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青年
你说我是个谜。
其实我们都很迷惑
从痛苦中开始
结束酷刑
被卑贱的事物拖死
“把崇高的理想背负到天上”
达夫是现代著名作家,曾作为革命烈士和哥哥一起去日本留学,1945年被日军在苏门答腊丛林杀害。
郁达夫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的短篇小说集《沉沦》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看了他有名的短片小说集《沉沦》。想必大家对郁达夫也是有印象的,高中语文课本里选的那篇《故都的秋》就是他的作品,最后他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多么赤诚的人啊!笔下的风景像油画一般浓郁的流淌,文字中透露出些许伤感的心绪和秋相得益彰,他的才华和思想无疑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都的秋》里他是爱国爱家的作家,清丽的文字,带有秋日里明媚温暖感觉,打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在大家心中他是一位纤尘不染的爱国英雄,为祖国的未来奔走,而在小说《沉沦》里,他的自传体式的讲述,让我明白,原来他同样平凡,也经历过痛苦挣扎,而那些嬉笑怒骂,龌蹉也是真实的。
异乡旅人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沉沦》多么吸引人的标题,教我联想到前段时间流行过的"丧"文化,生活的压力,如河水漫过脖颈,轻微却摆脱不了的窒息感受。同时我们不禁会发出一些联系,谁沉沦了呢?为什么沉沦呢?啊,偏旁都是一样的!是一个悲剧吧?……
"他"是文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笔下一个艺术加工过的人物,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一部分自己的灵魂。从《沉沦》的扉页间投下的阴影里,看得见作者的影子,当暗淡无光的日子里沉沦也不过是黑色幕布上的黑色印记,看不见影子也看不见希望。
文中的"他"是一位背井离乡,在异国求学的学子,少年时羞涩,自卑,长大后抑郁,惆怅,有才华却连基本的生存都很困难,得来的钱被很快挥霍一空,每天活得战战兢兢,责备社会,埋怨祖国,却又不付出更多努力,惶惶终日最后投湖而死。一步步衰老,一步步沉沦。
"他"的负面情绪太多。年少的"他"同样也有过炽热的内心,爱风清霁月,爱阳春白雪,英语的小诗是他对美的印象,也曾想"仗剑走天涯"去看看世界的变化。后来"他"眼里好像只装了女子,看见的,听见的,想见的都是女子,青春期的悸动加上自卑的一颗的心,笨拙的动作,旁人的嘲笑,没有亲密的人去诉说,一切痛苦都无法发泄。以至于生活和精神的难处,除了女人再也想不出如何去面对那难捱的生活。
人是有多寂寞才会那样疯了般的渴求心灵和肉体的慰藉。每一个热闹的孤独者或许有答案。
曾听说没有父亲教育的孩子,心里会缺了一块,而那一块是少了的爱和关怀。或许"他"是因为从小由母亲教育长大,一方面对女性是尊敬的,一方面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对女性又是不那么尊敬的。文中的"他"渴求女孩子的喜爱,又害怕女孩子会看不起他,青春期的烦恼困扰着"他",最后因为并不友好的社会和性格的原因,在妓院里沉沦,看书也看不进去,满脑子都是那些红红白白的面庞,好像只有在那里,空虚的心才有地方停泊,放松下来。
文中的"他"柔弱,病态,从妓院里出来也想过懊悔,自责但因沉沦已深,在安逸的环境里再也不愿踏入残酷的现实一步了,如果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死亡,就如文中写道"他在海边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细浪中间,映着银色的月光,好像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不知道什么道理,他忽想跳入海里去死了。"
文中多次写道灯,月光,山中雾气等事物,这些东西似真似幻,朦朦胧胧,难以捉摸,却又逃避不开,勾起人的思念和触发无尽的遐想。文中的想象是奇特的,富有创新性和奇异的美感,这些是当时其他作品里没有的。大胆的描写对女子的渴求和好奇,如偷看看房东女儿洗澡"他起初以为看一看就可以走的,然而到了一看之后,他竟同被钉子钉住的一样,动也不能动了。那一双雪样的乳峰!那一双肥白的大腿!这全身的曲线!呼气也不呼,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会,他面上的筋肉,都发起痉挛来了。愈看愈旅得厉害,他那发颤的前额部竟同玻琉窗冲击了一下。"对生活中人或物的真情流露,都显得真实而不做作,与同时代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沉沦》是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小说中主人公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就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己的问题,暴露了作者自身的"丑陋"的一面,当然既然作者敢写,那么他是接受了自己的"缺点"的,我认为:一个敢于自我暴露自己缺点的都是勇士,敢于将自己的缺点写下来让所有人看到的是英雄。
文章定稿于1921年,在他的笔下,我们或多或少的会联想到自己,但因为时代的变化,祖国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变化,共同之处也有了变化,或许真正能完全体悟文章里的生活和心境的,只有当初那些同作者一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远走他乡,在异国生活过的人。
《沉沦》在当时引起轰动很大一部分激起了当时很多人的共鸣,在当时相对保守的的时代,能够大胆的将欲望表述出来,不畏惧世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自然书中的故事反映的并非就只是个人,"他"还具有普遍性,有的故事在今天也一样存在,经典的作品,不只是因为它语言优美,还因为它本身具有精神、情怀,《沉沦》做到了,而且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人们对郁达夫有许多的不同看法,对《沉沦》也有着不同的观点,郁达夫有许多角色,在他的妻子们,朋友们,孩子们,战友们心中,他的形象不完全一样,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他死后,他的朋友如胡适之为他写追思的文字,梁实秋就不曾在文字中提及他半句,他的妻子,有余生未嫁的,也有后来马上改嫁的。
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好像火山口,《沉沦》使他热热烈烈的冒过一次,炽热的岩浆孕育出宝石,在经过时间的考验之后,在土地上闪闪发光。那日苏门答腊岛上的那位硬骨头,任敌人的武器如何锋利也不屈不挠,他有着青松一般的品格。
那时,弱的国家,弱的人民,不知道是谁造就了谁。在异国他乡时,被人嘲笑的活着,想要反抗却无能为力,痛苦的呻吟,疯狂的发泄,夜深人静时辗转呜咽,不!不能这样!我们要奋力反抗,哪怕敌人的子弹穿透胸膛,向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沉沦中的人民,寻求新的出路,沉沦中的国家,寻求新的局面,我们强身健体,不再被叫做"支那人",我们尊重知识,让读书无用论不攻自破。 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肩负起国家兴亡的责任,不为了灯红酒绿而沉沦,要做一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人,无愧于祖国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