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爱的层次
生命高贵且脆弱,没有谁能青春永驻,容颜不老。人的第一思维往往发于自我,在“我不想长大”的歌声里外出求学,在“岁月是一把杀猪刀”的感叹中,“青春少年”变成“大叔”“阿姨”。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父母没来得及染黑的满头白发,他和她皱纹纵横、步履蹒跚、身体衰老,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实际上,父亲曾经扛起我们的肩膀是一天一天变的佝偻、母亲曾经明亮的双眼是一天一天变浑浊的,我们太忙了,没有注意到这些时间的细节。
人人皆有父母长辈,不论高低贵贱,孝爱是人伦关系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可以说,孝爱作为人伦大爱,具有自觉性和先验性。但每个人对孝爱的认识不同,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如何才能将“孝爱”定义究竟?某认为,这也是一个语言陷阱,“道可道,非常道”,如同“仁”一样,无法直接定义。因为一定义,就为正真的意蕴画上了分界。于是孔夫子提出“能近取譬”的教学思路,从身边事、身边问题着手,对孝进行描述和展开。期望引导弟子们能够体悟“孝爱”的内涵。下面,我们找出《论语》中部分对孝的探讨文本,进行探讨。
孝养其身
孝爱的层次,应该也是从身体开始的。父母给我们身体,抚养我们长大,当父母老了,为人子女当然应该奉衣奉食,颐养父母天年。试问,有谁能忍心在父母风烛残年时,任其缺衣少食,忍冻挨饿?更别说孝养了。但是,当今世界,这类偏激情况的确有之,某只能说,非人也!禽兽不如,这类不孝非人不在此论。
下面就孝养父母身体,我们看看孔夫子及孔门弟子如何说。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第一.7
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文学科高材生。孔子去世后,子夏常年在魏国开坛设教,开创“西河学派”。春秋三传之谷梁传、公羊传都为子夏弟子所传。孔孟之后的荀子,也是延续子夏一派的思想理念,成为一代大儒。子夏经世致用的理念,对后来的法家思想有很重要的影响。子夏的“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对孝爱养身的具体阐述,侍奉父母,自然要尽心尽力。
这一句整体上说的是四种不同人际互动,“贤贤易色”是说选择终身伴侣要以贤淑贤德为尊,不要将容貌放在第一位;“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分别是说于父母的互动、与上级的互动、与朋友的互动,“竭、致、信”三字细细品味有力量递解的意思。而先谈夫妻贤德,是为“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句做前提铺设,倘若一个家庭的另一半贤德不济,竭力事父母一事恐怕就会大打折扣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第二.7
子游和子夏一样是孔门弟子中文学科高材生,他向孔夫子请教孝,夫子有感于当时人们对父母的一些做法,感慨地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实际上,以“能养”为孝的这种念头,古今皆有。犬马之能养大概是动物本能,倘若人不能“敬”而“能养”,则无异于犬马。可见“敬”是孝养父母的关键指标,不敬,则与犬马无异。
“敬”是一种心理状态,“敬”没有指标规范,“不敬”没有衡量标准,敬不敬,为人子女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这就又回到儒家的反省精神,反省是自觉的一条重要道路。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第四.21
“父母之年”让人沉思。亲爱的朋友,你能准确说出父母的年龄生日么?若姑且用十年为单位,人生不过七八九个十年而已。我们和父母一起共享的时间又能有几个十年?
这里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孔夫子的父母。孔夫子是典型的官二代,祖先为宋国贵族,后来生变奔鲁,其父叔梁纥为鲁国大夫,勇武有力。叔梁纥原配生有十女,庶出一子孟皮天生残疾。于是年过花甲的孔父叔梁纥求亲于颜氏,颜氏三姐妹中,年龄最小的颜徵在嫁给了孔父,老夫少妻生下孔夫子。孔夫子三岁丧父,十七丧母,“父母之年”还没来得及算计,父母双双离世,实在是一种遗憾。
这样,我们理解“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便有了情景感,这个“喜”中意蕴长久,这个“惧”中恭敬兼备,实在是情理至深。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宝就在身边,在岁月流逝中,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
顺便推荐一下,刘亮程先生的《在新疆》一书中,第一篇《先父》节制之中情真意切,读时不禁热泪纵横。
孝养其心
孝爱是有层次的,奉衣奉食只是孝爱基础之基础。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心”,以自己的父母心去感受父母的父母心,才能真正体会到父爱母爱之无私和厚重。在父母心中最牵挂的是什么?孩子是不是有难处?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为何脸色不好看?孩子有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担忧不能分忧,而且孩子们经常报喜不报忧,但父母还是情不自禁地默默牵挂。养父母心,是让父母安心、舒心、放心、开心,这样的孝爱是更深层次的情感。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第二.8
子夏问孝,孔夫子回答的核心是“色难”。“色难”有两解,其一解为父母有难事,表现在脸色上;第二解为与父母互动时,子女的态度情绪控制,不论如何都要和颜悦色。两种解读都通过脸色神情关注到心理,父母的难子女能否体会到?在和父母互动中能否控制情绪,不把负面的情绪挂在颜面上,让父母难堪?这两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多少人汗颜。
孔夫子进一步说,当父母身体不适,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在身边伺候,饮食供应,礼节有度,这就是孝了么?弦外之音,值得反思。单一点:不甩脸子给父母,和颜悦色,恐怕就戳中了大部分人的心窝。倘若心存不满,脸色难看,纵有锦衣玉食,何谈孝爱养心?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第二.6
读《论语》,要了解孔夫子的生平,而鲁国三桓,尤其是季孙氏、孟孙氏两族的发展演进不可不读。孟孙氏从孟僖子起三代都与孔夫子有交集,孟僖子其父为孟孝伯,谥号为孝伯,加上孟懿子、孟武伯夫子均问孝于孔夫子,可见孟孙一族对孝爱之道非常看重。
孟懿子名为仲孙何忌,其父孟僖子死后,仲孙何忌和其弟南宫敬叔拜孔夫子门下习礼,相传孔夫子问礼于老子也是南宫敬叔陪同,其间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孟武伯是孟懿子之子,孟懿子逝世后,孟武伯袭孟孙氏之位。值得一提的是,孔夫子逝世的一百多年之后,儒家亚圣孟子出世,孟子即孟孙氏之后。
孟懿子问孝,孔夫子对曰“无违”,不违背父母之言。后来孔夫子又详细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死皆有礼,礼者敬也。礼仪规矩,当然要有,这是敬爱之心的表现,但若只有礼仪规矩,心中不敬,礼就变成了非礼,孝爱就成了表演。再深入思考,“生,事之以礼”这是孝爱最考验人的地方,因为生之期长,奉衣食、问冷暖、和颜悦色,满足父母的合理心念。而葬祭之时,父母已经离世,纵有千般诚意,又有谁能感受?生前不孝,死后孝,恐怕满足的是自己的虚名虚荣心。
接着孟武伯问孝,孔夫子对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一句自古有多解,其一解为子女只担忧父母生病;其二解为父母只担忧子女生病。现代的解读包括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李泽厚先生等解读都从第二解。古代有谥号的传统,王朝权贵死后,都会封谥,以概括评价。孟武伯大概生平勇武,所以谥之以武。勇武的人喜欢惹是生非,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孔夫子大概是告诉孟武伯遇事不可冲动,做出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孩子不能总拴在身边,不论在不在身边,父母都很放心,唯一担心的是身体情况,这样的孝爱真是无声胜有声。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第四.19
让父母放心,是子女尽孝的重中之重,由此我们可以勾连出很多传统的美德。比如谦虚、谦卑、谨小慎微、深思熟虑等等。成熟的人,人格完整的人考虑的事情自然全面一些。孩子长大了,一定会外出做事, 但外出要做到“游必有方”。
古代通讯不发达,人一走,讯息就基本切断了。现在有手机,还能视频,为“游必有方”提供了极大便利。有事儿没事儿打个电话,一听见声音,说的内容似乎是另一个方面的事情。不必非要到父亲节,母亲节、生日之类的代表性时间才代表性地问候一下。抽一个节假日回去看看父母,给父母做顿饭,可能比人头攒动的景区,更让人心里温暖。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第十一.4
闵子骞是孔门弟子中的知名孝子,中国京剧名段《鞭打芦花》就是讲述他的故事。闵母早逝,闵父续弦,继母带来两个孩子。由于亲疏有别,在冬天做棉衣的时候,闵子骞棉衣中的填充物是芦花,继母给亲生两个儿子的棉衣中填充的是真正的棉花。寒冬时节闵父带三子出门,闵子骞受冻瑟瑟发抖,闵父生气后鞭抽闵子骞,衣服破了飘出芦花。闵父才知道实情,赶车返回家中,要休掉继母,闵子骞跪地为母求情。闵子骞的行为感动了父母昆弟,自此一家人和谐相处。“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间是离间的意思,就是别人怎么说,都无法离间一家人的感情。闵子骞获得了孔夫子极高的赞赏,他大声说“孝哉!闵子骞”。
孝养其志
养父母之志,大概是养父母之心的最高境界了。因为人各有志,志是一个人生活所立之处,是支撑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父母志有时与子女志不同,理念兴趣相左,自然会发生分歧。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18
人无完人,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对,倘若父母有错,做子女的该如何做?孔夫子的方法是“几谏”,几有微小、轻微的意思,谏是谏言的意思,婉转地分析、劝告是子女劝阻父母应该有的方式。倘若因为意见有分歧,父母一时犯了小糊涂,就理正严辞,拿出“当仁不让”的气概,就简直不可理喻了。别人尚能求同存异,何况父母?“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倘若谏言失败,敬还是原来的敬,不减半分,劳还是原来的劳,不夹杂一丝怨气。现在谏不成,等待机会继续“几谏”,想办法、积例证,用事实说话,慢慢转变父母的错误观念。
当然,大部分时候,分歧两头都无伤大雅,没有对错,只是喜好不同而已。一位同学的做法颇让我感动。父亲喜欢弹琴吹笛,于是该同学给老人买了一张古琴,还支持老人报了古琴学习班,我不知道袅袅琴音中是否流淌着高山流水,但我猜想,每一个音符从指尖拨出,都满含着平静的幸福。
志有不同,子女应该努力发现父母长辈的志。虽然长辈已近迟暮,但他们也有过热血沸腾、痴迷陶醉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也有兴趣爱好,若有机缘能爱其所爱,在“志”的层次上与父母互动交流,这种情感、温情就化成了一种非常高级的孝爱了。
精神传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第一.11
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延续是中国人衡量孝否的一个关键点。这一点大多人都能做到,一则阴阳互动,生儿育女是生性本然,飞鸟走禽都代代延续,何况是人。
难的是传续家风,传续父母的智慧、精神。
孔夫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以父母之志为志,完成父母未完成之事业,这不仅仅是孝爱,更是人世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渠道。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固化地理解,认为如此就必须完全按照父母的方式方法去做事情。但是,若不能保留和发扬父母精神中的可贵、可赞之处,实在是人生遗憾。
我们听闻的,有很多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故事,司马迁受宫刑,而承父志著《史记》,成为千古绝唱、无韵离骚,为精神传承之楷范。
史马迁,千古之大孝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