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癌症研究局2020年最新发表的报告:
全球癌症发病率前五名: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结肠癌。
全球癌症死亡率前五名: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
中国癌症发病率前五名: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
中国癌症死亡率前五名: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大肠癌。
中国癌症的新品种数和癌症死亡数均居世界首位。邻国日本和韩国的癌症发病率规模比我国高,但死亡率都比我国低。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国医疗平均水平弱后于他们,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大家对癌症的认识不够,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人有病拖着,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癌症时,往往是中晚期,很多已经失去了最佳手术治疗的机会。那么这些高发的癌症应该如何提前发现,应该做什么检查进行提前筛查呢?哪些又是高发人群呢?肺癌
典型症状:咳嗽、咯血、胸痛
早期肺癌常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因体检发现。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常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气促等表现。
推荐检查:胸片、低剂量螺旋CT、肺癌易感基因检测,50岁后的人每年接受一次低剂量CT。
高危人群:
1. 长期吸烟者、吸二手烟(被动吸烟)者;
2.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比如从事石棉、砷、铬、煤焦油及放射性元素有关的职业;
3. 慢性肺部疾病(肺结核、矽肺、尘肺等);
4. 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免疫机能降低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5. 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B2、E,β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硒等的人。
肝癌
典型症状:肝区疼痛、厌油、食欲不振
早期肝癌多无症状和体征,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可逐渐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肿块、黄疸、消瘦等症状。
推荐检查: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
高危人群:
1. 40岁以上,有长期慢性肝炎病史的人;
2. 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或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3. 年龄超过50岁,长期吸烟、酗酒史的人;
胃癌
典型症状:上腹痛、食欲不振
胃癌起病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多数患者以为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忽视。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胃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 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
2. 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史;
3. 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烫食、酸辣、熏烤、霉变、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
4. 大量饮酒,年龄40岁以上;
5. 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焦虑者。
乳腺癌
典型症状:乳房“桔皮样”改变,无痛性且边界不清晰肿块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内陷;癌肿较大者,肿块明显凸出,形成“桔皮样”改变。
推荐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 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的人;
2. 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的人;
3. 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的人(55岁以后才停经者);
4. 经常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或肥胖的人;
5. 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的人;
结直肠癌
典型症状:大便习惯改变、血便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感食欲不振、粪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消瘦等。常被误认为是“痔疮”。
推荐检查:肠镜检查、肛门指诊检查、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45岁后的每年应进行常规筛查。
高危人群:
1. 长期摄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人;
2. 45岁以上,长期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等;
3. 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息肉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
4.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食管癌
典型症状:胸骨后不适、烧灼感、进食哽咽
早期食管癌症状多不典型,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进食哽噎感。症状时轻时重,甚至可无症状,易被忽略以致拖延到中晚期,会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以及因营养不良而出现消瘦、贫血、失水或恶病质等体征。
推荐检查:X线食管钡餐检查、食管内窥镜检查、食管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 年轻超过45岁,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的人;
2. 长期吃烫食、腌制食物、发霉或食过硬的食物,营养不良的人;
3. 有食管癌、胃癌家族遗传基因的人;
4. 有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