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企业已经复山,很多人也在陆续回归。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办公室,几乎所有人都戴口罩,注重个人保护。
但口罩戴久了并不好受,如果你戴眼镜的话,还很容易遇到起雾……
口罩与起雾的眼镜 | 妙招姐
起雾的眼镜严重影响视线。有的人会取下擦拭,等镜片干了再戴上;或者捏捏口罩,让口罩更加贴合。对日常生活场景来说,这样解决已经足够。但对于身处战疫一线、需要全身防护的医护人员来说,这些简单的小方法,反而是过于奢侈,不太现实。
与口罩、防护服、手套一样,护目镜是切断病毒传播、保护医护人员的重要屏障。而护目镜起雾时,这道屏障也会为医护工作带来不便。医护人员往往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很难更换或者擦拭护目镜。如果有可以防雾的护目镜来帮助他们就好了。
在抗疫一线工作的护士,佩戴的护目镜起雾了 | 纽约时报中文网
五花八门的防雾方法
镜片起雾的现象,我们都不陌生。人体排出的温暖水汽,遇到冰冷的护目镜表面时,会因温度变化而凝结成小水滴,并附着在护目镜表面。这些小水滴会使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影响视线,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
既然镜片起雾是因为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那就可以先从温度差入手。当镜片温度等于或高于水汽温度时,起雾现象就会消失。日本酒店浴室常有不会起雾的镜子,就是因为镜子后面安装了加热装置。有些护目镜产商也试图利用这个原理。通过电池供电,使加热元件对镜片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镜片温度,减弱起雾现象。
还有产商想在镜框上的安装槽固定两层镜片,内层涂防雾剂,外层开孔透气……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些防护镜都未被广泛商用,个中原因不乏防雾效果不佳、成本较高、负担较重。护目镜在实现防护作用的同时,也需要轻便舒适,因此,在镜片上做文章就成了解决防雾问题的重点。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 | Giphy
在当前各种医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广大医护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用充满生活智慧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阻止呼出的气体接触到护目镜片。为此,他们将留置针贴膜剪成合适的条状,水平粘贴于口罩上层边缘和下眼睑皮肤上,确保口罩上缘与面部皮肤贴合。我们在打点滴时会用贴片固定注射针,即使只有2~3个小时的粘附,撕取时手背都会产生疼痛感。试想全天粘贴于更为娇嫩的脸部皮肤的话,会带来怎样的不适呢?而要是撕膜不当,则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可能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相较于此,用洗洁精等表面活性剂涂抹护目镜片的方法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医院,也被家里的爸爸妈妈们所推荐。因为疫情宅在家的时候,我妈妈还指着手机里用洗手液涂抹护目镜防止起雾的视频问我是否可行。其实,不管是洗洁精也好,沐浴露也罢,它们都能防雾,原因在于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质。
当水汽接触到护目镜片时,由于温度降低,会形成小液滴,从而成雾并阻碍视线。但是,一旦镜片表面涂抹上亲水的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水,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等,水汽冷凝成的小水滴就会铺展成小水膜。不同于水滴,均匀的水膜可以大大减少光线的漫散射,从而保持镜片的高透明度。
从左到右依次为:超亲水、亲水、疏水、超疏水 | sciencedirect
既杀菌还能防雾
这些防雾妙招,很多人或许已有所了解。那么,碘伏涂抹护目镜防雾则显得没有那么日常了。涂完变成黄乎乎的镜片能防雾吗?答案是还真能。
其实,碘伏涂抹防雾的办法早就应用于腹腔镜防雾了。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因为体内外温度不一致,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头时就容易凝聚,并在镜头上形成薄雾,影响手术视野。而我们熟知的碘伏,也称络合碘,是由碘与表面活性剂络合而成的不稳定络合物。碘伏中亲水的表面活性剂所起的作用和上述的沐浴露等类似,从而可以起到防雾的作用。此外,碘伏杀菌迅速,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因此在防雾的同时,还能顺便给镜面消个毒。
医护人员用碘伏擦护目镜 | 大河报
虽然碘伏效果不错,但涂抹之后需要晾干,且黄色的镜片也影响美观。近期,有实验室试图采用新办法来防止镜面起雾。其一,就与上述的亲水表面活性剂类似,研究人员将亲水的纳米粒子分散在75%的酒精溶液之中,制成消毒防雾湿巾。用它擦拭护目镜表面后,镜面表面会形成一层透明均匀的亲水保护膜,使水汽即使凝结也能形成均匀的水膜,从而达到防雾的效果。
而另外一项研究却反其道而行,使用超疏水材料制成防雾布。擦拭后变得疏水的护目镜在接触到呼出的水汽时,即使析出水珠,也不容易粘在疏水的镜面上,就像荷叶表面的水珠一碰就掉,因此同样可以防雾。
某款防雾酒精湿巾丨南科大
此刻,很多医护人员仍裹着严密的防护用具,冒着感染的风险坚守在一线。但是,他们从不是孤军奋战,除了捐献防护物资,人们也在积极研发更加实用和方便的防护用具。哪怕只是护目镜防雾这样的小问题,只要能为他们解决,也是科技对他们温柔而坚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2] 申昌连, 陈彩眉, & 冯静仪. (2016). 腹腔镜镜头两种防雾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 年 01), 98-99.
作者:Vivian
编辑:Cloud、游识猷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