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又称孙女墙)是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除了保持安全外,为了避免防水层漏水或屋顶雨水流量,还在地板上做防水砖饰面。
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一、女儿墙传说
关于女儿墙有一凄婉动人的传说,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从此为了防止不让类似的事故发生,就在屋面周围设一道起防护作用的墙,为了纪念死去的女儿,以后把这种墙称为女儿墙。
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后来女儿墙这种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窥视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耻笑的尴尬。女子往往会在一瞥之间,便能一见钟情,发现自己的意中人。 古往今来,有着数不胜数的关于女儿墙内外的神秘窥望和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声渐不闻语渐俏,多情反被无情恼”、“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注:由外向内)、”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由内向外)。可见这种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却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意韵,那就是:不倚短墙,怎知春色含蓄之美?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单元楼的屋顶上,成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闭性的一部分。
二、高度规范
女儿墙在建筑上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做好防水收头,也就是常说的女儿墙泛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温、隔热、防水等做完了,约250mm厚,再考虑防水层端部卷起250mm高,女儿墙总共做500mm高(二十一世纪做法一般600、700mm高)。规范中,对这一高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毕竟,这是属于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也是不安全因素。至于其他的高度说法,比如:不低于1200mm,都是把女儿墙当作安全防护考虑了,是背离本意的做法。要考虑安全,完全可以在600高女儿墙上再做600高栏杆作为防护。
凭空增加女儿墙高度,不仅增加了成本,也构成了安全隐患。屋面做轻质的防护措施更好。
女儿墙在建筑造型和防水构造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对美化建筑外观有良好作用。随着女儿墙在建筑顶部的大量应用,花样也不断翻新,且非常规的女儿墙也应运而生,所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示出来。
女儿墙出现的问题,不可否认有许多是属于施工质量方面,但更主要的是设计时对此重视不够,只注重建筑设计,而忽略了结构上的设计。个别女儿墙连起码的构造措施都不具备,更多的女儿墙在形式上设有压顶圈梁和构造柱,而且配筋量太少,间距太大,实际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女儿墙开裂主要是温度变形所致。女儿墙上的压顶圈梁一般在纵向的配筋只有较低,不能起到控制开裂的作用。因此在压顶收缩的驱使下,女儿墙上部砌体开裂有加剧的趋势。楼盖板和圈梁受保温隔热层的保护,年温差变化不大,胀缩变形相对很小,可近似视为固定底盘,对女儿墙的变形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该种制约随女儿墙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女儿墙顶部的裂缝按某种方式分布,缝宽随其间距大小而变化。间距3~6m时常见裂缝宽度有超过1mm的。如该裂隙中间为细小粉尘、泥浆或其他水溶物质所充填,则该缝隙将永远无法愈合。
在夏季最热时,女儿墙砖砌体的膨胀与其干缩相抵消,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变形。而其上的压顶混凝土则不然,经太阳直射,其表面温度t3可达45℃,在压顶长度膨胀下,这种应变可能将粘结的砖层推动,发生剪切变形而与底层分离,所产生的纵向位移以两端为最大。由于受底层被推离原位砖砌体的阻滞,该压顶很难缩回原状,从而留下一些永久性的裂缝。
三、开裂危害
在冬季未闭合的裂缝,到夏季又叠加上少许新的增量,以某种累进方式逐年扩大并恶化,终至将压顶及其周边的水泥砂浆抹灰层拉断,出现许多明显的裂隙。其断裂宽度有些在1.5mm以上,形成渗漏的通道,水流可绕过女儿墙边的防水层,侵入屋面保温层中,不仅使其大面积饱水,而且具有一定的压力,四处漫延,可在边远的某些薄弱部位,出人意料地漏入室内,令人防不胜防。由于该渗漏通道十分隐蔽,故很难找出其准确位置,致使局部处理难以奏效。针对这种情况,只好对屋面防水进行全面的大修,从源头上加以根治。
饱水的保温层,在冬季将发生冻胀,随水分迁移和不断补给,在女儿墙里侧会有大量冰晶集聚,足以将女儿墙从根部向外平推出去。如其中无构造柱或柱的间距太大,其横向位移可达3~5mm,个别超过10mm,在女儿墙的外角处,双向位移矢量之和比计算的要大许多。对于一面坡排水的屋面,在保温层厚度最大的一侧,这种冻害将更加严重。最后被推出的女儿墙危及安全,不得不拆除重建。
解决方案:将女儿墙作为纵向受拉构件设计,大量事例说明女儿墙是屋面防水重要防线的前沿阵地,在此一旦发生开裂渗漏,波及面很大,持续时间很长,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某些物资设备的重大损失,其危害程度之大,有时远超过维修费用的支出。为解决此类问题,可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将女儿墙单列一条,规定女儿墙应作为纵向受拉构件来设计,以防患于未然。
四、构造措施(兼顾抗震设防的需要):
1、在女儿墙砌体内设纵向拉结钢筋,通全长,其中两根通过构造柱。
2、设构造柱,设计合理截面间距,其竖向配筋按抗震计算确定,下部锚固于顶层圈梁中,上部与压顶圈梁整连,构造柱间距不得超过4m。
3、在女儿墙砌体外侧还要设置横向连接钢筋,每4层砖压1根,开口端锚固于构造柱中,其两直肢随坡度而加长。柱外侧砌体厚度≤120mm时,可不设横向拉结筋。
4、每隔12m需设伸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