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认识一个城市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把它们看作有生命的东西会很有趣。
有人说,要了解、感受一座城市,便要在其中衣、食、住、行,身体力行去迎接当地的民风民俗、烟火传承,最寻常却也是最直接,慢慢体会自己的见解,潜移默化间就给予了城市以性格。
还有人说,想要最全面、最深刻地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拜访博物馆。博物馆是伟大的,它包罗万象:艺术的、历史的、金融的……同时它也是无私的,每一个到访的游客,都会得到它毫无保留的讲述。
今天,小编要带你走进的是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一起去发现一个神秘的古国,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摄影:赵冬冬
公元前709年,芮伯万被其母所逐。公元前708年,秦宪公攻芮因轻敌而失败。同年,周室与秦联合伐魏,掠去芮伯万。
芮伯万显然为其时的芮国之君,其母出自姜姓,而称为芮姜。考古资料表明同一时间段内,芮国确有一位来自姜姓国族的芮公夫人,就是M26的墓主,称为仲姜。仲姜为其夫芮桓公做祭器表明芮公去世,执政的应是其儿子。在国别、时间、人物姓氏和关系等条件均较吻合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芮伯万之母芮姜,与M26的墓主仲姜应为同一人。那么,史书记载的芮伯万,实际也就是仲姜的儿子,芮桓公的继位者。
因为仲姜厌恶已为国君的儿子宠幸的人太多,就将其驱逐出境,可知其人必为一位刚强果断的女性。后来发生的事件,也许能予证明。国君被逐,国内秩序势必影响,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在关中扩展其势力的秦宪公,看准了这个难逢的时机,便率兵前来攻芮。本想一个无君之国,兵锋所指必然唾手可得,不料却惨败而归。
反观君主缺位的芮国,御敌之策的筹谋,自然非驱逐国君的仲姜夫人莫属。说明仲姜不仅处理内政果断,而且抵御外敌有术,是一位颇有策略的女政治家。
秦宪公受此打击,已不敢轻视芮国再直接兴兵讨伐。但可能是出于报复的心理,秦国联合周王室军队等一起围魏,掠走了已经逃在外的芮伯万,让其母仲姜为自己的儿子的命运担忧。
古芮寻微 故国韶光
14年前,韩城梁带村这个原本平静的小村庄变得异常热闹和繁忙,大片的土地被铁丝网围了起来,武警战士牵着警犬日夜巡逻,考古工作者紧张的进行勘探和发掘……
摄影:刘玉虎
2007年6月9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央视科教频道连续4个小时对陕西梁带村芮国墓地、广州南越遗址和四川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全球直播,全面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辉煌成就。易中天、于丹、王立群三位学术专家首次携手,展开40分钟左右的评述。
海内外重量级媒体广泛关注
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于2004年10月,位于市区东北7公里的西庄镇梁带村村北。经过几次考古调查表明,该遗址为两周时期,分墓葬区和遗址区两个部分。初步认定遗址处于梁带村东南方向;墓地主要位于村北,占地330000平方米,经科学勘探,共发现两周墓葬1300多座,车马坑64座。
通过对7座大墓及百余座中小型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金、玉、铜器等各类文物20000余件(组),仅珍贵文物就有3000余件(组)。其中,国内首次重大发现的文物70多件(组)。出土的精良青铜礼乐器、精美玉器、精彩绝伦的黄金制品以及青铜车马器,难得一见的漆木器和断代准确的陶器,出土位置准确、组合清晰、功能明确,有效填补了周代芮国历史的空白,丰富了周代历史、艺术、科学的研究素材,拓展了周代文化的研究领域。大量青铜器铭文撩开了古芮国璀璨的物质文明,深化了芮国史的综合研究。梁带村芮国遗址由于规模大,历史上未曾被盗,保护完好,国内罕见,出土文物数量多,类型全,遗存丰富且级别高,是陕西省30余年来商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梁带村芮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鼎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鼎最早实际上就是我们煮肉用的锅,随着礼制的进一步完善,它又成为祭祀的一种重要礼器,而且对于鼎的拥有与使用也是标榜奴隶主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这里看到的有大小不同的7个鼎,这个就反映了周代有一个比较严格的列鼎制度,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恰好从27号大墓里刚好就出土了七个鼎六个簋,这也就证明了这个墓葬的级别是诸侯级的。
M28是芮国墓地中已发掘的七座大型墓葬之一,2007年对其进行了发掘。该墓位于M27的东南部,为一座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 大墓。出土随葬品有青铜礼器、武器车马器,丧仪器铜翣和铜鱼与石坠编串的荒帷饰品及玉器、漆器等文物800百余件,其中铜鼎5件、簋4件、鬲5件、壶2件、甗、盘、盉各1件,编钟8件,石磬10件。该墓略晚于27号“中”字形大墓,时代为春秋早期偏晚。
虽已揭开面纱 仍依旧神秘悠远
|内(芮)公鬲及铭文|
铭文:内(芮)公作铸
通过对出土的青铜器铸有『内(芮)太子』,『内(芮)公』等铭文,确定该遗址为两周时期诸侯国芮国的高等级贵族墓地。
《左传·桓公》十年“秋,秦人纳芮伯万于芮。”经过6年之后,秦人又将芮伯万送回芮国,目的可能是为了与芮修好,因为当时秦国有内部纠纷。秦宪公去世后,大臣废太子而立少子继位,为避免内外交困的局面,采取了弭合外怨的手段,送还芮伯万。也许暗示这一段仲姜主政使芮国实力增强,秦不愿两国的矛盾继续下去。
芮国墓地发现于陕西韩城梁带村,实出学界意外,因为史书所记韩城境内在周代有韩、梁两国,并无芮国的线索。史载芮国曾封于陕西大荔,也有山西“芮城说”,芮国是否曾封于韩城,却未有明确记载,是谜一样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基本支持芮国初居地应在今甘肃华亭、崇信县的汭水流域与陕西陇县交界地区。大荔应是徙封地。芮城应是芮伯万被逐期间的居住地,韩城则是迁居地。
▲玉猪龙【M26】
年代: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礼玉
原地: 岫(xiu)岩玉
玉猪龙,土褐色有黄色斑点,通体抛光。整体如“C”,字形。头部硕大,双耳呈圆弧形状竖起,圆睁大眼,口微张,面部有多道阴线皱褶纹,首尾以一条缺而不断的口相隔,有明显的切割痕。器身中央有一大圆孔。背部近颈际有一小圆穿,由两面对穿而成。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出土地点最为偏南的玉猪龙,是黄河流域发现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猪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个玉猪龙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而芮国墓葬距今才有28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墓主人拥有它的时候,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就是一个古董。这个玉猪龙是全国第二大玉猪龙。
▲梯形牌组玉佩
▲束绢牌项饰
▲玉立人
▲神人
▲象牙剑
▲象牙刀盒
▲足饰
▲腕饰
▲腕饰
▲玉牌项饰【M19】
年代 | 西周中晚期
质地 | 软玉、玛瑙
由人龙形佩,虎形佩,矩形牌
与玛瑙珠分两排串联而成
▲方管项饰
▲甗
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盉
盉(he):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
▲七璜联珠【M27】
七璜联珠,由7块玉璜、1块玉饰和737颗小的玛瑙珠一起组成的,它是一种身份跟地位的象征,是佩带在脖子上的,有祭祀,大典这种大型活动时才佩带的,以显示他身份的尊贵,如果级别不同带的璜数也会不同,可能就是5璜联珠,3璜联珠。全陕西省一共出土了两串七璜联珠,都是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现在看到的是其中一串,是从国君墓里出土的,还有一串是从他第一夫人墓里出土的,跟这个差不多相同的一串。
▲玉璜
▲柄形器
▲花蕾凤鸟
▲回首凤鸟【M26】
年代 | 西周中晚期
质地 | 软玉
▲玉玦
年代 | 西周晚期
质地 | 软玉
成对耳饰,单面饰人龙纹
▲玉握组佩【M26】
年代 | 春秋早期
质地 | 软玉、似玉材质、玛瑙、玻璃
▲腕饰
▲煤精串饰
▲玉牙璧
▲青铜弄器组合
|编号:26号大墓|
镂空方盒、套鼎、圈足匜、鍑、贯耳罐以及单把罐共六件,为目前国内组合最完整的青铜“弄器”。其中,镂空方盒、套鼎、圈足匜三件为目前考古发掘首次发现。
▲钲
耳勺【M26】
年代 | 春秋早期
质地 | 软玉
▲钺
▲三角形铜戈
▲錞于
▲人龙合雕佩
▲梯形牌
▲玉韘
▲铁刃铜削
▲玉璧
▲玉琮
▲玉戈
▲柄形器
▲镶金玉韘
▲戈
▲青铜器-盨
盨是汉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玉匕首(匕形佩)【M26】
年代 | 西周晚期——春秋早期
质地:软玉
▲金韘
▲金鞘玉剑
▲金腰带(小)
▲金腰带(大)
▲金肩饰
▲金韘
▲三角形牌饰
编号为27芮国国君大墓随葬48件金器皆为墓主配饰,计有金剑鞘、韘、环、肩饰、金泡、牛首衔环、牌饰、金扣、金龙、盾形牌饰、兽面饰、金丝环等十二种,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都为国内同时期金器之最,其中金剑鞘、韘、肩饰、金龙皆为首次发现。
中国迄今在考古发掘中现最早的金制品是在商代,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这个时期的金器,形制工艺比较简单,器型小巧,纹饰少见,大多为装饰品。在周代一般的诸侯国主要使用青铜制器,而梁带村M27芮国国君大墓出土了以金肩饰、金腕饰、金带饰、金佩饰、金用具为代表的四十八件金饰品让世人震惊。
金鞘玉剑:出土时剑鞘与剑分离,分别位于墓主腰部左右两侧。黄金剑鞘正面自口部向下为一组S形镂空双龙纹和两组镂空兽面纹。背面为三道等距离桥带,剑为玉制,青白玉,长期受沁呈土黄色。剑鞘两面阴线刻简化的兽面,通体抛光。
金腕饰(金手镯)一对:出土时位于墓主腕部,由较粗的金线、以圆形环绕四匝,线两端收拢成尖形。此种金手镯属首次发现。
鹰形金韘(亦指扳指):射箭勾弦的用具,两件,分别位于墓主左右手部,下端平齐,上端为前高后低的斜面形,中空,侧面有一方柱状扳突,用以勾弦。背部『浮雕』出一鹰首,尖啄圆眼。
M27芮桓公大墓金器出土数量为我国周代考古发现之最,一个分封诸侯国国君能够拥有这么多的金器,可以肯定不是该诸侯国自己制作加工的,应是当时的周王朝政府赐予芮桓公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其在周王朝的显赫地位和高等级身份,其中金剑鞘、金肩饰、金龙、金手镯、方形金环为国内首次发现,是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文物瑰宝。
▲编钟
史载『周公制礼』,『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即指西周初期就开始建立了一套十分严密的封诸侯、建国家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根据这套制度,西周的各级贵族在使用的配享、列鼎、乐悬、乐曲、用乐场合、乐舞队列等方面,皆有严格的规定。其中的乐悬制度是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带村遗址M27芮国国君大墓出土青铜编钟八件、石磐十件、漆木建鼓一件、小鼓一件、青铜钲一件和青铜錞于一件,共计二十二件组成的礼乐乐器组合,这是目前国内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所发现种类最丰富、最完整的敲击乐器组合,这应是诸侯国国君使用乐器的标准配置,其中鼓、钲不晚于春秋早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鼓、钲标本,学术价值极大。
经对钟、磐测音,八件钟属于完整无缺且音质极佳的实用乐器,正、侧鼓音连奏,其音阶结构为四声羽调模式,即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羽-宫;而编磐的测音结果为五声宫调模式,即宫-角--徵-羽-宫-商-角-徵-羽-宫,这种五声宫调模式为东周中原各国所继承。由于钟、磐『宫』音高度相同,说明两者能够合奏,这就解开了两周钟磐关系之谜,同时还澄清了两周不用『商』音的误传,谱写了周代音乐的华美乐章。可以想象,使用这种成套击奏乐器组合的乐队完全可以营造出钟鼓齐鸣、金声玉振的音响效果。孔夫子叹:金石之声奏邵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何其美妙动听。
▲玉蝉
▲青铜盖尊
▲木俑
在502号墓葬的角落,考古人员发现了4个人形木俑,被誉为“华夏第一俑”。由于年代久远,木俑已经完全腐朽成为泥俑。用俑陪葬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变革,殷商时期普遍流行使用活人殉葬,到了西周时期殉人现象逐步减少,春秋以后基本绝迹。起而代之的是以俑代替活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之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最早的陶俑出现在战国早期的秦国。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的这4件木俑是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俑,比秦始皇兵马俑早了600年,这个发现对研究中国礼葬制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梁带村遗址之最
1、陕西省30余年来最具研究价值的的两周古墓葬群遗址。
2、梁带村两周遗址及墓地的发掘是2005年陕西省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全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3、在M26的墓葬中发现漆器中的乐器——一大一小两个建鼓,这是考古发掘中见到的最早鼓乐实物。
4、M27号墓号发现了我国两周时期的最早金韘。
5、M27号墓号发现了我国两周时期的的最早纯金剑鞘。
6、M27号墓号发现了目前国内最早的青铜錞于。
7、M27号墓号中发现的三角形两面刃有銎戈,是国内最早见到该形态的青铜兵器。
8、铁刃铜削为陕西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铁器,对于我国冶金史的研究很有价值。
9、M26号墓号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发现出土地点最为偏南的大型玉猪龙,距今5000年。
11、M26号墓号中发现的由189颗玛瑙珠及16颗玉贝、16颗玉蚕、48颗玉龟、8颗玉珠、4颗玻璃料珠而有机编排的玉握,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复杂和奢华的两周玉握。
12、M26号墓出土的七璜联珠,堪称西周时期最高雕琢工艺的代表性作品,为陕西地区等级最高的七璜联珠。
13、M27号墓出土两周时期最早的龙形镂空金环。
14、M19的墓葬椁室内大量组合清楚、排列有序的串饰,在我国已发现的周代墓葬中尚属首见。
15、M19墓发现了4只片状的青铜仪杖用器,厚不及1厘米。专家推测这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翣,这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最完整的铜翣。
16、M502墓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俑,比兵马俑早600年。
17、27号墓作为国君墓,它出土的金器,在那个时期的金器还没有被大范围使用,陪葬的金器也在三到五件,而国君墓一次性出土了48件金器,是全世界同一时期单个墓葬出土金器数量最多的古墓葬。
其它文物
梁带村芮国遗址景区建设项目占地1320亩,是一个集文物保护、科普教育、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遗址公园,主要由入口服务区、博物馆文化区、两周列国园区、遗址保护展示区、芮国文化展示区和黄河生态景观区五部分组成,也是一个集文物保护、科普教育、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遗址公园。
项目一期工程博物馆文化区建设占地213.8亩,主要包括遗址博物馆和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入口广场、露天剧场、生态停车场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