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效应”也被称为“距离法则”,强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角力。
它来自于冬天刺猬相互靠近取暖的实验,后被人们总结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样才能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刺猬效应”最初源于西方生物学家一个研究动物习性的实验。生物学家们为了研究刺猬的生活习性,在冬天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寒风凛冽的户外空地上。由于天气寒冷,空地上又没有避风防寒的遮挡物,使得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生存的本能让它们不得不相互靠在一起,但又因对方身上的长刺而被迫分开。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靠近和一次又一次的分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彼此刺伤的合适距离。
“刺猬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太近了势必会出现摩擦、厌烦情绪,唯有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使双方的关系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有句名言:“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运用这样的座右铭,保持着他与顾问、智囊团和参谋们的关系。而正是这样的座右铭,使得他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正因为如此他可以杜绝他周围的人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生活中,人们时常提倡与人相处要走近点,这样才能搞好关系,但走近点并不等于彼此的心灵一定走近了;绝大部分时候,距离越近,彼此越容易出现摩擦,越是天天浸泡在一起,越容易厌倦对方。也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但这里的距离产生美,是在一定的情形下,是与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相照应的。时间能够冲淡一切,空间也能够腐蚀一切,唯有保持适度距离才是最合适的。
保持适当距离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例如冰天雪地的山上,如果积雪太少,积雪会渐渐地融化;如果积雪堆积太久、太多,又会发生雪崩。河里面的河水,如果河水太少不流动,便会干涸;如果涨得太快、太高,又会泛滥。一句箴言,如果人人都不知道,那么它就不会被称作经典;如果被人们用得太多、太频繁,又会成为一句俗语。
刺猬效应告诉人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拉近关系、套近乎,还要学会给对方留有空间,要将彼此的关系控制在一个相互容纳并相互吸引的范围内。
从生活经验中人们总结出,彼此间的空间距离近了,不代表心理距离近了,彼此间的不联系也不代表不惦记对方。所以,无论面对你的亲人,还是面对你的朋友,无论是面对你的上司,还是面对你的下属,无论是面对你周遭的陌生人,还是早已相识的熟人,都要控制好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这样才更易保持那份美好。
那么究竟人与人之间需要什么样的距离呢?具体地说是与同事、朋友、领导、下属之间经常保持联系,同时又保持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将社交区域分别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15厘米之内)
这是人际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会让人不舒服。
2.个人距离(46~76厘米)
这是人际间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但能够友好交谈,让彼此感到亲密的气息。一般说来,只有熟人和朋友才能进入这个距离。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通常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1.2~2.1米)
这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也是我们在办公室中经常见到的。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生疏,可以友好交谈。
4.公众距离(3.7~7.6米)
一般说来,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就是公众距离,还有明星与粉丝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及,又能够保持神秘感。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距离产生美,只有把握好社交距离的尺度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人际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既能避免因为太陌生而产生的疏远感,也能避免因为太亲密而带来的防备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