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四大发明是指哪四样】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中国四大发明

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造纸术

1.发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早期。

1986年,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汉代墓葬区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又称放马滩纸,是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期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这片纸在出土时放在死者胸部,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约5.6 X 2.6厘米。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2、发展: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

蔡伦(公元61年—121),字敬仲,东汉桂阳县(今湖南耒阳)人,先任小黄门,后任中常侍,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他总结了西汉以来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制成优质纸张“蔡侯纸”。

相传,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他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因为这个创造是在张纸地家乡发现的,就把这种书写物起名叫“纸”,俗称“纸张”,至今这一带还有蔡伦当年造纸的遗址。这种造纸法还传到现在,仍然受人欢迎。

3、传播: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我国在发明造纸以后,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外传。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4、造纸术的意义:造纸术的出现是一项伟大的伟大的历史创造,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远远排在我们熟知的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又榜上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二)印刷术

1、发明: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868年我国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早期的雕版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868年。这件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1丈6尺的《金刚经》卷子,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这本《金刚经》卷子也被英国图书馆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此经原藏敦煌第17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骗取,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现藏大英图书馆。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度大乘佛教般若(梵语,意为智慧)系经典,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2、发展: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约970—1051年),宋代平民发明家,他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毕昇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雕板印刷术有了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传播: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欧洲当时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4、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文化和信息的交流传播,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人类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指南针

1、发明: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司南”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当时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2、发展:北宋时发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制成的指南针,已会使用指南针指南,用于航海。

3、传播: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欧洲,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意义: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使人们获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人类第一次得到了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自由。从此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缩短了航程,加速了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四)火药

1、发明:唐朝中期

火药是中国炼丹家们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的。炼丹家们炼制火药的初衷是为了治病,火药的基本成分是硫磺、硝石和木炭。硫磺性质活泼,很容易着火,为了控制硫磺,炼丹家吧硫磺和其它物质混合在一起。炼丹家发现当硫磺、硝石和木炭在一起加热的时候,极易发火或爆炸(这是因为硝石的化学成分是硝酸钾,加热时能够放出氧)就这样,火药便被发明了。

2、发展:唐末始用于军事

火药制成后,首先被制成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开始时,火药主要用来向敌方放火。据记载,唐昭宗天佑元年(904)郑璠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时,曾用飞火攻城,这是我国目前已知使用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飞火是用弓发射的火箭,在箭杆上绑一火药团,点燃引线,用弓发射,以烧伤敌人。有资料显示,公元904年,已出现使用火药的火药箭。这种火药箭的发射原理与现代火箭一样,是利用火药燃烧喷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箭头射向远方。

北宋在东京设立专门武器制造机构“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用火药发射子弹的管状火器---“突火枪”。

“突火枪”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震天雷” 是人们利用火药所具有的束缚力越紧爆炸力越强的特性,制成的爆炸性火器,这类火器用生铁或陶器做外壳,内装火药,点燃后能发出极强的爆炸力;“飞火枪”上装有喷火筒,发射火焰以烧伤敌人。

3、传播: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4、意义:一方面用于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如南宋时已制成焰火,在节日燃放;日常生产已用火药开山、采矿、筑路等。另一方面火箭、火炮、火枪,大量用于军事。火药武器的使用,改进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