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居里夫人是哪个国家的】爱因斯坦都赞她是德国的居里夫人,却因为性别歧视无缘诺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性的歧视已经大大消除了。

随着平权运动的开展,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可是,时至今日,在某些领域依旧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偏见。

这其中最严重的,除了车辆驾驶之外,可能是就科学研究领域。

纵使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神级人物居里夫人,也无法摆脱非议。

在小说《三体》中,叶文洁曾说:“我告诉她,居里夫人根本没有进入(顶尖科研圈),她的成功只是源于勤奋和执著,没有她,那些工作别人也会完成。”

这虽然只是虚构人物的一句台词并不代表作者观点,但却是某一类声音的真实写照。

是女性真的缺乏某一种能力,只能在科学界做一些微小的贡献吗?

莉泽·迈特纳,伟大的女性物理学家,她的一生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莉泽·迈特纳

迈特纳被爱因斯坦称为“德国居里夫人”,在美国被誉为“原子弹之母”。

在核裂变的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不像居里夫人那样“仅仅”发现了现象。

迈特纳作为哈恩的合作者,从他口中得知了中子轰击放射性元素的“破裂现象”。

她不仅解释了原子裂变的原理,还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算出了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将其命名为“核裂变”。

核裂变示意图

即使迈特纳的成果巨大,连尼尔斯·玻尔都啧啧称奇,但却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

她的研究成果被哈恩夺了去,独享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哈恩还一再声称迈特纳仅仅是自己的一名实验助手,在利益面前,十几年的友谊付之一炬。

莉泽·迈特纳一生坎坷,处处遭受到社会各界的歧视,能有如此贡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迈特纳的父亲是一位犹太裔律师,不像一般的犹太家庭,她自幼就接受了基督教新教的教育。

即便如此,迈特纳还是只上到初中毕业就离开了学校。

莉泽·迈特纳

因为当时的高等中学是完全不接受女生的,像迈特纳这样的女生就应该在初中学上一门手艺,毕业后好好工作。

迈特纳也的确只能走这条路,她在一个市民学校毕业,获得了法语教师的资格证。

可是她并不满意这样的归宿,她打算自己学习高中知识参加高中毕业考试。

最终,迈特纳在维也纳科学院高中获得了珍贵的高中毕业证书。

也因此得以幸运地进入了维也纳大学,这在一个全面反对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简直是奇迹。

在维也纳大学,迈特纳开始系统性地学习物理、数学等知识。

1902年,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消息传到了迈特纳的耳中。

就像是在沙漠中发现了绿洲,这个消息着实让人振奋,迈特纳也从此对原子物理学发生了兴趣。

在居里夫人的鼓舞下,迈特纳成为了维也纳大学的第二名女博士。

可是维也纳这个舞台还不足够这个雄心壮志的女子施展拳脚。

居里夫人在实验室

她就像如今奔向北上广的青年一样,奔向了当时的科学中心——柏林。

她第一个找到的就是已经丢掉了颜值的普朗克先生。

但是很遗憾,这位显赫的物理学家也受制于当时的社会舆论,不赞成妇女参与科学活动。

几经考量,普朗克发现眼前的这个女人十分不简单,内心发生了一些动摇。

最后,普朗克同意迈特纳加入自己的实验室,不过有几个条件。

一是这份工作没有薪水,二是不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办公室里。

在弹钢琴的普朗克先生

迈特纳一腔热血,甚至还有些感激,义无反顾地接受了。

收入方面,靠着大律师父亲也能够生活无忧,不能进办公室就在实验室的地下室工作。

虽然工作挺憋屈,就连上厕所都要去附近的饭店借用,但迈特纳还是乐在其中。

同时,她在放射性上也做出了一些研究成果,打算写成论文发表到杂志上去。

然而,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拒绝了迈特纳的投稿,还说:“我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发表由一名妇女撰写的文章。”

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由多么的不待见。

不仅如此,几年后迈特纳的父亲离世,她失去了最后的经济来源。

好在之前的工作成果打动了普朗克,得知如此噩耗,普朗克决定让迈特纳担任自己的实验助手。

迈特纳终于摆脱了那个狭小逼仄的地下实验室,但没有摆脱同样在那里工作的奥托·哈恩。

哈恩与迈特纳

五年之后,迈特纳已经在科学界做出了傲人的成果,甚至超过了很多自诩天才的男性。

就连初次见到她的卢瑟福都大惊:“我还以为你是个男的!”

那年,迈特纳成为了新成立的柏林大学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性研究组的一员。

而那个老熟人哈恩则是研究所的负责人,两人的关系不错,虽然是身份不对等,但是也经常合作。

在与哈恩共事的时期,一战爆发,迈特纳果断地将入了奥地利东方战场,在战地医院做起了一名X射线护士。

从战场回来之后,迈特纳和哈恩的合作有了新的成果,他们合作发现了镤的一种重要的同位素镤-231。

迈特纳虽然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把哈恩署为第一作者,论文受到了不小的重视。

不过作为第二作者的迈特纳也没有遇冷,她很快就出任了柏林大学的教授。

柏林大学的女教授上课,在那个时候比什么明星出轨火爆多了,迈特纳的第一节课就有一大批记者涌入围观。

除此之外,她和哈恩也成为了当时诺贝尔化学奖呼声最高的候选人。

哈恩(左),迈特纳(中)

迈特纳的职业生涯渐渐有了起色,好不容易在一个对女性不友好的社会混出了一点名声。

可是希特勒上台了,开始大搞种族主义,迈特纳是一名犹太裔女性,是弱势中的弱势。

1933年,迈特纳失去了在柏林大学教学的许可,只能在研究所里做点闷声发大财的研究。

就这样过了5年,整个奥地利都被纳粹德国吞并了,迈特纳成为了一个德国公民。

这意味着身为犹太人的迈特纳可能会遭受的迫害,才刚刚成为“德国的居里夫人”,已经60岁的迈特纳开始了逃亡生活。

她途径荷兰、丹麦最后逃到了瑞典,随身携带的仅有两个小箱子,还有10马克。

最耐人寻味的是其中还有一枚哈恩母亲送给她“以备急需”的一枚钻戒。

在瑞典,迈特纳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在诺贝尔研究所的职位。

但在那里她的待遇比起在柏林要差得多了,实验室里的很多设备她都是接触不到的。

刚安定下来,迈特纳就收到了哈恩从德国寄来的信,信里跟她述说了一件大事。

哈恩在用中子轰击后,得出了许多β放射性核素,而在产物了还发现了钡。

哈恩作为一名放射化学家,不明白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甚至有点不相信这个结果。

所以他写信给迈特纳,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

当时一起看这封信件的还有迈特纳的侄子,他们连个人一起讨论这个奇怪的现象。

迈特纳首先提出,会不会是原子核被中子轰击得分裂了。

迈特纳为了验证哈恩的说法也重新做了实验,发现的确如此,被轰击的铀变分裂成了两半。

后来迈特纳和侄子想起了波尔的液滴模型,搞明白了像铀这样的重核是不稳定的,还第一次画出了重核裂变的示意图。

1939年,迈特纳与侄子一起将这个结论发表了,并在文中正式将这种核反应命名为核裂变。

她还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算出了裂变后因质量变化产生的巨大能量,以此奠定了原子弹和原子能的基础。

玻尔得知迈特纳的这个结果都自叹弗如:“啊,我们真蠢啊。”

尼尔斯·玻尔(前排左三)与迈特纳的合照

迈特纳的这个贡献可以称得上伟大,但是她却并不开心,她担心核裂变被利用,成为某些人的武器。

二战后期,美国曾多次邀请她参加曼哈顿计划,但她没有一次松过口。

可即便是贡献巨大加上道德高尚,迈特纳也没有获得本属于她的荣誉。

1944年,哈恩因为发现核裂变的现象一人独享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奥托·哈恩

作为真正解释了核裂变原理的迈特纳却丝毫没有被提及。

哈恩在获奖前后的那段时间,还一直否认与迈特纳合作。

在纳粹当道的时期,撇清与犹太人的关系,哈恩这么做迈特纳其实也能理解。

可是在纳粹下台后,哈恩依旧否认迈特纳的贡献,声称她只是一个助手,做了些细小的工作。

连玻尔都看不下去,写信给《自然》杂志,认为核裂变的发现应该归功于迈特纳和她的侄子。

在哈恩实验室工作的斯塔拉斯也都为迈特纳鸣不平,可是没有用啊。

此后迈特纳3次被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但并未获奖。

晚年的迈特纳与侄子一起移居英国剑桥,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

1968年,迈特纳以90岁的高龄离开人世,巧的是哈恩也在同一年逝世。

晚年的哈恩与迈特纳

想象一下,如果迈特纳是一位男性,以发现原子核裂变的成就无论如何都能混得人尽皆知。

而仅仅是换了一个性别,为什么就多了那么多的坎坷,甚至是歧视。

如果20世纪的世界信奉男女平权,也许今天我们的科学还要再发达许多。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