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中秋节简介】中秋节的来历知多少?中秋节的习俗文化与古诗词精选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又名8月节,2021年中秋节是2021年9月21日。

2021年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跟大家再聊聊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以及那些逐渐被淡化的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一词源于文化经典《周记》的记载,上古时代,贵族都有祭拜天地和节气的习惯,久而久之,也被普通百姓效仿。

所以每到中秋佳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达官贵族,都有对月行礼,祭拜圆月的习俗。同时也逐渐把这一天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中秋节成为百姓的一个重要节日,源于唐朝,风靡于宋朝,宋朝老百姓,日子过得踏实,所以就有了更多的娱乐时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秋节经过老祖宗一代代传承而来,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自明。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期,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帮助人类射掉了挂在天上的9个太阳,造福百姓,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后羿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因为后羿的名声较大,很多人慕名拜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日,后羿外出求道,被蓬蒙逮住机会向嫦娥索要王母娘娘赐予的长生不老药,这个王母娘娘也是故意的,长生不老药竟然只给了一个人的份儿,嫦娥不想便宜了蓬蒙,所以自己吃了,去了月宫成了仙。

  从此以后,夫妻二人便天各一方,每年的中秋节,后羿都会在院子里遥寄思念的嫦娥。所以才有了后来李商隐的那首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按理说就一份长生不老,直接送给坏人,不就完了吗?还是嫦娥有私心呢?

  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中秋节的另一个传说:汉朝有一个叫吴刚的人,跟随仙人修道,但是犯了错误,贬谪到月宫,日日砍伐广寒宫有五百多丈高的桂树,但是每次砍完,桂树的伤口就会立即合拢,徒劳无功,所以有了李白诗中的那句“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元末中原百姓不堪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利用月饼传递消息,所以各地起义军领袖收到通知后,纷纷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揭竿而起,推翻元朝。

  后来,朱元璋带领的这支队伍,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后来朱元璋就传下口谕,与民同乐,在中秋节这一天同吃月饼。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这天,通常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收割着庄稼里的粮食,忙碌但快乐着。春华秋实,此乃大自然固有的规律,中秋节恰好是身处这个秋收的时节,和古代的祭祀习俗也有关系。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吃月饼

上面提到,月饼最早的时候是祭祀用的一种食物,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中秋节诗词选:中秋诗句: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你看台湾老百姓还是希望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