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全国各地区根据行政、地理、经济、军事、交通划分的地区都不一样。目前,中国有河北省、陕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
与此同时,我国领土可以根据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理方位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域。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和台湾。中国中部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华南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香港和澳门。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西藏。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这种区分方式基于地理原则,但不是单纯划分地理要素的唯一依据。事实上,这种区分方式考虑了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多种因素。如果我们翻开一张中国地图,就会发现划到西北地区的陕西省实际上在中部地区。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秦岭位于陕西。也就是说,陕西正好在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地带。其实陕西本身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地理单位:陕西、关中、陕南。位于秦岭以北的关中和华北大部分属于北方地区,位于秦岭以南的陕南属于南方地区。
我们中学地理教科书上把我国分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大自然地理区域。我国自然地理第一梯队的青藏高原属于青藏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被子历史上传统的游牧地区属于西北区。其余中国领土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属于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属于南方区。按照这种划分标准,陕西只有长城以北的边缘地区属于西北地区,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属于南方,关中和陕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大地基准点)在陕西省咸阳市杨县永乐镇北流村确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时中心也设在陕西省西安市。什么是大地的原点?为什么要建立大地的原点?因为要建立统一的国家坐标系,就要确定一点作为起点。这一点要设置在国家大地网上比较合适的位置。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一点在国土范围内需要相对合适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点是中国的国土地理中心。因为场地原点的确立还需要研究地形、地质、天文、重力、场地结构等多种因素。
大地原点最适合作为国土中部地区中的测量基准点,但不一定与国土的地理几何中心完全一致。当初在建立大地原点的过程中,视察过武汉、郑州、兰州、西安等多个地区。这意味着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当年几乎都视察过。市金中心设在西安是因为西安位于中国五大时区中最中间的东七区,所以从这里开始度过的时间都发挥着东西并行的效果。(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时间) (时间)现在网络上有些文章把大地原点、计时中心、国土地理几何中心等同起来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家领导层文还没有在公开的官方层面发表过国土地理中心。不发表的理由是
是考虑到目前我国陆地和海洋边界划界工作尚未完全结束。在这种形势下一旦中心确定了,那么我们在与其他国家发生领土争议时再要主张权利可能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尽管目前国家测绘部门并没公布过国土地理中心,但位于国土中部的一个大致区域还是可以框定的。大地原点、授时中心虽不能等同于国土地理中心点,但的确是在中部区域内确定的,所以陕西位于我国国土的中部区域这点是可以确定的。当然就像上文提到的湖北武汉、河南郑州、甘肃兰州等地和陕西一样也位于中部区域之内。既然陕西位于中部区域,那么为什么要划入西北地区呢?上文提到青藏、西北、北方、南方四大地理分区以及大地原点、授时中心的确立更多依据的是自然地理。陕西被划入西北则并非单纯依据自然地理的划分,而是充分考虑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原因而导致的结果。在我们今天的国土上陕西的确位于中部区域,然而中国的领土并不是一天形成的。
夏、商、周三个早期王朝的疆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秦始皇通过南征百越把版图扩张到岭南珠江流域。汉代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被纳入中华版图。从元代起台湾和西藏也被纳入中华版图。上古时期陕西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雍州,是当时天下九州之中位于最西北部的。西周时期镐京(今西安)一度成为国都,平王东迁以后中原诸侯就一直称如今陕西所在的雍州之地为西陲。居于雍州的秦国远离诸侯列国、与戎狄部落杂居。
春秋战国时期秦与楚被其他诸侯视为西戎、南蛮。长期不被中原诸侯认同的秦国被排斥在会盟体系之外。秦国自己也以崤山函谷为界而称东部诸候为山东六国。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陕西的"西"已开始固化定格。战国时代后期位于西北的秦国在无西顾之忧的前提下对内变法图强、对外东出扩张,从而最终得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在秦朝的版图中陕西绝对是位于西北的,然而随着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后陕西在中华版图中的位置实际上已由西北转移到了中部。
可西域地区毕竟是一块新得到的有待于开发建设的全新疆土,所以当时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在潜意识深处还是习惯性地认为雍州秦地就是位于西北的。况且那个年代的地图测绘技术和信息传播也远远达不到我们今天这种程度。以雍州秦地为西北这种观念就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被习惯性保留了下来。汉代设西域都护府、开拓丝绸之路以后西安就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汉唐时期许多来自西域、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生活习俗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并扎根于陕西大地。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陕西与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文化脉络上紧密相连的现象。陕西与甘肃本来就是昔日的秦国故地,如今陕西与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在饮食、服装等各种风俗习惯上也相对较为接近。因此在国人的传统认知中陕西就是位于西北的。直到晚清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以及报纸等近代媒体的出现才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国土分布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还是局限于当时的知识文化阶层,因为那个年代底层民众中还有大量的人是不识字的。
不过那个年代的底层民众估计可能也不关心地理分区这样的事,所以国土的地理划分工作实际上就是由知识文化阶层进行的。既然他们已知道陕西在地理上早已不再位于西北,那么为何仍要将陕西划入西北地区呢?这主要是因为位于内陆的西北地区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事实上唯一能带动其发展的就是在地理上相对邻近的陕西。汉唐时期的长安(今西安)作为帝国的都城、丝路的起点曾出现过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在宋代以前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和洛阳所在的伊洛地区是中国经济的双核心。
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政治中心则开始向东北方向转移。元、明、清三代定都于北京导致国家向心力朝东部偏移。从这时的政治经济角度来讲西北地区缺乏能撑起门面的中心城市,将西安所在的陕西划归西北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带动西北的作用。在自然地理上位于国土中部的陕西就这样出于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被划归西北。解放战争期间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通过军事占领的办法全面掌管新占领区的党政军民大权。
为此一度在新占领的原国统区内实行过大区制。当时在全国各省之上又设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六大行政区,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的制度。中央在设立六大行政区时既充分考虑了历史上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考虑到了当时仍需要与国民党残部、土匪武装作战的军事需要。1950年1月作为西北地区最高行政机关的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委员会驻地在西安市,下辖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省区以及直辖市西安(西安于1947年升格为直辖市,1954年6月19日改为省辖市)。
随着全国形势日益趋于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来使大区制不再符合现实工作的需要,到1954年底原六大行政区被陆续撤销。我们今天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这样的地理方位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在相当程度上其实就沿袭了建国初期六大行政区的划分,只不过把原来的中南区拆分为华中和华南两大地理区。陕西也就因此被划入到西北地区,不过陕西只是在全国七大地理分区中属于西北地区,如果按经济、军事、交通等标准划分则存在多种不同的划分结果。
陕西在全国四大自然地理分区中只有长城以北的边缘地带属于西北地区,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汉中等地)属于南方地区,而关中和陕北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北方地区。在综合了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七大行政地理区中陕西属于西北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陕西属于西部地区。在全国八大经济区域划分中陕西属于黄河中游经济区。在按军事原则划分的全国五大战区中陕西属于中部战区。如果按气象播报习惯来讲陕西又属于“西北地区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