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平军最近发现笔记本电脑越来越不受宠爱了。
比方说,以往开会、出差、见客户,或者去图书馆茶吧自习,这些情况下笔记本都是用起来最最顺手的。
然而现在,在这些场合用 iPad Pro 这类 “ 新形态设备 ” 的人越来越多了。
甚至前一阵编辑部还出了几个走火入魔的 —— 放着高配台式机和双 4K 显示器不用,平常办公都拿 iPad Pro 处理。
啊这。。。我完全有理由怀疑,他们是想在上班的时候偷着看爱奇艺!
不过吐槽归吐槽。平心而论,现在芯片技术发展得很快 —— 苹果的 A 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已经追上了早几年的笔记本电脑。
性能强大了,对应的软件生态也进步神速:WPS、桌面级浏览器、剪影、文件管理器。。。
要是再给 iPad Pro 配上个带转轴、键盘、触摸板的妙控键盘。。。乍一看,真就是一个 “ 小 MacBook ”。
差评君都有幻觉,小伙伴们就更容易出错了:编辑部里有个实习生跟我说,他之前在学校里举办了一个社团活动,让大家带笔记本过来装个编程相关的工具。
结果等到活动的时候,好几个同学带来的都是自己的 iPad Pro。搞得这个实习生差点以为是隔壁社团派来砸场子的。
更便携、续航更长、扩展性也越来越好。。。所以属于传统笔记本的时代结束了?笔记本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话当然不是这么说的,目前来说,笔记本在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应用,是平板等新形态产品暂时取代不了的。
你 iPad 再屌,也用不了 IE6 不是?
可以说,专业软件生态反哺了笔记本,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市场目前的护城河。
不过生态护城河总有用完的一天,笔记本阵营在此之前也并不打算就这么坐以待毙 ——
这不,芯片巨人英特尔就在最近,给笔记本产品提出了一个名叫 “ 英特尔 Evo ” ( 进化 )的认证计划。
对比 iPad Pro,现在的笔记本产品们多多少少都有个问题:插上电源性能很猛,但是拔掉电源之后就进入了 “ 超级卡顿省电模式 ” 。
最可气的是,就算性能顶不上了,这些笔记本的耗电还一点儿没减少。拿到图书馆里不出几个小时就没电了。
别人的 iPad Pro 能用一天,你的笔记本只能用一节课,难怪你成绩不好。
但是这样的问题,在通过了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的笔记本上不会出现。
因为英特尔给厂商们设下了一条体验基准线,要求笔记本至少有 9 个小时的真实使用续航,以及 30 分钟充满 50% 电量的快充。
除此之外,高分、高色域的屏幕,Wi-Fi 6 以及 Thunderbolt 4 两种有线和无线高速传输协议也在基准线之内。
咱们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英特尔希望厂商不再干堆性能参数,而是真正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体验出发,设计好用的产品。
而那些达到了所谓好用标准的笔记本,英特尔会给它们贴上一个写着 “ 英特尔 Evo ” 的新款贴纸,用于证明身份。
可以看出来,英特尔实际也是在向 iPad Pro 等新产品取经,试图让传统笔记本变得更好用。
不过光说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正好托尼他前段时间搞到了台通过了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的全新戴尔 XPS 13( 9310 )笔记本。
我们就通过这台笔记本一起来看看,英特尔设想中的 “ 进化 ” 笔记本是什么样子。
戴尔 XPS 13 是首批通过了认证的笔记本之一,整机重量 1.27 kg。即使在通过了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的笔记本中也算是不错的水平。
盖子闭合之后的厚度,和挂着妙控键盘的 iPad Pro 也有的拼。
通过指纹或人脸识别进入系统之后,我们发现 XPS 13 的屏幕用的也是视网膜级别的 —— 13.4 寸的屏,有着 4K 的分辨率。
但是由于边框厚度压榨到了和手机差不多的程度,实际的机身三围甚至可以和 12 寸的 iPad Pro 比一比。
除此之外,这块屏还有着 500 尼特的峰值亮度,通过了 “ HDR 400 ” 真 · HDR 屏幕认证。
并且支持触摸,可以通过 Windows 系统支持的手势操作进行一些直觉操作。
总之,这块屏幕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高端、酷炫、上档次。
即使不习惯触摸,XPS 13 也有着几乎同级最大尺寸的键盘,触控板表面也覆盖了更顺滑的强化玻璃。
而且为了避免冬天冻手的尴尬,键盘面还使用了凯夫拉碳纤维材料覆盖。
以上种种,都足够让它达到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标准,成为一款和 iPad Pro 等新形态产品打擂台的产品。
不过吧。。。像什么高亮 4K 触摸屏虽然提升了观看体验,但也是个潜在的电老虎。
所以照理说,戴尔 XPS 13 的续航不会更多,只会更短。
然而事实却是,在差评君的实际使用中( 最佳性能模式、 80% 亮度、连接 Wi-Fi ),XPS 13 坚持了大概 8 个小时,剩余电量还有 15% 。
这个续航,其实和 iPad Pro 差不了太多了。更不用说还支持快充,能够光速续命。
续航不降反增,真正让 XPS 13 硬起来的,其实是它这一次使用的全新英特尔第 11 代酷睿移动处理器。
除了换 Logo 之外,第 11 代酷睿移动处理器的综合性能比上代强了 24%,同时功耗甚至更低。
原因在于英特尔 终于 更新了制程,采用了全新的 10nm SuperFin 芯片制造工艺。
可能有小伙伴得说:其他家 7 nm 都用好久了,你英特尔还在折腾 10 nm,没得比没得比。
其实不然,因为英特尔的 10nm 实际上是个 “ 7nm++ ”。
这个就要涉及到一些行业秘辛了 —— 很久以前,芯片工艺里面的 nm( 纳米 )是按照芯片上晶体管两个电极( 源极和漏极 )的真实极距进行标注的。
100 nm 工艺的芯片,芯片里晶体管的极距就是 100 nm。
但是后来随着晶体管越做越小,引入了像 FinFET 一类控制晶体管开关的新技术,导致只算极距不再能反映出芯片的真实性能。
就好比说,T 芯片厂和 S 芯片厂生产芯片的晶体管极距都是 100 nm,但是 T 厂用上了 FinFET 工艺,导致芯片的实际性能和 70 nm 的工艺相当。
那么 T 厂肯定不愿意再说自己芯片是 100 nm,而是想琢磨个办法突出产品优势。
于是这时候,T 芯片厂就给 IEEE (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提交了一份方案:我们以后不要再按晶体管极距命名工艺了,我们按晶体管密度算。
后来,大家默认了这个算法,但至于到底这个密度和工艺名称的对应方式应该怎么算。。。却没讨论出来个结果。
于是同一套工艺,可能三星管它叫 5 nm,台积电管它叫 7 nm,IBM 管它叫 8 nm。
实际上,英特尔这次 10 nm 工艺的晶体管密度超过了 1 亿晶体管每平方毫米,比三星和台积电 7 nm 工艺的集成度都要高。
但是英特尔还在遵守自家的老一套命名方案,所以在宣传上吃了亏。
从性能上看,这次的第 11 代低压处理器最高可以达到之前桌面级老 i7 处理器相当的性能。但与此同时还提供了不错的续航体验。
放在五年前,这个性能的电脑还只能摆在桌子上,靠一个 550W 电源来持续驱动。。。
科技的发展,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同时在进步的,还有英特尔处理器里集成的锐炬核心显卡。
英特尔这次的核显使用了代号为 Xe 的全新架构,性能翻倍,甚至能硬刚入门级别的 MX350 独立显卡。
iPad Pro 可以打崩坏、玩原神。通过了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的笔记本可以玩这些不说,你喜欢的 DOTA、LOL 也问题不大。
而且除了游戏之外,新的核心显卡还能硬解 AV1、HEVC、杜比视界等先进视频格式。
听着有点玄学,说白了就是在看爱奇艺的时候画质更好更锐,并且更省电。
而且既然是全新架构,英特尔也在里面加入了流行的 AI 元素,可以处理 INT8 级别的浮点运算数据:
相当于新核显的 AI 运算能力除了能在平常帮助笔记本省电之外,专业人士还可以直接通过 DP4a 指令集,带着笔记本来上一场 “ 说走就走的 AI 运算 ”。
既然提到了说走就走,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的笔记本还原生支持最高理论速率 2402 Mbps ( 300 MB/s )的 Wi-Fi 6 高速协议。
怎么走怎么稳,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几天的体验下来,差评君感觉通过了英特尔 Evo 认证的新笔记本产品有点儿像个 “ iPad Pro Plus ” ——
“ 我也轻薄便携高续航,但是现阶段,我能干的事比加了妙控键盘的 iPad Pro 还多得多 ”。
这就是英特尔 Evo 平台笔记本给差评君留下的印象。
但这只是在便携通勤的场景下。一旦我们把战场转移到桌面上,英特尔 Evo 认证的笔记本也许能做到更多。
通过内置 Thunderbolt 4 协议的 USB-C 接口,英特尔 Evo 认证的笔记本可以实现最高 40 Gbps 的接口速率。
对比普通 USB 3.0 接口 5 Gbps 的传输速度,英特尔 Evo 平台笔记本快了八倍。
这么高的带宽支持,可以让我们整活很多东西:显卡盒、扩展高速硬盘、双 4K 显示器。。。
除了拿起来可以和 iPad Pro 肩并肩,英特尔 Evo 平台笔记本放在桌子上又可以成为武装到牙齿的高性能工作站。
差评君琢磨着,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单纯就笔记本产品来讲的 —— 假如你想买个笔记本,但是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犹豫不决。那么英特尔 Evo 平台认证能给你一个保证。
两款笔记本价格相同,首先认准有英特尔 Evo 贴纸的,这招能帮你过滤掉一大批潜在冤大头产品。
第二层则是英特尔的隐藏目标 —— 通过 Evo 平台认证的笔记本重新塑造笔记本产品 “ 强大、又贴身 ” 的形象,收复被 iPad 等一众新形态产品抢走的失地。
由于英特尔 Evo 平台刚刚推出,未来是否会有更加强大的对手尚不可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英特尔这次的这番 “ 进化 ”,足以动摇人们选择的天平。进而改变未来的走向,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