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折腾”
有一个画面,让宋民铭刻心头:15年前他从新湖农场走进公司那天,兜里只剩下100块钱。
这么多年摸爬滚打、辛劳耕耘,他从籍籍无名的售后历练为贡献突出的品牌运营总监,当年很多“不敢做的梦”都被一一实现。有本书他印象深刻:《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他说他必须感谢“折腾”,他更愿意“折腾”,因为没有折腾,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
所谓“奋斗史”,说白了都是“折腾戏”。而怎么“面对折腾、超越自己”却是弥足珍贵的教科书。此刻,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他的“折腾岁月”……
怀抱热忱 一念执着
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是曾经的“苦行僧”。
宋民至今难忘“地坑年代”里那挂在墙上的《客户故障登记本》。那时,不管维修地点多么偏远、条件多么艰苦,大伙都主动联系用户争着出差。他最初的“售后路”正如一条漫长的苦旅囧途,让他在艰辛跋涉中不断增长技艺、锤炼意志。
伊犁73团,六车急修。两个大油箱、三个分配器、一个液压泵,这一大堆沉重的“铁行李”让他一路狼狈,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一个有车的用户开车拉他,修好自家农机就把他撂在半道上。旧件必须回收给厂家,他的“铁行李”一件没少,距离下一家用户却还有两公里,团场路上根本没车,咋办?走!他抱起一个油箱走一小截,放下;回头抱来另一个油箱,再转身去扛装着分配器的尿素袋......几遭折返缓慢前进,他咬着牙汗流浃背,分外“滑稽”又令人心酸地一步一步走到用户家中。
木垒,急修增压器。经检查不属于保修范围,客户硬是困着他和厂家人员,修不好就不让走。那时大家都还没手机,无奈,他俩一个当“人质”,一个到小卖铺打公用电话紧急协调厂家,结果连夜送来配件更换,这才解决问题。
克拉玛依“引水工程”启动之初,一台迪尔1354坏在荒滩腹地。他风餐露宿在“地窝子”住了4天,顿顿面条还无水洗脸,当他蓬头垢面、一身酸臭地修好车,用户却急着“抢工”无暇送客,他徒步5小时才走出重重沙包。结果,出租车司机都嫌他像个“野人”,纷纷“拒载”......
始终热忱忘我的服务态度,让他不断收获用户的信任。很多用户有问题马上联系他,甚至动辄上万元的配件,也直接打款托他购买。在他眼里,这份信赖与托付千金难换,因为这正是用户对他一念执着、勤勉尽业的“最高嘉许”。
—— 潮湿的火柴无法点燃,没有激情和热忱,只会把工作当成苦役。即使在基层岗位,他也把对工作的热爱,化作积极向上的驱动力,不计得失做好本职,用“满格”的敬业心直面每一个任务,每一次挑战。
自找苦吃 全力突破
2005年,宋民“服务转销售”,调任库尔勒经营部当经理。面对销量差、濒临关门的危急局面,他立改“坐销”为“行销”,四面突围不断扩大销售半径,硬生生杀出一条路来。
他负责销售,拉木萨尔“三包兼翻译”,他俩坐着班车跑若羌、闯且末、下团场,一度在塔河开荒的私人老板里寻找用户。因路途艰险遥远,他们时常饥一顿饱一顿地游击突破,有时两三天才能跑一个客户。每个客户都来之不易,他们格外珍惜、全力争取。
有一次,好不容易谈妥客户,却因发货慢险些“跑单”。他一面猛催厂家甚至急得摔了手机,一面采用“拖延战术”,自掏腰包连吃带玩地陪客户,这才保住订单;还有一次,因为没有现成配件客户决意退车,他们连夜在库存新车上拆卸配件,为客户及时更换。他俩一宿苦战都直不起腰来,客户大为感动,“退车风波”化为无形。
由于业绩出色,他屡被提拔。即便身处管理岗位,他也坚定一个信念:只有不断“自找苦吃”,不断“自我加码”,才能赢来新突破、新出路,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2012年,迪尔产品破纪录销售3600万,而“每年50%递增”的规划一下把2013年销量推向5400万的“高峰”。他迎难而上,利用农机补贴高峰期与厂方沟通新产品“阿波罗系列”采购,并广泛建立二级经销商(二级销售占比达70%),终以5800万销售额超额完成目标。
他因此晋升为迪尔品牌经理,并在2014年按需适时开展地州联动采购、加强内部货源调拨、提高库存周转率、开拓二级经销商网络、加强品牌运营管理,为当年1.8亿的销量飞跃做出巨大贡献。
—— 要突破“瓶颈”,必须敢于“自找苦吃”,不惜让付出“升级加倍”,把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扩展到预期之外。为此,他穷追不舍、不留后路,他知道“苦”的背后是甜,是超越提升,是不断强大的自己。
率先垂范 真情真性
人无完人,领导也有缺点,“火暴脾气”就是宋民身上另一个醒目标签。
从“地坑”走出来的他,心里只装着工作,眼里从不容沙子。在过去,下属谁拖延工作进度,他拍桌子训到你害臊;谁偷懒少跑一个客户,就得回访三个客户给他“补回来”。随着公司发展和管理日趋完善,现在他脾气宽和多了。
但无论过去现在,他的严厉都“对事不对人”,挨“K”的下属也心“服”口“服”。服在哪里?服在他将心比心、以身作则,服在他“儿子娃娃”的真性情!
拉木萨尔说,他对兄弟没的说,外出维修宰一个西瓜人多不够分,他自己不吃,也要让其他同事先解渴;兰徐东说,2009年夏天他带队全疆开展迪尔产品改进项目,为让大家吃好有劲干活,他决定省出一间房费当餐费,4个人挤住一间房,他抢着睡地上给大家让床铺;郭双建说,在柳毛湾装采棉机的时候,他顶着烈日爬到车顶带头苦干,直到“中暑”倒下。他一忙起来就吃饭没点,长期胃病,低压比别人的高压都高,脚经常肿得吓人......
与他“一桌之隔”的女同事赵爱景,更对他敬佩有加:今年5月亚欧博览会备展,他带头擦车、贴标牌加班到深夜,第二天凌晨6点又早早带队赶去红光山布展;8月为迎接厂家评估经营场地,他第一个挽袖清理,事必躬亲,就像给自家整理家务一样麻利用心。他的率先垂范就是无形的号召,团队干劲十足,两次活动都赢得迪尔厂家好评。
在工作对接中,赵爱景也深有感触:迪尔经营部上报的三包索赔单据一贯质量高,不需任何修改就能直接返给厂家;所有基础工作相当扎实,从每一条规范填写、符合标准的故障描述之中,都可以看出他对下属的严格要求,和自己“把关”的精益求精。
一提这事,他总严肃地说:每一张《维修服务报表》都关乎厂家结算、反映我们的工作态度,决不容半点马虎!我要求下属写得清清楚楚,我更要一丝不苟审核上报。千万别小看这张表,我们不仅用它相互学习提升,更用它传承维修技艺、打造团队严谨踏实的作风!
示人真性情,事事自当先。他来自基层,吃过大家都吃过的苦,最懂得用普通员工的心态和大家打成一片。他心里明白:领导就是榜样,自己做到了,员工就会由衷信服、自动跟随。
韩非子说:“猛将必发于卒伍”,领导要来自基层磨练和实践锻炼,这正是天信集团提拔业务干部的基本要求。而“不断折腾、坚持奋斗”的精神信仰,也如“生命线”一般贯穿在集团发展壮大的各个历史阶段。
“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至”。在条件艰苦的年代,是“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的拼搏精神引领我们勇往直前、闯出新天地;在不断变革超越、迭代升级的当下,更需要“勇于折腾、锐意进取”的气魄和决心把事业推向高峰。作为天信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承担压力,必须情愿折腾。如果每一天都过得轻松安逸,才华和能力如何增长?如果只拿“及格线”要求自己,何时才能独当一面、力堪重任?
先苦后甜,人没有挑战是不会走上坡路的。越是折腾,能力越是突飞猛进,离成功也更进一步,最终收益的一定是自己。
像宋民一样“感谢折腾”,未来的你我,也一定会感谢现在“折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