分组进行。

集体操作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智慧,加深印象,但不利于人人参与;独立于分组的方式,有利于人人参与,但还需及时全面反馈了解,并加以认定。

(4)、竞赛式

学生竞选章节主持人,然后组织全班同学竞猜、竞答、争论、研讨等。这种方法比较有趣味,易于调动学生热情,可以一用。

但要注意:

第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则和激励措施;

第二,对学生主持人设计的试题,要进行适当的审查;

第三,要合理调控,准确评价,及时点拨。

(5)、训练式

按课本结构,设计系列试题,以做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以训练带动复习,适合于在系统复习之后进行。

(6)、自测式

引导和启发学生出题互测。可有几种变式:一人出题全班作答,或几人出题全班作答,或我出你答或我们出你们答等。

(7)、资料式

针对重点内容,指导学生编写复习资料,并进行验收、评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编写的过程也是研究攻关的过程。编写时要立足教材,博取多家,认真比较,择其精华。

2、专题复习法

(1)、教材重组

打破教材体系,选择新的角度,整合知识,强化训练。

(2)、技能为纲

以答题规范与技巧为专题进行复习,如如何审题和构思等。

(3)、试题探究

以对典型试题的研究带动对知识的系统复习和深度挖掘。

(4)、比较鉴别

通过比较,区分异同,加深理解,掌握规律,正确运用。

(5)、错题处理

第一步,分类整理;第二步,查找原因;第三步,反复强化。

三、讲评课

(一)讲评课的基本问题

1、讲评课的地位

讲评课,即以评讲学生作业、练习、试卷为主要目的的课。典型的讲评课,是评讲阶段考试试卷的讲评课。

如果说新授课是学习知识,复习课是巩固知识的话,那么讲评课则是通过对试卷的讲评实现对前两个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评价,确认正确的学习,纠正偏颇的学习,保证后续的学习。

所以,讲评课的课时虽然不多,但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2、讲与评的关系

在讲评课中,讲与评是辨证统一的。评是对学生而言的,讲是对知识而言的。

立足于评,才能展开来讲;评得到位,才能讲得彻底。只评不讲,评价不具体;只讲不评,讲解无方向。

有的讲评课,老师只讲试卷和试题答案,这就是只讲不评的常见做法。这种方法所以不当,就在于它没有以评为前提。即使对出错较多的试题,也不能只讲不评。因为,出错的是答案,二错误原因却可能是因人而异。

3、讲与评的主体

讲与评不都是老师的事情。老师要讲,但更要让学生讲。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要先讲,老师要后讲。

学生的讲,主要讲过程、讲方法、讲原因、讲感受、讲经验等,但也可讲知识、讲规律。

学生讲的作用主要在于暴露存在的问题,生成教学目标。

老师的讲,主要是讲知识、讲规律、讲规范,但也可讲过程、讲方法、讲原因等。

老师讲的作用不在灌输,而在确认,在点拨,在拓展,在深化,在归纳,在总结,在激励,在指导。

4、讲与评的任务

(1)、知识讲解的任务

①、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强化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巩固和运用;

②、讲知识的纵横联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网络的理解、巩固和运用;

③、讲知识的难点和疑点,在提升思维品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④、讲知识载体(试题的题干、材料)的特点和审题思路,在深化学生对解题规律的认识中,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2)、评价学生的任务

①、评价学生的成绩,以表扬前进者,激励后进者,让全体学生都满怀信心地学习;

②、评价学习的方法,以规范学习行为,总结学习经验,让全体学生都科学高效地学习;

③、评价学生的能力,以强化基本技能,弥补薄弱环节,纠正学习失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有效提升。

(二)讲评课的基本要求

1、基本情况介绍

介绍与本次考试有关的情况,让学生对次考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是讲评课不可或缺的内容。介绍情况就是概略地评,应在对试题正式讲评之前集中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试题情况介绍

包括试题数量、内容范围、试题难度等。对于试题难度,除了说明预设的难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统计出每道题的错误率,作为具体讲评的起点。

(2)、考试结果概述

包括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

(3)、存在问题说明

主要指出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一般性问题,扼要说明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展开剖析,重锤敲打。

(4)、“亮点学生”名单

包括:总分班级前几名,单项班级前几名;总分进步较大者,单项进步较大者。

获取这些信息,需要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备课时将学生的姓名写在教案上,上课时给予赞许或表扬。

2、信息采集方法

(1)、全面统计法

可借助电脑进行操作。其优点是:范围广、数据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具体。

(2)、抽样调查法

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试卷,进行逐项调查分析,并做好记录。

其优点是:了解一手材料,有助于评讲时有的放矢;不足之处是,不够精确,劳神费时。

(3)、两者结合法

兼用全面统计法和抽样调查法。

对于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如年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借助电脑做精细调查;

对于试题难度既可以借助电脑精确分析,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前者用于了解整体情况,后者用于设计班级讲评教案;“亮点学生名单”必须用定量的方法对学生答卷进行全面了解;

对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宜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讲评课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要在统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讲评,根据试题的错误率分为不讲、略讲、详讲的等不同类型,以区别对待;不能不分主次地从头讲到尾。

2、主体性原则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认真发表、大胆质疑、细心运作等;不能不组织、不发动、不指导、不管理、不反馈,老师一讲到底。

3、理据性原则

要结合教材信息、题干信息、材料信息等提取知识、剖析试题、组织答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材、理解教材,有效地识别信息、提取信息、迁移知识;不能离开教材考纲和题干材料等泛泛而谈。(理据性原则也叫“充足理由”原则)

4、类化性原则

要重点讲思路、讲意图、讲方法、讲规律、讲技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设计,善于读文读图读表,善于组文绘图制表,让学生感到真切、印象深刻、心领神会、触类旁通。

5、强化性原则

要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纵向贯通、深层挖掘、精细剖析或变式训练,以拓宽视野、深化理解、促其顿悟、固其技能;不能搞简单重复。

6、巩固性原则

要重视和加强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和指导,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纠错反思、总结经验、交流感受,确保人人有收获、个个能提高;不能讲完就结束。

7、灵活性原则

讲评试题是讲评课的主要任务。但要做到一题一法,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法;不能用一种方法讲到底。

(四)讲评课的基本方法

1、简单点评法

简要陈述试题的考点、思路或答案等,目的主要在于确认其正确性。对于一些难度不大、学生出错较少的试题可用此法。

2、变换思考法

对某些难度不大的试题,在进行讲评后再进行临时变换,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探究,以检查其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3、重做反思法

对某些试题在讲评之前,老师先做一些铺垫性指导、启发工作,让学生重做一遍,然后再行反馈和总结。

4、局部探究法

对于一些有特殊步骤或难点、疑点的试题,老师可先撇开部分步骤,做局部讲解或提示,然后让学生重新思考或运作。

5、分步探究法

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从审题到做题将其分解为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一个个地解决。

6、循环讲解法

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或步骤,实行老师、学生轮流讲解的方法:老师详讲——同桌对讲——全班选讲。

7、群体诊断法

老师说明学生常犯的错误,或学生自己说明错处,全班学生为其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8、发散反思法

一题多想——想运用的知识、变换的方式或新的设计角度等;一题多解——寻求多种解法,鉴别最佳解法;归类思考——为试题所用的知识归类,为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类等。

9、畅谈交流法

指导学生谈体会、谈经验、谈教训等,进行深度总结,将讲评的成果化为学生的内在收获,使学生人人有提高,个个得进步。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