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描写老师的句子】文学作品|我和我的老师

3.8

妇女节

收件人/尊敬/每/一/比特/从不/开始/她

妇女节快乐

Women's Day

说起来,拜师的那一年自己也度过了不惑。

但师有情,我有意,顺理成章的,我成了剧作家梁枫老师的开门弟子。

那时,常有不绝于耳的各种声音——有说,哪有作家收徒的?又不是唱戏?!有说,收也收个中文编导专业类的,一个唱戏人家的女儿,她能写出个啥?!  

这些话,对当时的我来说,见怪不怪,因为早已听过,现时所以忽略。既然我一个人们眼中的唱戏人的女儿、一个只有高中毕业、只写了一部《细柳》的打字员也想当编剧,这就是我今后必须面对的事实。爸当初不也没看好我嘛:“会写俩字就想写戏?你以为戏那么好写?!”  

但老师可不这样认为。她说:“《细柳》写得就很好啊,这才是处女作么,敢写能写就是好的,谁天生也不是作家编剧,老师相信你可以!”  

所以今天我要说,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时刻,有一个人,一句话击中了我,照亮了我,并给了我足够的底气、奔跑的勇气和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而改变了我人生前行的方向。这个人就是她——我的梁枫老师!



妇女节快乐uj

Women's Day


数十年,我从开始写报纸豆腐块的文艺中年,到现在剧评、论文和大小戏不断上演、获奖,还被聘为二级编剧……那天老师说,带一个博士也该毕业了,你用不着我教了。  

这句话,老师说得动情,我听着伤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曾写过《恩师如母》《我有三个妈》《霜叶正红进行时》《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等,那是我内心真实的声音。今时,老师一席话,《我和我的老师》喷涌面出——  

想起第一次见梁老师,我大概也就十多岁。  

从小住在剧团大院,见惯了常是咿咿呀呀哼唱不停的演员,但对于喜欢安静和向往写作的我来说,老师所在的“太原市戏剧研究院”(和剧团在一座办公大楼),几乎清一色的创作人员,做着出书、写戏的工作,简直一方神秘的圣地。有段时间,我听爸妈说剧团正抓紧排练老师参与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三关点帅》,这部戏后来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继五、六十年代《打金枝》后的又一部戏曲电影。    

那一天,应该是老师遇到什么创作上的难题了吗?我看见她和另一位编剧席地而坐在台阶上讨论着什么。卷曲的头发、睿智的目光,黑框眼镜后折射出智慧的光芒……那一刻,老师的影像深入我的脑海,那是我心中最美的女人——一个浑身上下散发着知性美、底蕴美的知识女性。长大后我就做一个这样的人,我下定决心。用现在的话说,我是老师的铁粉了。  

从此,我总是想听爸妈说说 “梁老师”的故事。妈洞悉了我的小心思,常有意无意间说,将来你就到那里上班,我的凌(林)姑娘啊,就应该做和他们一样的人。  

什么是缘?十几年后,在我经历了当工人、结婚、生子的一系列懵懂人生操作和陷入死循环后。妈说,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快乐?懂我的妈妈想尽一切办法,兑现她当初无意之中的诺言,把我从工厂调到老师所在的太原市戏剧研究所。办手续签字的就是梁枫所长。但可惜,我来了,老师却已上调到市文联当主席。

老师是这样的,她做了好事把你调进来不记得,但她却留意到一个小小的打字员写得第一部戏《细柳》。那是我来所里几年后,因为常给同事们打剧本,看多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我要写!在一个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员的单位,我的想法简单也不简单。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想做和他们一样的人。在领导、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和我的合作者写出了《细柳》这部处女作,刊登在2003年第3期《戏剧研究》上。这是我编剧的处女作品,也是我和老师结缘的最好见证。老师在市文联任主席,事务繁忙,但还是非常关注她原来的单位和同事们。很快老师传话叫我去她家里。这就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大名鼎鼎的剧作家梁枫吗?她是那么亲切、慈祥,让我瞬间放松不再紧张。老师说她看了剧本,写了剧评《读凌凌的细柳》。我当时激动加感动,不知是哭还是笑。总之,那是我几十年人生中感觉最幸福的一次,因为被认可,更因为是我最尊敬和喜爱的偶像老师的认可!  

之后,我每写作,老师总要参与,虽然当时我还没正式拜师。但老师认真对待我的每部作品。新编历史剧《豫让》就是老师一次次用自己的人脉召集业内专家同行研讨剧本,为我出谋划策,帮我推荐上戏等等。



妇女节快乐

Women's Day



共同相处久了,老师是从内心认可我的人品和能力了吧。大约两年后,老师主动提出收我开门弟子,这才有了开篇那幕。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能有这样的好事?!  

在市文联、剧协、报社等领导及父母兄长的见证下,隆重举行了收徒仪式。我向老师行过拜师礼,接过老师颁发的证书,正式成为老师的开门弟子。好在,我这个没有文凭的半路出家的学生没让老师失望。  

跟着老师的最初几年,为老师出书《梁枫散文选》《梁枫影视剧作选》四卷本、《梁枫戏剧创作50年映像》等,随着那些泛黄的老报纸上的文字被我一字一句录入电脑,我对老师的了解也一点一滴深入,盯着印刷厂编辑排版直到出书,再拿着老师的路条一一送出。撰写了数篇与老师相关的文章,《恩师如母》《我有三个妈》《霜叶正红进行时》《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等。并和师哥康宇——老师的关门弟子一起,协助老师所在单位,为老师创作生涯五十年做了许多工作。那段时间,可以说我们就是老师的代言人。  

没有进行系统规范地学习,可以说是我这些年不能触碰的软肋。由于知识储备少,文化底子薄,加之生而粗心,常有失误。每当有说辞,那非科班的痛就会一次次刺伤我脆弱的心。老师总是打趣说:“你老师就粗心么,你和老师一样。你高中毕业很了不起了,老师不也只是个师范生?”但我心底明镜似的,这是老师为我撑门面、挡风雨呢。谁不知那年代的师范生就是高材生啊!我又怎不知您可是手持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颁发的编剧专业证书呢!  

记得那年在汾酒大厦举办康宇拜师仪式后,老师赠送我俩每人一套厚厚的戏剧创作教科书。她说:“我是个有20多年正高职称的编剧,是有资格带研究生的。这是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的学习内容,你们学完这些课程,也就是研究生毕业了。只是老师没办法给你们发官方的毕业证书。”“证书只是形式,只要我好好教,你俩认真学,三年达到研究生水平,能写出好剧本就行。”  

还记得2016年,我第一部戏上演。老师到场,打着拍子跟着演员轻轻念着唱着,高兴得眉飞色舞。还要一边对我说,这句写得好,这个人物不错。你怎么想出来的,孩子你真棒……其实那每一句,老师都熟悉,因为在老师这里,我的剧本就是她要批改的作业啊。写到这里,我又泪目了!所有细节,都鲜活得历历在目。  

经年累月、点点滴滴的悉心栽培中,老师算是成就了今天越来越自信、知性的我。老师常拍着我笑着说:“你怎么那么像我呢?傻闺女!”爱意时常泛滥,宠溺溢于言表。  

前些年,我因工作需要,跟另一位老师合作写作多些,可爱的梁老师甚至撒娇嫉妒了,说我才是你的老师呀。我耐心跟老师解释:“谁也取代不了您在我心中的地位。”  

人与人相处久了,谁都难免有摩擦,尤其本真率性的我更是情商太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可以说操碎了心,但我还常不领情。甚至毫不客气地说什么我不要成功,我想过的是一半努力工作、一半享受生活的半半人生。老师顿了顿,说:“孩子,你也没错。我们这一代是受苦过来的,所以现在的生活觉得已经很幸福了。你们不一样,老师能理解,你想怎样就怎样吧。”虽然我跟她顶嘴了,但努力还是要努力的,老师也常笑说:“你是嘴上那样说,但其实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和老师当年真像!”  



妇女节快乐

Women's Day



人生是个圆!  

想起那时,老师教导我知识,带着我走南闯北,就这样边走边看边学,随着我的一步步成长,老师却一年年见老。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却是直到自己也知天命了,才懂疼惜我的亲人们,深感以前都是为学生我的大不敬,懊悔更痛心。现在我待老师和爸妈一样,他们都是我可爱的老小孩。  

老师向来宽容大度,她一句不曾责怪,反而说:“咱娘俩一样,都是嘴快。这也没啥不好,嘴快就是脑子快。你这样挺好,正直善良,没一点花花肠子,老师不用猜心思。”  

但我还有自知,怎敢说我和老师一样呢。我看老师是高山仰止——  

老师站得高——曾任太原市戏剧研究所所长、太原市文联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等诸多职务,是有政治胸怀的大编剧。  

老师看得远——在封闭的山西,当大部分戏剧编剧们还在埋头写舞台剧时,老师已瞄准影视市场,写出了《杨家将》《狄仁杰》《一代廉吏于成龙》《生死之恋》等影视剧央视上演。  

老师从来拿得起——当一把手,却能大度放下财权、人事权,一心只想着为大家谋福利。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通过她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小小的单位,职工有住房,采风有汽车,还率先引进青年人才并培养出一批高级职称的知名编剧。  

老师更能放得下——退休了,不再参与单位事务,却为退休老同志和我们俩学生着想,以梁枫这面大旗,组建了“梁枫影视工作室”,创作了多部影视剧,引起社会很大反响。  

一晃,拜师已是十年有余。想想,我的人生是如此幸运,儿时的偶像,日后竟是悉心栽培我的恩师。在我刚刚进入写作的时候,她鼓励我助推我;在我有点小傲骄的时候,她提醒我点化我;在我遇到困难,悲伤的时候,她安慰我帮助我;在我彷徨困惑的时候,她开导我激励我……她是我的老师,又仿佛我的慈母,亦惑我的闺蜜,有谁能像她这样呵护我、提携我、理解我?又有谁能像她这样宽容我、帮助我、指导我?和老师在一起,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可以很兴奋地炫耀成绩,可以很安静地倾诉不快,可以很随心地放松自己,还可以有许多可以。因为,这一切,都是老师以她的宽厚、博大和智慧,在无条件地接受。不知不觉中,我在改变,在接受,在被引领。当然,老师指导帮助的不仅是我,还有许多许多像我一样热爱戏剧创作的学子们,全都一视同仁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感恩老师让我真正走上自己喜欢的写作道路,才有这丰富多彩的美好人生。我知此生我追不上老师骄人的业绩,但我不会停步,再难,我也要努力走下去!  

只因为,我那87岁耄耋之年的老师,至今仍关注文学艺术动向,关注她的弟子们的创作。每每我们去看望老师,她总是思维敏捷地与我们交谈家国事、单位事和创作事等,并及时指引方向。师哥和我说,每来老师这里,就是给我们压力,让我们有了新的目标和创作的动力。  

今生有缘,感谢有您!愿我亲爱的老师健康长寿!  

我将不负您所愿,在您开拓的创作道路上,戮力前行!



来源:太原市文化旅游商业发展中心 文图:武凌翔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