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贺旭艳)如果你身边的孩子手臂上出现蓝鲸图案,或是使用了“我是一条蓝鲸”“四点二十分叫醒我”之类的用语,请一定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对方很可能被已经在全球示警的“蓝鲸”死亡游戏缠身了。市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刘之鹤得知我市也有学生在玩,5月18日清早即在各志愿者群发出通知,呼吁大家共同干预,坚决抵制此游戏的传播。
高中生行为异常,原来身陷“蓝鲸”游戏
洞口一位高中学生,近来被家长发现存在异常行为。连续几天,清早4时20分,这名学生被自己预设的闹钟叫醒。问怎么回事,只是支吾回答,弄错了。不仅白天显得没有精神,额头上也出现了被撞的伤痕。虽然孩子自己回答是不小心撞到的,但家长看更像是故意撞伤的。不久前,家长代孩子签收了一份快递,里面是一块蓝鲸图案的画板。孩子说是拿来学画画,这份突兀而至的爱好让家长觉得奇怪。
把这些现象串联起来,家长很不放心。5月17日晚,家长发现,孩子QQ空间的个性签名是:“我是一条蓝鲸。”网友评论里有不少令人心惊的内容。“蓝鲸”是什么?孩子在干什么?赶紧上网搜索,原来孩子在玩一款以“蓝鲸”命名的网络游戏,而这游戏因为导致玩家自残、自杀,被称为“自杀游戏”“死亡游戏”。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就在这两天,多家网站刊登了反“蓝鲸”游戏的新闻。《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时评《以关爱抵制“蓝鲸”的诱惑》。
洞口这位学生的家长估计,玩这个害人游戏的肯定不只有自己的孩子。这一消息在大邵公益志愿者群公开后,当即有人反映,某中学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身上还刻了蓝鲸图案。除了提醒各群志愿者关怀身边孩子、共同抵制“蓝鲸”游戏外,会长刘之鹤还将情况向洞口警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进行反映。
孩子健康成长,心灵关爱受重视
据介绍,这款游戏设计者以人类生理周期为基础,采用渐进的方式,利用特定群体的好奇心、叛逆感和从众心理进行第一期引诱;通过补偿玩家缺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进行第二期引导;运用“登门槛效应”“社会促进效应”等进行第三期控制。借助邪教、传销等常用的信息控制、行为干预、人格摧毁、认知重建等手段,诱使游戏者将游戏任务执行下去。
“蓝鲸”游戏的入侵,凸显出当前青少年成长教育中最为缺失的一环——心灵关爱。针对当前青少年学习负担重,留守儿童多,社会复杂,网络诱惑大等情况,我市助少公益组织普遍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市心理学会经常性组织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市红心林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组织志愿者结对扶助孤儿,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灵关爱,还深入农村学校开展包含各类素质教育的快乐教学;市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在各边远山区的学校开展了儿童“五防”全教育课程……“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给他们情感上的温暖,心灵上的辅导,让他们的童年多彩,快乐,远离伤害!”一位志愿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