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领域的课题研究,其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课题论证”部分以及具体的研究安排(即“研究框架”)。对于前者,教师能够通过查询文献、借鉴他人经验等途径顺利完成,但后者往往令教师捉襟见肘甚至束手无策,最后不得不随意应付,这就大大降低了课题的价值。在笔者看来,研究框架包括课题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等七大内容。这七个部分的内容是撰写课题申报书的“重头戏”,体现着课题组对课题的思考是否成熟。其中,“概念界定”部分相对独立,主持人只需要结合课题本身对关键词进行界定、解释即可。
对于其他六个部分,笔者认为要树立一种以“研究内容”为核心的框架设计意识。研究内容的清晰、具体与否,直接决定着其他板块的清晰度与充实度。所谓“研究内容”,是实现研究目标的基本手段、策略与方法的总结。不同的课题内容,在确定研究内容时也有不同的思路。其中,“研究目标”则是对“研究内容”将要达成的目的、成果进行描述,多数教师都能从课程、教学、学校发展、教师、学生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申报的课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一类是关于课程建构的。例如“统编本教材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就是典型的“教学策略”类型的课题。我们以这个课题为例,具体阐述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如果这个课题目标指向的是“教学策略”的话,那么内容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构建教学策略”展开思考。
首先,构建教学策略,需不需要对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需要的话,第一个研究内容就是“了解把握学生在群文阅读方面的实际状况”。
其次,构建教学策略,需不需要对“群文阅读”本身有一个概念与理论上的基本认知?如果需要的话,第二个研究内容应该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群文阅读的基本内涵,把握同行在群文阅读方面的已有经验与策略”。
第三,构建教学策略,需不需要对教材进行一个基本的研究?教材的某个单元也是按照某种方式组成的“群文”,但教材的组合方式未必适合所有学校和学生,因此第三个内容就应该是“对教材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教材已有的组文方式,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第四,构建教学策略,需不需要引入课外的资料?如果需要的话,第四个研究内容就应该是“整合课外阅读资料,在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料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第五,构建教学策略,最核心的是要提出这种策略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个“具体的教学策略”才是整个课题的核心内容,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有没有创新点。这个内容又是整个“研究内容”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具体呈现自己预设的教学策略,或者是已有的教学经验。笔者在指导教师思考这个内容时,也有教师反问:“我们还没有进行课题研究,怎么知道要构建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教师的疑问当然有道理,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研究者转换为评审者,思路可能又不太一样了。笔者认为比较实用的方法是:要对具体的教学策略有一个先期的研究与设想,要呈现出相对具体的方法,而通过立项之后,再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实践、验证、调适自己的方法与策略。具体到这个课题,策略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组文策略”,一个是“教学策略”。前者包括根据主题、作者、时间、文体、流派、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不同形式对文本进行重组;后者则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例如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导读、集体讨论、师生共读、师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读等。
第六,如果说第五是从“教师”的角度构建“教学策略”,那么这种策略是不是适合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农村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在阅读方面有没有差异?或者说,除了“教学策略”外,笔者认为还有必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当然,也有教师认为“教学策略”就包含了“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第七,当教学策略建构起来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之后,最后还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吗?这就涉及到“评价”的问题,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去验证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例如访谈、问卷或者标准化的阅读考试等。因此,“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策略”也应该是必备的研究内容。
至此,“教学策略”类型课题的“研究内容”就算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把握学情—掌握理论—研究教材—整合资源—构建教学策略—研发指导学生学习策略—评价”这种思路适用于很多课题。或者说,只要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组织等类型的课题,都可以从上述七个方面规划课题的“研究内容”,其理论基础就是最基本的“教学理论”。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一书,提供了相对全面的教学理论,建议阅读。
对于“课程建构”类型的课题而言,设计“研究内容”也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课程的基本原理。例如课题是建构一门学校的特色课程,首先就是要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与价值。其次是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开设这门课程,例如学校或教师此前积累了哪些经验,举行过什么样的活动,预先取得过哪些成果,并且通过资料查询,掌握其他单位、同行开设类似课程的状况与经验。第三是形成一份课程方案,方案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相关内容。第四是挖掘相关的课程资源,为课程建构奠定基础。第五是研发课程实施的路径与策略,将课程方案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第六是进行课程评价,设计评价量表与方案。第七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校本教材或读本。在实际的课题申报中,笔者发现不少老师对于“课程”的概念相对模糊,除了编写校本教材之外,不清楚“课程建构类”的课题应该如何落地生根。
以上就是“教学策略类”和“课程建构类”两类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思路。当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其他几个板块也就有了相对清晰的思路。
第一是课题的重难点。很多老师不理解什么是重难点,于是便随意填写。其实,所谓的“重难点”,就是“研究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们不能脱离具体的“研究内容”而独立存在。具体方法是,从“研究内容”中确定重点与难点,并且阐述它们为什么是重点和难点。例如“统编本教材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其重点肯定是研发、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因为这个内容是课题的核心内容,自然是“重点”;而难点则是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背景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因此在学习上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第二是课题的“研究思路”。如果说“研究内容”是静态地呈现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的话,那么“研究思路”则是动态地呈现本课题研究内容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研究思路”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先研究什么内容,后研究什么内容,并且用“时间词”将静态的研究内容重新表述;二是内在的逻辑关系,即为什么要先研究这个内容,后研究那个内容,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呈现方式上,“研究思路”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文字表述,二是图表表述。最佳方法是二者结合,先用文字表述,再用图表的形式作为辅助,一目了然地呈现研究内容之间的先后顺序与逻辑关系。如果“研究内容”是模糊的,那么“研究思路”一定是不清晰的。
第三是课题的“研究方法”。不少老师认为该内容不重要,甚至直接复制其他申报书的内容。其实,“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谓“研究内容”,一定是用某种方法去研究的具体内容,没有脱离“方法”的“内容”,自然也没有脱离“内容”的“方法”。例如要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或教师的教学状况,就要进行调查研究,就需要使用“调查法”,即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某种状况;当课题应用于实践之后,要想验证课题的效果,也要用到调查法。例如要充分理解某个概念的内涵、某个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同行已有的教学策略与思路,就需要阅读相关文献,于是要用到“文献法”。但是,在一线课题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研究方法的排序与研究内容脱节,例如如果课题的第一个研究内容是“了解、把握学生在群文阅读方面的实际状况”,那么第一个研究方法自然就是“调查法”;二是研究方法只是一些其他参考书上或网络上的解释,例如调查法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而没有结合本课题的具体内容,具体阐述“调查法”是如何运用到本课题中的。
第四是课题的“研究计划”。所谓“研究计划”,实际上就是用“时间表”的形式对“研究内容”进行更为细致、具体的安排,其中某个时间段做什么事、安排什么活动、研究什么内容、读什么样的资料、进行怎样的教学、写什么样的文章等,都要有详细而具体的安排。“研究计划”安排得越详细越具体,标志着自己对课题的设计与思考越成熟。而在一线课题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脱离“研究内容”去安排“公式化”的研究计划,例如,“主持人召集成员成立课题组,学习课题申报书,研究课题方向及内容,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搜集和学习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相关篇目的检索,查找相关文献,并细致阅读,做好阅读笔记,积累这方面的理论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详细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这些语言过于空洞,不能让他人把握到该课题究竟在某一阶段想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研究框架”是一个逻辑结构完整的整体,从概念界定到研究目标,从研究内容到重点难点,从研究思路到研究方法再到研究计划,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其中最核心的关联,就是以“研究内容”为核心的“框架意识”,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观点。(郭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