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上周,我们跟随南岛非虚构成长平台优秀作品的小作家们尝到了异国风情。今天再回到国内,一起看看峨眉山的云、雪乡的雪、池塘的水、如梦般的主张和诗意悠悠的成都。
雪乡
作者:惠州市第一中学高十九班陨落
讲师:李德海
你说:“你看,下雪了。
”我看。漫天的雪子挥洒、流转着,世界早已剩下纯粹的白。
生于南方而未曾见过雪的我,终在雪乡一睹雪的真容。按捺不住心中欢喜,胡乱穿上外衣便到户外。眼见柳絮般的雪,芦花板般的雪,轻烟般的雪,正悠悠地飘着。又见那顽皮的雪子低声压唇与道旁青松细语,与路上行人相互挑逗。又见它异于平日的欢腾,只是轻落窗影,恬静无言。
雪乡的雪是极厚的,不同于其他地方般轻薄,像极了蛋糕上厚厚的奶油。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有伸出屋檐好几寸而低悬不落的雪檐,门前是伫立在冰天雪地里的雪蘑菇。雪蘑菇又似天真孩童圆嘟嘟的脸颊,让人直想上前捏一捏。
雪韵大街,是雪乡烟火气最浓的地方。小屋里飘出的袅袅炊烟慢悠悠地瞅着天空,烤红肠的香气不紧不慢地在街上飘扬,村民在自家木屋前搭起小摊,卖起了冻梨、粘豆包和冰糖葫芦。还有雪橇犬慵懒地卧在雪地上,懵懂地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此时,在氤氲的寒气中品味着一根热气腾腾的烤红肠,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温柔甜蜜。
踏上登山道,只见远山如黛,山尖是点点的白。天空泛起鱼肚白,山峦倏然披上锦衣,云边镶上点点金黄。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地平线上时,心中被烘烘暖意所包围。朝日不再躲在云后窥探,冉冉上升,霎时间天地披上了晨光,琼枝玉叶添上了雾妆。待枝叶卸下妆容,映入眼帘的是沆砀的雾凇。雾凇在光辉的照耀下,在这天山共色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雪乡的村民,有着属于东北人独特的热情与淳朴。若你在雪中享受了过久的凄清,推开一家小茶馆的门,店内的村民便会笑脸盈盈地迎你入座,先为你砌上一杯热茶,再将你脱下的外衣上的冰雪抖落,随后与你热情地攀谈起来,谈起雪乡令人神往的故事……
在这片小小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洁白无瑕的。这里的雪,能盖过凡俗的污秽杂念,能洗涤人们早已脏了的心。
而我也相信,只要坚守心中的那片雪,便不会落入俗尘……
点评:本文构思独特。首先是写景衬托:写雪乡当然要写乡之雪景,但文章写雪檐之厚实、山雪之洁白、雾凇之绚丽,全是为了衬托“雪乡”之村民淳朴心灵,谋篇胜人一筹。其次是详写村居生活:雪中村民的热情融化冰雪,却又如无瑕的雪洗涤“早已脏了的心”。再次是一语点睛,结句“而我也相信,只要坚守心中的那片雪,便不会落入俗尘”点明主旨,指明方向。
从人间走进周庄
◎作者:广雅中学高一9班 邓柯艺
◎指导老师:何菲
灰白的墙泛着岁月的黄,长流不歇的河水倒映着敞开的木窗,透过窗上的镂空雕花,隐约能看见里头忙碌的身影。在飘出窗外的米香里,我一转身和风撞了个满怀,踉跄了一下,绊到凹凸不平的石板一声惊呼,耳边就响起了杨柳掩嘴的嘲笑。
我刚踏入周庄,便是这般体验。我抚了抚因差点摔倒而乱跳的心,默念着感谢周庄的见面大礼。
周庄的风很热情,和着路边的水送来夏日的清凉。我爱上了风,且碰巧走运,那天云多,遮住了上天的视线,没法叫风回家,这样风可以陪我多一会儿。
风在,水也来凑热闹,在我脚边拍打着岸边,溅起水花,荡漾的水声和我说话。杨柳拍着它的脸,挠着它的痒。水笑得波纹涟涟,叫风来帮帮它。风应声而来,高高地托起柳枝,将它推到我面前。杨柳扭头借着风伸手给我,笑嘻嘻地和我招呼。
周庄的水穿街走巷。我就跟着它,从街的开始走到了尽头。走在路边,也是走在水边,潮湿味儿挠着脚踝。一抬头,店家挂在门上的油纸伞将太阳光变成各种粉蓝绿色洒下来,眼睛被晃得眯着,我走进了店里。
掌柜的绾着长发,插着木簪,宽大轻纱披肩,不时玩一玩耳边的碎发,拨弄着未完成的斑斓刺绣,眉眼清秀柔和。我们从一把油纸伞,聊到了花纹图案,聊到了文化,聊到了周庄。她很健谈,说到周庄时,如同说起心上人一般羞红了面颊,话语温柔许多。温柔得像周庄的水。
她说,说到水与风,一定会想到江南;想到江南,一定会幻想流水旁嬉笑着的浣衣姑娘;看见姑娘,就开始遐想她们身后的古墙斑驳和橘霞千里。
我不住点头,不得不承认,仅是“江南”这个名字,就值得遐想万千,编织一个梦。
“不信的话,等着,等着,”她说,“等到晚上”。反正不急着走,于是我和她在店门口的老树下一起聊,喝着她家的乌梅汤,看着人来人往,等待黄昏。
傍晚云散了些许,被夕阳染成了桃红色。在某个点,忽然间水上人家的一串串红灯笼,摇摇晃晃地就亮了。一条水的灯笼倒映着,透过叶间的红光温暖地铺在我身上。
我站在水中央的桥上,一眼望下去,一眼望远去,忽然间似乎看见了曾经古时,某一个人眼里的——万家灯火。水边的阶梯下有着摇摇晃晃的船,游客们笑着,周庄的人民忙着,我在桥上看着。
周庄不在人间。它就像一个梦。掌柜的招呼着丈夫从船舟上岸,进了属于他们的一家灯火。她回头和我告别,温柔地笑。
周庄是这样的温柔。温柔养人,宁静净心。当下人间尘埃漫天,原来世间有一片土,不在人间。
点评:小作者为了带读者一起走进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却不在人间的周庄,围绕“周庄不在人间。它就像一个梦”展开描写,不止描摹周庄的热情,更是通过与油纸伞女店主的闲聊来抒写周庄日夜截然不同的温柔。在小作者笔下,处处有人声、处处是人行的热闹喧嚣反成了虚化的背景,衬托出一片隔离尘世的宁静祥和。这种既见景又见人的精巧构思,是本文最大亮点。
峨眉追云记
◎作者:广东实验中学初二13班 宗俊霖
◎指导老师:楚云
暑假,我来到峨眉,为了追逐山间那片云。
午后,骤雨初歇,云雾就蒸腾起来了。清音阁山门外刻着的楹联有一句:四时桃园半山云,巧妙地把云当成山的标尺,很值得玩味。我站在海拔700多米的五显岗,平视前方,果真视线以上都被飘渺的云雾遮掩,峨眉的云对初来乍到的我若即若离,显得妩媚空灵。
峨眉的云是杰出的调色师,它挤出氤氲的水汽,把山崖染绿,绿得那么发亮,那么晶莹,可是又不显单调。云会不经意地栖息在树梢,给松柏戴上白色的丝冠;还会偶尔洒下细雨,汇成洁白的瀑布,给峨眉缀上银珠链子。
走着走着,云竟然变稀薄了,拨开眼前的轻烟,峨眉最秀丽的一处风景就亮出来了。
这是双桥清音的胜景。我想,峨眉山的云一定是爱极了这山涧,竟凝固成两道虹桥,弯弯地、轻盈地跨在岩石上。精巧玲珑的牛心亭踞在中央的大石块上。桥洞下,一左一右,一青一白,两道溪流似乎从云端飞泻下来,化作神话中的白蛇与青蛇在牛心石处交汇缠斗,发出的轰鸣声像仙人弹奏着古琴。而云在陪我聆听,它们化为丝,化为絮,游走在这亭桥水雾间,把我的心也洗得一尘不染。
带着眷恋,我继续拾级而上,前面就是生态猴区。山里的果实成熟了,又是雨后,猴群就很少下山夹道索食了。我问了不少折返的游客:猴群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过在接近洪椿坪山谷时,崖顶悬着的流云,竟引领我见到了姗姗来迟的猴群。这群野生藏猕猴竟十分文明,慵懒地看着游人,乖巧地接过零食。我望着他们,惊喜却不敢造次。人与猴相看两不厌,悠闲地听着蝉鸣水吟,同看云卷云舒。
下山后,我夜宿七里坪的半山禅驿。下了一夜的雨,早上推开窗,眼前又是一片白纱帐笼罩着的世界。我不禁担心上到峨眉金顶,会不会云遮雾罩,啥也看不着。
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一路辗转,我终于登上了金顶,雨识趣地停了。碧空澄澈,翠峰如簇,佛像庄严,金顶辉煌,一切再清晰不过了。
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云有云的地方性。四川人既厚道实在又闲散安逸,峨眉山的云,也熏陶了这样的特质。
那峨眉山厚道的云呀,为我这远道而来的崇拜者,铺开无边无际的云海,令我不虚此行。它们肆意地铺展,仿佛盛开一朵朵巨大的雪莲。那么洁净,没有任何杂质,纯粹得让我心境空明,让我忍不住要伸手,掬起它的轻盈。
那峨眉山闲散的云呀,似乎认出我就是昨日那个追云的孩子,主动围上来绕着我转,聚集着逗弄我。须臾之间,我的眼前又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感觉到一种雄浑的力量在身旁无声流淌。
但我不得不踏上归途,我轻轻地挥挥衣袖,却带不走一片云彩,只把峨眉山的灵秀雄奇刻在心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峨眉不是云。
点评:本文紧扣“追云”来写,用灵动的语言、多样的修辞手法细致地描绘出峨眉山山脚、山间、山顶不同高度云的不同特点。山脚云雾缥缈的妩媚,山间云雾稀薄点染美景的轻盈,登顶时云雾散尽云海铺展的大气,在小作者移步换景中一一展现,使读者亦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章结构完整,游踪分明,情感自然,遗憾的是写猴群段文章“追云”核心有些脱节。
走在诗意的成都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二7班 梁清雅
◎指导老师:锁玉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成都的话,那一定是“诗意”。
成都的夏日不如广州那般火热,若恰巧微风拂过,反倒能感受到些许清凉。大概正因如此,才让我们这群外乡人多了份闲情与逸致漫步于午后成都的街头。
在我们所走过的大街小巷中,即使靠近市中心,也难见几栋摩天高楼。清一色的低层小屋,挂着大红色的灯笼,黑色屋檐下简单地涂抹着米黄与白色。清风悄然走过,留下风铃声回绕街头。
成都人似乎都爱养花。紫、粉、黄、红……或鲜艳明亮,或含蓄内敛,每家店铺都有自己钟情的颜色,微风拂过,为街道平添了几许诗意。店主们看上去一点也不关心生意如何,摆几张椅子,扇着竹扇,或是用好听的方言轻快地“摆龙门阵”(拉家常),或是热热闹闹打四川麻将。
傍晚,冒着细雨,我们来到了宽窄巷子。交错的街道,仿古风的大木门,高悬的大红灯笼,风格各异的店铺装潢,数不清的特色小摊,精彩的川剧变脸,悠闲的瓜子茶水……构成了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宽窄巷子。这或许就是妈妈说的“窄的是生活,宽的是心”吧!
小巷内,我们还发现“洋气”的星巴克换上了木制招牌,堆砌起青砖黛瓦,扮起了“本地人”。一旁把脸涂得漆黑的“铜人”穿着黑色长大褂,戴着“盲人镜”,摇着大纸扇,摆着各种POSS招徕生意。妈妈也一时兴起,在两位铜人的协助下,在镜头下像模像样地做了一回巷子里的“大姐大”。
细雨像一张薄纱,轻轻覆盖小巷的每一个角落,在微黄灯光下,如一颗颗碎钻,闪得人影朦朦胧胧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改变不了宽窄巷子原本的宁静,而每一株翠竹,每一块石头都写满了诗意的。
杜甫草堂也是如此。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到文翁再剖符。”这是诗圣杜甫在来成都的路上,写给严郑公的一句诗。为躲避安史之乱,杜甫在这里度过了将近四年不得志的时光。
时过境迁,这原本伫立在荒郊野岭无人问津的草堂,成了天南地北的参观者的打卡之地。经过岁月的冲刷,茅屋虽翻新了多遍,但诗圣的身影在导游的娓娓道来下,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还曾擦肩而过。
抚今追昔,我感叹,也羡慕“天府之国”的人可以生活在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宝地。成都的街、景、生活无不是慢悠悠又充满着诗情画意。当然,最打动我的,还是这里的人不急不躁、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点评:透过小作者带着喜悦而真切的文字,我们能触摸到小作者“走进成都”感受诗意的那份激动。在小作者眼中,成都就是诗意的天堂,它的一花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一店都是那么新鲜美丽,令人回味,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成都最美的还是那独具魅力的“慢悠悠,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这才是真正的“诗意生活”,诗意成都。
雨雾罩西山 苍茫滇池间
◎作者:广东实验中学初三12班 霍嘉琪
◎指导老师:陈铿
云南很美,有丽江——拥有三江并流的豪迈,也有玉龙雪山的壮美;有大理——拥有崇圣三塔的雅致,也有苍山洱海的秀丽……而我独爱昆明那倚着西山的滇池——像西施,让人醉。
远望滇池,池水平阔,无风不皱。细看池水,它犹如未经打磨的镜面,颤颤地映着群山的影子,视线攀着倒影向上爬,就看到了那排山。
雨说来就来了,这雨也足够斯文,细细如发丝,让人不好意思躲闪。透过朦朦雨雾,山儿就像是朋友——手拉着手,拉成一排了。但走近些,再近些,才发现他们的排布顺序并非有章法可言,一些小山渐渐从山与山的缝儿中探出了小脑袋,调皮地对着我笑。
雨大了,透过雨帘,看山!它们被分成了一块又一块朦朦胧胧的绿,恰似幅印象画,而这绿绝不是画家在调色板上所能调出来的。它不是单一的绿,而是多种绿,如一块块画布拼成的——这一小块是嫩嫩的淡淡的绿,极似刚出土的嫩芽色;那一块是深深的老成的绿,似乎要溢出来。
山一点一点向远方绵延,渐渐消失。不,仔细看,是和天交融在一起了,不光是天,还有水——滇池。大概是倚着山的缘故,水也披上了山的颜色,碧绿碧绿的,让人不由地产生一种奇妙的幻觉:清澈的水底铺满了绿宝石。
雨小些了,雨中的滇池是朦胧的,但还能看得远、透。雨丝并没有让水面凌乱,倒好像暗中有一双巧手在不停地穿针引线,缝制一件神秘的刺绣。雨更小了,可以清晰地看见断了线的雨珠“跳落”水面,又弹起。霎时,水面漾起了层层涟漪,以雨滴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推着水波。
不知从哪里扑啦啦地轰然炸开了一片白,像是谁在空中“啪”地甩下了一片白墨。是海鸥,云似乎为配合它的表演,自动分开了条路,怎么看都像是这些鸟儿潇洒舞过后的足迹。
我的眼有点忙不过来了,一只忙着瞧山,另一只急着看水,可耳朵也不闲着——水波拍打着岸边,发出清脆的歌声,有节奏而又动听。忽然觉得此刻的我是个大忙人——左眼拉着山,右眼勾引水,我好贪心,想把偌大的山水全都装进我小小的心里。可山水却不愿意——左眼一拉山,拉出了一层又一层,山峦重叠;右眼勾引水,引出了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浪花。傍晚的雨雾中,我就这样傻傻地迷恋在滇池旁,瞧瞧山,望望水,沉醉在这幅醉人的画卷中……
点评:文章开篇以对比手法引出所描写的景点——昆明滇池。接着着重笔墨刻画“倚着西山的滇池”山水相依之美。小作者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法,细致描摹雨雾中的绿意西山、苍茫滇池。由远山及近水,由近水而远山,巧妙地突出“相依”的特点、相依的美好。尤其是用拟人手法写山之色水之痕,既赋予滇池生动的灵魂,又真切体现自己的沉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征文启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征文 第五期
战胜自我 校运会上,战胜自己需要多少勇气?人生路上,超越自我需要多少坚韧?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说出你挑战自我的故事,让我们分享你成功的喜悦,体验你收获的甘甜。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19年11月20日
投稿网址:http: 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点评老师
黎斌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4+2”模式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评委。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部分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