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开篇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神话故事中的景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地球极北幽暗的深海中有一条鱼,其名为“鲲”。庄子给这条硕大无比的鱼起了个很好笑的名字“鲲”,“鲲”字的本义是小鱼苗。庄子告诉我们,北海有条不知其千里大的鱼,名字叫做小鱼苗。感觉就像一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粗野汉子,名字叫小可爱一样。开篇这几句话,不知道庄子是不是想暗含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何为大,何为小,没有大哪来的小,没有小哪来的大。所谓的大与小不过是不同参照物下得出的不同结论而已。也有可能庄子只不过是在开玩笑,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鱼见过吗?没有吧,它叫小鱼苗,嘿嘿。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条大鱼可以化身为鸟,其化身的鸟名为大鹏鸟,这与佛祖座下的金翅大鹏鸟很是相像,《西游记》中金翅大鹏鸟翅膀一拍就是九万里,拍两下就追得上孙行者。庄子笔下的大鹏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同样,此大鹏鸟一样硕大无比,仅其背就不知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垂云一般遮天蔽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在海水激荡、飓风骤起时就会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看来大鹏鸟虽然这么大,也还是候鸟的习性,迁徙的习惯依然保留着。
庄子在一开篇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鲲化鹏飞的神话景象,让人心驰神往是一个方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述呢?现在鲲化鹏飞已经成为了一个典故,用以比喻有远大前途的发展变化,虽然比喻的很恰当,但是总感觉与庄子的本意还是有点差别。仔细研读后文我们会发现,在庄子看来只有站在大鹏鸟的高度才能产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之类的问题,如果还是处在鲲的境界,恐怕这辈子都想不出还有这种问题。
这样一联系,庄子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文章题目是逍遥游,读者们想不想知道怎样实现人生的逍遥游呢?首先你得提高思想境界,就像要有大鹏鸟这样的视角才行,你才有可能理解逍遥是何物。如果不能出现思想认识上质上飞跃,就如同不能化身为鹏的那个叫小可爱的大鱼——鲲一样,恐怕只能一辈趴在北冥的深海里,考虑明天早上吃什么的问题。
有人居然还在讨论鱼化身为鸟的可能性,可笑之至!庄子写文章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用寓言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写什么历史事件。“寓言”这个词就出自《庄子》,《庄子》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寓言集。其中故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虑,需要思考的仅仅是事故背后的道理。
《庄子.寓言》开篇一句话“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总结自己的文章,寓言占了十分之九,所谓寓言,庄子自己解释就是假托别人来说道理。为什么要假托别人说呢,就好比一位父亲想给自己的儿子说媒,这种事肯定不能自己去吧,如果当父亲的自己去,就算再怎样夸的天花乱坠,别人也很难相信。这个时候就需要请媒人说项,即使说的再离谱也一样有人相信。重言占了十分之七,重言就是德高望重的长者的言论,但是庄子引用的所谓长者的言论往往同样让人搞不清楚是不是准确,有很多内容仅能见于《庄子》一书,而且更多的情况感觉是庄子借那些所谓的圣贤之人之口,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卮字读音是zhī,原意是中国古代盛酒的器皿,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卮言就是没有主观成见的言论,天马行空。“卮言日出,和以天倪”的意思就是随心所说的话有很多,正符合自然变化无常的规律。说白了就是想当然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