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家尼摩船长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古怪,但看到朋友死去却会无声地落泪;他知识渊博,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甚至还为法国政府偿还几百亿国债;他还会逃避人类,对他人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仍是个善良的人.
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活着》读后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的小说《活着》,它讲述了一个叫徐福贵老人的一生,他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平实的叙述中,诉说着主人公的一生的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穷光蛋.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为了一家人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如此荒唐,如此草菅人命,这是什么样的社会。而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是个偏头,却极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这是主人公的话,书看完了,很压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只是在陈述活着这样一个事实.用徐福贵夫妇对春生的话: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吧.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简爱》读后感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著作,因为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学会了怎样做人,而书中的主人公简•爱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是最令人敬佩的。简•爱的一生悲欢离合。她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坎坷,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会感到恐惧。
简•爱从小被她的舅妈收养,受尽了她的虐待。而且她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还是一个又胖又大、蛮横无理、猪狗不如的禽兽。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简•爱,但她的舅妈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持她野蛮的儿子。然而,简•爱是一个顽强的、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对约翰的恨压倒了对他的畏惧,不顾一切地跟他对打起来。当然,结果可想而知,简•爱受到了她舅妈的惩罚。但她的这次举动足以令约翰胆颤心惊。
简•爱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能体现她的性格。她说:“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我很赞成简的这种说法,因为自尊、自重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海伦•彭斯,她的观点与简是截然不同的。海伦主张凡事能忍就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我觉得海伦的这些话在我们看来是很让人不可理解的。但是她的宽容、忍让以及她那博大的胸怀,是令人钦佩的。我们无需去评价她的话,至少我们应从中悟出些什么。
我很喜欢海伦的一句话:“我觉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费在怀恨和记仇上。”只要我们每人都能记住它,多多去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多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乐观地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充满阳光。
我认为罗切斯特先生,正是她生活中的阳光。他们两人的交往是愉快的;他们两人的对话又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都在那简短的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带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两人真心相爱了。然而在他们的婚礼上,梅森先生揭露了罗切斯特先生是个有妻之夫的秘密后,简彻底失望了,她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离开了他。然而他们最终又走到了一起。
时间会消除报复的渴望,平息愤恨和憎恶的冲动。
简•爱曾经是带着满腔怨恨离开她舅妈的,但当她听说里德太太生命垂危,又很想见她一面的时候,简忘却了她的一切不好,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她曾经厌恶的地方。当她见到里德太太时,简所剩的都是对她的怜悯之情。但是里德太太告诉了她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三年前,简的叔叔给她写了一封信,想让她继承他的遗产,因为他无儿无女,所以想收简为养女,但是因为里德太太当时对她厌恶至极,也不想让她走远,过上富日子。所以她给简的叔叔回了一封信,说简在洛伍德生伤寒病死了。就这样,简•爱失去了一个转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里德太太的这种行为是很令人气愤的,然而简却没有计较这件事,还不住地安慰里德太太,让她把这些事都统统忘掉,而且简很希望能与她和解,但直到死她也没能改变她对简的态度,这使简无奈而又痛苦。
然而通过这件事,简•爱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了。简•爱的身上到处都有闪光点。她善良而又宽容,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更是当今社会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简•爱》这本书能够照出我们身上的不足,让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把曾经失去的东西找回来。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为我们的人生添上绚丽的一笔。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马蒂亚聪明内向,童年时把弱智的妹妹丢在公园致其失踪,这件事使他内疚自闭,从此躲进数学的花园不愿与人接触,生怕被人触及内心这个巨大的伤痕。爱丽丝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出于虚荣的理想强迫她参加她划雪训练,一次事故使她一条腿落下残疾,从此被同龄人岐视。他们都成了孤独的人,但马蒂亚的孤独在于拒绝这个世界,爱丽丝的孤独在于被周围的人群排挤。
质数就是素数,它们不规则的分布在正整数中,数值越大越稀少,但仍不时有相差为2的成对出现,它们被称为孪生质数,当然它们越来越罕见,本书中的两个主角就像这两个质数,毗邻却无交集,相爱却难结合,孤独使他们相遇又使他们分离。
作者乔尔达诺是个聪明的粒子物理学博士,他更聪明的是没有炫耀性地掺进过多高深地数学知识使本书幕气沉沉,他只是把数学深深地隐藏在马蒂亚的头脑中,让马蒂亚的孤独带着一种神秘的帅气。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没有人知道他想什么,知道也弄不懂,他的沉默有着数学般的纯洁,行为如逻辑一般简练,内心却复杂难测。这就是那种传奇式的数学天才,是所有热爱数学的人心中的理想,崇拜的偶像,只要读过一些数学家传记,要把这个人写得光彩奇目并不困难。
爱丽丝却复杂的多,她的特点就是混乱,她的生活就像那些写坏了的伪意识流小说,每一句都可以理解,但通篇不知所云。她是那种“心里想着一件事,嘴里说着一件事,然后下手做第三件事”的人,也是那种“想要的、应该追求的和最终得到的“永远不会是同一个东西的人。要把这个人写好,需要切切实实地了解生活,因为她本身就象征着某种复杂生活,或者说是生活的标本。
像所有优秀的爱情小说一样,本书致力于写出真实可信的人性而不是竭力塑造爱情的理想。爱情就是一种光,它需要照到具体的人身上才能呈现它的不寻常,爱情小说可以让我们了解人性中复杂的奥秘,也了解现实对人性所施加的影响。现实之所以会使爱情成为悲剧,是因为它早在人性中种下了悲剧的种子。
马蒂亚思想中的单纯对爱丽丝来说就是一个禁固,爱丽丝的混乱只会把马蒂亚带向不可预知的结局。遇到无法排解的烦恼,马蒂亚只要安静地坐下来,沉思一下,把一切纷乱的思绪归拢,就可以找准自己的方向,笔直地走下去,变得更杰出。爱丽丝则需要进入某种混沌的状态,任由自己的思绪自由散漫地飘飘忽忽,沉溺一会,才能把所有的烦恼挥发掉,然后轻松活下去,变得更强大。
因此,马蒂亚理解不了爱丽丝内心纷纭复杂的想法,爱丽丝也听不到马蒂亚想说没有说出的话。他们因孤独而互相吸引,因不理解而分开,他们分开了,但天空却显得更透彻,世界也更美好,这个小说的结尾像诗一样美。
当然本书还写了其它几个可爱的人物,被自己的美貌惯坏了的薇奥拉,她是马蒂亚和爱丽丝的同学,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人物成长的萌芽,这个奇特的人物最终会拥有种种摧毁生活的可能。还有马蒂亚最后认识的女友娜迪亚,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熟而强大的女性所拥有的经历,而这也是那些能让人享受到安稳幸福生活的一切,看起来也是马蒂亚最需要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书中描述了1975-1985这个变革的年代,书中的每个人都代表了当时不同的人,读罢心中感慨颇多。
书中描述了两代人,老一代人以孙玉厚,孙玉亭,田福堂,田福军等人为代表。孙玉厚,老实本分,当了几乎一辈子穷人,但是却不反对新潮流,不是顽固不化的人,对两个儿子始终支持。这是当时的一类老人,他们让新一代更好的成长。而其弟孙玉亭好吃懒做,思想固守于他的“社会主义”,改革来临之际,无法适应,他的一辈子都是在从事“革命事业”,但自己的温饱却无法解决,此为另一类让人无奈,让人哭笑不得的人。再说田福堂,这个人被作者称为“心强命不强”。不错,作为一村之最高领导,他无疑是最好面子的,可家中的悲剧却接连发生,这个有些脑筋,却不乏可笑的人最终只能“躺在碾盘上晒太阳”,好在最后想开。最后,说说田福军,书中的老一代人中,此人思想最为深刻,能够及时接受新的思想,跟随改革潮流,也算一心为民,仕途多有坎坷,最终得以官至省委副书记。而最令人痛心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田晓霞。至于金家,以金俊武为代表,而这个人似乎处于老少两代人间,矛盾着前行。
年轻一代,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金波、田润生,似乎都值得一谈,以孙家兄弟为中心展开。先说少安,少安是长子,不知为何,“安平”为长幼之序。孙少安,小学文化,十三岁开始劳动,只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此人脑子极为活泛,曾经因分猪饲料地而被批判,后来办过砖厂,也曾被骗欠一屁股债。但是生活从未将之击倒,最终,他成了双水村的“领导”,捐钱建小学,很是风光。但是人生如是,悲剧也时常发生,比如他的爱情,本与田润叶相爱,却因门户之见而不能在一起,这直接导致了田润叶的婚姻悲剧。之后娶了个不要彩礼的山西姑娘秀莲,含辛茹苦的过日子。不想,小说最后,秀莲得了肺癌。也许,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悲喜剧交互上演。
再说少安的姐姐兰花,老实,爱上了逛鬼王满银,始终如一。受过多少苦,多少气,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是,她从不记恨,可怜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于纸,好在王满银最终悔悟。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充满了苦累,但终会有转机。
田润叶,深爱少安的人,因为门户之见,嫁给了李向前,却无法面对这样的婚姻,一直避着自己的丈夫,直至他失去了双腿。此时的田润叶才大发善心,回到丈夫身边。生活有时又会是这样,永远不会让你称心如意,这不是命,是整个社会,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润叶,她需要接受,才能真正的过好日子。顺便一提田润叶的好友杜丽丽,这个人我理解不了,怎么会同时爱两个人?
少平,这个人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不屈服,不怕坎坷,爱读书,又有自己的思想。曾经下地劳动过,当过教师,揽过小工,最终到了大牙湾当了工人。毫无疑问,他的悲剧也是爱情,与一个热情向上,有理想,有思想的女孩—田晓霞相爱,当我也在为他们门不当户不对,谁该迁就谁苦恼时,田晓霞却牺牲在抗洪第一线。也许本该喜剧结尾的故事却终于悲剧。但是,这并没有让少平失去生活的信念。大步走回师傅的屋子不正说明这点吗?
那么少平周围的人呢?妹妹考到北方工业大学;好友金波,曾在青藏高原找到自己的爱情;同学田润生不顾世俗之见和有了孩子的郝红梅在一起;金波的妹妹金秀,和顾养民好上了,却又爱上了少平。各种坎坷也在他们的生活中上演着,但是生活仍然继续。
书读完了,印象深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本书选取那个动荡不安走向改革的年代,有特殊的意义,展现出中国北方农村在变革来临之际,如何改变与应对。这本书不断讲述了一个道理,生活是悲喜交加的,这就是平凡的世界,里面都是平凡的人。没有大奸大恶之辈,没有绝对无私之人,这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生活不论如何,都像马车一样前进,你只有坐在驾辕努力前行。
《云漂》读后感
路途的意义,在于完成暗淡人生里的一次飞翔,愈是遥远深刻,愈是充满出人意料的传奇、爱与泪水。 ------《云漂》
“这些年月,林西远几乎一直活在路途之上。”
从家里的深宅大院到易城的师范学校,从战乱的中国到陌生的国度缅甸,从硝烟弥漫的前线到动荡混乱的城市曼德勒。主人公林西远,一直像一朵云一般漂泊不定。
路途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也是在这条路途之上,他经历了离散、恐惧、战争、疾病、贫穷、孤独,又不得不肩负起时代的苦难、民族的抗争,肩负起生活的重压与家庭的责任。恰是这一条远征异乡的漫长路途,让原本青涩单薄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坚定、有所担当的男子。并且最终对他人宽恕,对过往释怀。“当我走过如此多路,在闲散的时光里再次回望,所有的苦难都是财富。”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不能承受的是生命之轻,而苦难却能够让生命变得有分量,变得坚韧和真实。
“没有陪伴的路途是险途。”
灰暗并不是全书的主色调。因了苦难太过深重,那些温情与安和的片段才那么美好动人。缅甸战事结束后,林西远流落村庄时,被好心的玛西收留并细心照料;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莉莉认林西远做父亲,与他相依为命;林西远娶回温柔善良的十澜,共同营造一个虽然贫寒却不乏爱意的的家庭;林易城陪着身体残损的柳欢彦走完生命的终结。
在整个故事里,是人性的善照亮了苦难,是坚实的相伴让路途不再那么艰险。如果说每个人都难逃孤独,而爱却是唯一可以借以化解孤独的事物。
在后记中,作者探讨的也是这两个名词:爱,孤独。这两个词"是世上最明目张胆而又最晦涩难懂的字词之一”。也许正是因为孤独,更应该对路途上收获的爱心存感恩。
“在流行文学大行其道的时代,默默坚持他严肃文学的理想。”
初识作者雷文科,也是在《最小说》。但不认为他的作品就该被一直打上“青春”“校园”等标签,而他的读者群,也并不是仅限于青少年。事实上,《云漂》一书,承袭了严肃文学的悲悯情怀与厚重的人文思考,也不乏个人化的细腻灵动的情感表达。
比如写林西远的家庭,有格非《人面桃花》的味道。战争场景与艰辛的生活,和余华《活着》的情节有几分相似。写一地的风土人情,又仿佛有沈从文先生那样的宽厚平实的笔调。 在所谓青春文学泛滥的当下,雷文科却独守自己的风格与理想。没有小情小爱,摒弃矫揉造作,在书里,能够看到他对生命的追问与思考。在给读者感悟与感动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内在的力度与深度
他的文学创作,尚在路途之上。这条路也许并不那么顺畅,甚至是困难重重的。但有理由相信,以他的才华和信念,以梦为马,他会在这条路上走得步履坚定。
最后还想说,雷文科,爱你的读者一直都在,在这条路上,你一点都不孤单。祝福你。
《朝花夕拾》读后感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今又重读,竟发现自己愈来愈对林妹妹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慢慢的,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应该是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终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我最佩服她这一点!
虽然黛玉对宝玉的不考功名欣赏,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只是厌恶功名罢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
再说她的纯洁和不着一丝心机。林妹妹读《西厢记》,这在当时酸的上是一本禁书,特别是对于大家闺秀来说,更是不能读。林妹妹根本没想这么多,她读《西厢记》是带着对张生和崔莺莺执着爱情的崇拜来读的,是欣赏其间的美。宝姐姐批评“林妹妹怎么读这样的书呢?我告诉老太太去。”宝钗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可宝姐姐呢?真的好吗?她处处留下端庄贤惠的美名,可是在偷听别人说话被别人发现时却说“林妹妹刚走过来。”以此来诬陷林妹妹。这到可怜了林妹妹,找不到知己,没人能倾听她的话,也只有和宝玉能谈得来,便经常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林妹妹好值的同情,只身来到贾府,在这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什么事都要处处小心,处处观察别人,恐怕别人笑话她,说她不懂规矩。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弱小的神经时刻在捍卫自己,这源于她自身的好强、反抗的性格,她的嘴巴说出来的话像刀子一样,别人说她“好一张厉害的嘴。”她也只好如此做了。她是无足轻重的,既不掌握贾府的财政大权,又不管日常琐事,因此,丫鬟和仆人们都不怎么看重她,又没有人庇护她,面对落花又怎么不处境伤情;思念母亲又怎不落泪葬花呢?别人没有这种感受,根本不能理解她,只说她哭哭啼啼,说她病恹恹的身子,说她小家子气……
以泪来偿还前世的思债,流了二十年,有多少泪也要流干了,有多少债也该还完了。她的命运是坎坷的。曹雪芹“一把辛酸泪”与她的泪流终日有太多的相似。林妹妹在还未享受人间的繁华时,就洒手离开人间,与宝玉的爱情就这样成了泡沬。或许是该去了,债还完了,泪流尽了……在贾府这个大房子倒塌以前死去或许是上天对其薄如纸的命的一种补偿,她用不着看房子倒下来的那一幕,她用不着经历那种痛苦,她也不能再经受痛苦了!上天给她的最大恩赐是留住了她的美丽,尽管带了些凄凉。王熙凤工于心计却被一张破席给卷走了。宝钗也只能独守空房……
纯洁,天真,不谙世事复杂,内心顽强反抗封建主义的网,热烈大胆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黛玉是水做的,纯洁的水做的,但是能冲击岩石的峭壁,不是一湖死水,而是一直向前流动的水。林妹妹不是只会哭泣的一无是处的。相反,她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反抗这封建礼教的束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她的的确确是一块纯洁的,无瑕的“通灵宝玉”。
《骆驼祥子》读后感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一个名叫老舍的作家。他的名字在我的心中从来都是一个悲剧。我知道他专写穷人,专为穷人,知道他在“文革”中受尽打骂屈辱,最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湖自尽。从他身上我看见了文人的气节,看到了中国当时的黑暗。
《骆驼祥子》是老舍著名的作品,但是我一直都没有读。我知道那讲述的是一个车夫悲惨的经历,我不忍心看到另外一个悲剧。看了,心里难受半天,多不好。但是看了之后我才发现,《骆驼祥子》并没有叫人泪下的感人情节,它从头到尾用平平的语调叙述,但是却让你忍不住要为祥子扼腕叹息。
它讲述的是一个车夫在三十年代谋生的故事。祥子十几岁就从乡下来到农村,那时的他单纯而坚定,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挣钱,买自己的车。奋斗了几年之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新车。他本可以更好的生活,却因为头脑简单而入了虎口,被军队抓了起来。虽然他日后逃了出来,还偷了三只骆驼,买了三十多块钱,可是他的梦想已经破灭了。
车没有了,一切白手起家。这次被捕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想站起来,可是发现自己的力气远不如从前大了。他现在只想本本分分的赚钱,再不奢望什么了。没想到,倒霉的事情总让他碰上。为了帮自己拉车的主人,他受了骗,买骆驼的钱和自己辛苦赚的血汗钱全让一个缺德的侦探给诈走了。他又一次掉进痛苦的深渊。
车行老板刘三爷的女儿虎妞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骗祥子和她结了婚。他不爱虎妞,却不得不结婚。当虎妞真的怀孕的时候,他以为可以好好的当爸爸了。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小福子,一个同住在大杂院的穷苦人家的姑娘。他们渐渐产生了真挚的感情。虎妞却因为难产而死。虎妞死了,他并不是撕心裂肺的难过,可是孩子没了,这让他很伤心。小福子想跟他走,两个人都没有开口,终于错过了这次机会。
当祥子又一次在外拼搏不成反遭人骗的时候,他去找小福子,发现她已经自杀身亡。不知道祥子会不会再一次的站起来,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毕竟他还不算老。但是,他能吗?
一个人如果在经受了那么多打击之后还能站起来,似乎很困难。
故事没有讲述祥子将来的命运,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
他是像书中小马儿的爷爷一样,有一个凄惨飘零的晚年,还是真的醒了,真的再重新开始呢?我们都希望是后者。
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一个人,拥有一个那么悲惨的人生。可是在那个时代,中下层的劳动人民,谁不是那样生活的?《我这一辈子》里的主人公,《月牙儿》里的主人公,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悲惨的经历不仅停止在他们身上,甚至还要延续到下一带、下下一带身上。熬到了解放,人民好不容易当家作主人了,没好多久,又来了一个文化大革命。这场闹剧愈演语烈,终于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年动乱”。在这期间,人民受的苦,不比解放前少多少。
前几天,看了一个名叫《当代工人》的电视,又看了关于访问一些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的节目。他们挣的钱除了自己用,还要给公司交月租费用或是买车的分期款项。钱真的落到了自己手中,刚够一家人吃饭。于是他们不得不一点又一点地推迟回家的时间,有些司机每天仅仅睡四、五个小时。有一个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不是真没办法了,真的不会干这行。”这和祥子的故事是不是多少有一些相似呢?
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今天的太平盛世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维护这份幸福,团结起来守护这份幸福,更要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创造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在路上》读后感
1951年4月,在路上奔波了七年的杰克 .凯鲁亚克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打完了一卷一百二十英尺长的单杯行距打字纸,这就是《在路上》一书的手稿。凯鲁亚克不会料到,这本书会成为世俗叛逆与抗争者历久弥新的圣经、“垮掉的一代”灵魂人物的心灵自传,更不会想到这本书在半个世纪后遥远的中国还会掀起热潮。
《在路上》一书本身就像一次在路上的驾车旅行,行文流畅、节奏明快,作者写得淋漓,我们读者读得也是爽快。书中各种情节如窗外的风景纷至沓来又飞速驶去,“车”在不停地腾跃转拐,我们这些“乘客”眼花缭乱手足失措气喘吁吁,直到最后“车”嘎然而止,我们方得大呼过瘾。
1957年,《在路上》出版后,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与百万台煮咖啡机,并且促使无数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也拉开了“垮掉的一代”登上历史舞台的大幕。《在路上》一书刻画了“垮掉的一代”面貌状态,反映了那些不甘世俗勇于抗争者的心声,并“启蒙”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这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时代意义。美国二战后歌舞升平、一边繁荣,但物质的富裕却常会带来精神上的贫瘠。在大多数人们自满自得的同时,总有一些人不甘堕落红尘不愿坠人流俗,“垮掉的一代”于是应运而生。“垮掉的一代”不是要垮掉,而是恰恰相反,他们想抗争想寻求自我。“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即使他们吸毒、大搞同性恋无非也是希望能在与上帝的直接接触中找回自我。“在路上”便是对他们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精神状态最佳形容。是的,他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路上。他们目光如炬,心胸炽热,风雨不懈,义无反顾,即使疯疯癫癫跌跌撞撞也仍然值得我们这些俗人尊敬。而如今时空转换到了正逢盛世的中国,此书的流行风靡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路上》是时代的、美国的,更是永恒的、普世的。一本书如果能够称得上经典能够不朽,那往往是因为它触及到了我们人类的根本。《在路上》一书正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本游记一本自传,更涉及到了人生的一个根本命题——人生的状态,即人是怎样活着的,应该怎样活着。
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旅程,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行人、过客。“我们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我们。”用《在路上》书中的原话说,“道路就是生活。”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道路,“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 ——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 那是一条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走的任何道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书中的主人公迪安如是问。他走的是一条疯狂冒险的路,虽然一路颠簸流离却是兴高采烈。而我们的路在哪,目的地何方,应该怎么走?这是《在路上》一书迫使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都在寻寻觅觅、停停走走。《在路上》这本书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路标,更应是每个人人生的指南。它其实也已经告诉了我们上述问题的答案,即听从内心的召唤,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应当如此。
想起一位朋友的空间,她的空间注释着:一路走来,这样无奈,这样精彩。仔细想想,用这句话概括《在路上》里的迪安的折腾也是比较适当的,再仔细想想,这句话用在许多人身上也是没错。每一个心跳迟缓又还疼痛的人,每一个沉没在生活下又在扑腾的人,每一个孤独着又不甘寂寞的人,每一个忧伤着又自我逗乐的人,你们都在路上,因为你们总觉得远方在远方,路上在路上,一定存在一种意义,值得你们一直跋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近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
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但是却未必人人都会炼就一块好钢。
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练人生的火焰。
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
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从国际社会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国际围绕经济和科技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抢占21世纪发展的制高点,这就使我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国“赶上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就使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走向全面振兴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需要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敢于创新的人才。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跨越知识的坎坷,勇往直前!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寻找往日的英雄情结,重塑“保尔精神”,意义非同小可。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以保尔为榜样,去炼就人生,乐观地拥抱未来吧!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的内心独白
《名人传》读后感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
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
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13、《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历史的巨人,虽然已溘然长逝,然而他为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和他的理论、思想,都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指引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向前迈进!
《邓小平文选》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邓小平一生中思想的最精髓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部分,无疑是《邓选第三卷》。里面收录了邓小平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的许多讲话内容,均体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前进的进程,而他的这些理论,彻底的改变了中国,到现在也在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在《邓选三》中,邓小平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其中一句就是:“贫穷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一直主张加快步伐,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他把他的改革称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绝不愿意承认为“资本主义化改革”,虽然其中的内容实际上已经是向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靠拢了。他宣称:“如果走资本主义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在学习《邓小平文选》中,有两句话,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更体现出他的伟大,使我受益匪浅。一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二是摸着石头过河。
《邓选第三卷》里面收录了邓小平一九八二第一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猫论,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能达到"三个有利于"采用各种的工作方法及手段,亦有何妨。联系到教学上,只要我们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又何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程式和方法呢!第二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摸论"。其实质也许是,对某写问题(如思想、理论、政策、办法、做法等等),可以允许去探索尝试。有好结果就推行,没有好结果则要么自生自灭,要么强制其毁灭,表现在思想理论领域,就是允许大胆地去探讨;表现在政策、办法乃至具体做法上,就是允许大胆地去闯,在某个局部,某个时段来实行,总之,表现在态度上,就是不要轻易下定论去否定什么,肯定什么,即对看不清的问题,最高决策者的立场不要轻易鲜明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假如我么在79年的时候,放开去争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是否符合经典理论,是否符合这个符合那个,却不去先大胆地闯一下--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肯定三点,第一这种争论至今仍未有结果。第二,后来的其它改革方略及其带来的成就便不会取得。思想的最精髓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部分,无疑是第三,就不会有哪些成就所带来的社会条件之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却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为了争取时间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什么也干不成。联想起在我们教学中也应该有摸论精神,不要总是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样不符合什么模式,到头来,什么也干不成,只要我们看准了,就大胆地去试,大胆地闯,就能闯出一番事业。
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之后,我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必须有知识、有才能。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不断创新的现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我们现在正处在学习阶段,努力学习是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虽然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业余时间充足,但我们决不能放松自己,让宝贵的时间匆匆溜走。不要在花前月下浪费感情,不要让过多的课余活动占用你的时间,知识的天堂、智慧的书屋才是你真正向往的殿堂。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虽然这本书写于30多年前的1973年,是一个发达国家美国人写的,但对生处21世纪中国的我们来说依然很实用。
阿兰.拉金认为,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而一旦把握好时间,就掌握了自己的生命,并能够将其价值发挥到极限。所以在他看来,生活得有意义,就其根本来说是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24小时,谁也不会多得1分钟或者少1分钟(从我个人看来,生活在地球上是这样的,而如果生活在火星上,则我们拥有的时间和地球上还是不一样的),能够合理掌控时间的人,就能最大效能地利用好上帝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阿兰.拉金特别强调了效能而不是效率,在他看来,效能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效率。一个讲究效能的人会从所有可能的任务当中选择最重要的,并通过最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它。每当看到这一段我都想到,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一提到加强时间的利用都注重了效率而不是效能,这也就是为什我们有时很有效率地完成了一件事但回头一看忽视了更加重要的事情,结果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书中大量的篇幅都是在告诉人们怎么进行选择,而不是告诉你具体一项工作或者事情按照什么顺序去做,我想也是,世界上的事情千差万别,每个事情都有一个其本身最高效的完成方法,这是无法穷尽的,而对于我们想要更好地利用时间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来讲,如何做好选择显得更为重要。
如果想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那么就应当排除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而选择做与自己的目标更相关的那些事情,而选择就是从制定自己人生的规划开始。我们每个人几乎从小都会有一个梦想,但是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是我们虽然有了想法,但我们实际做的事情却是无助于自己梦想的实现,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压力、时机的不配合等各方面的原因,但如果你在做选择是否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可能就会改变初衷放弃做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就必须把自己的规划用笔写在纸上并张贴在自己常常能够看到的对方时刻提醒自己,这就是阿兰.拉金指导我们实现目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规划既可以大到整个人生,也可以小到下一步就将做的事情,如是否去看一场电影。但无论是怎样的规划,一旦你制定了规划,你就能从中找出哪些是你必须去做的事情,哪些是不必要花时间去做的事情。人们在没有规划的时候,当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很难分清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但一旦你有了规划,则这样的选择就变得比较容易了,就像专业的人士一样,业余的摄影师对一个对象只拍一两张照片,当然很难得到完美的照片,而专业的摄影师则是先拍下很多的照片,然后再进行选择,这样就容易多了,对自己时间的规划也是如此,你不进行规划,不列入自己将要做的一些事情,你是无法确信那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如果你将那些你认为需要做到事情一一列入,那你就能够抽出更加重要的事情而忽略掉那些占用你时间但不重要或者不需要去做的事情,这样你的时间也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你的人生也就不会漫无目的了。
在阿兰.拉金的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控制自己时间的建议,这里列出一些我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贴在自己的电脑显示器上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总之这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阿兰.拉金节约时间的方法有:
1.努力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任何事情;2.不会浪费时间为过去的失败感到遗憾;3.每天都会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为自己节约更多的时间;4.首先做重要的事情;5.告诉自己要更加聪明而不是更加辛苦地工作;6.尽快减少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7.总是不断地问自己,“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事情?”……
《围城》读后感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似乎始终贯穿着《围城》这部小说,也成为这部小说的经典名言。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方鸿渐海外留学回到家乡,受到很多人的恭维,但其在留学期间游手好闲,无心学习,并未学到真本事,只混到一个假的文凭,所以回乡后并未得到高就,只在一个规模较小的银行工作。
在工作期间与苏文纨、唐晓芙发生爱情纠葛,无果。后跟着赵辛楣同孙柔嘉等人来到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后因种种原因回到上海,在途中与孙柔嘉订婚。本以为结婚后生活会很幸福美满,但终究因双方家庭的关系与压力和两人性格的差异太多经常吵架,最后不欢而散。方鸿渐神经麻木,在睡梦中感到人生的讽刺与伤感......
方鸿渐的命运是幸运的,因为他早早的受到外国教育,接受西方教育,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他是走在时代前列者之一。方鸿渐的命运是悲哀的,因为虽然他出洋留学但学有学到真本事,只知道狂妄自大,自吹自擂,这是他命运如此令人惋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告。
同时方家的一些封建礼节折射出当时社会还存在很多封建落后的现象。当方鸿渐回到家中不久,方父母便提出反对结婚自由,要早早的为儿子找一个媳妇。可见那种包办婚姻的思想依然存在,真是令人恐惧,而且方鸿渐的两兄弟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阿丑,一个叫阿凶,说是为了避邪而取这种难听的名字,真是笑死人!
方鸿渐命运里的几个女人。首先要提的是苏文纨,一个出洋留过学,可谓是才貌双全的人,可是她只是一厢情愿而已,鸿渐没有为了一个上流人者而失去理智。其次是苏文纨表妹唐晓芙,或许方与唐结合后方的命运结局不会那样惨,但因种种原因两人各奔东西了。最后是他的妻子孙柔嘉。她是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但两人情投意合,相处得很好。只是双方家庭的流言蜚语太多,两人终被这种精神压力搅得不得安宁。
《围城》中的爱情。爱情始终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以方鸿渐为代表的年轻人无论是家处上流社会的,不富裕的,才华横溢的,狂妄自大的不是满腹牢骚、无心劳作的都向往着美好的爱情而且都被爱情缠得死去活来。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屡屡失败。有的结婚了又受不了婚后的无自由的生活,有的没结婚的又想早早进入婚姻生活。很多人都矛盾着、犹豫着、惆怅着。
有人说,要是在大学里有机会谈恋爱,就谈吧,而且要谈得烘烘烈烈!当你毕业后工作时,如果她和你谈了三年而没发现你有买车买房的迹象,你就完蛋了;如果你和她谈了三年而没有买车买房的迹象,你也完蛋了。所以,大学里的爱情才是最纯真的,最值得去追求的......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被围困的城堡有很多种解释,或许是封建礼教,或许是爱情,那些城里城外的人便是一些热血沸腾,想改变命运,依然寻找成功途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