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习惯见人的都以问候用语开始,问候的语言不多,但有很多陈述和注意事项。
打招呼当然要看对象,称呼领导就要加上个某某长,比如某某处某某局;岁数大过你的同事一般都是某某哥某某姐或者老某某,岁数比你小的就是某某妹某某弟或者小某某,某某通常都是姓氏。人家
这里的人家为了和佛家、道家做个并称,故而借用人家,非是第一人称,指自己,或者作为第三人称的他和她。这里的人家指的是没有佛、道、真主信仰的普通人。普通人见面打招呼最有代表性的大概就是这两句 ——你好和吃了吗。
你好
这通常是不太熟悉的人见面后的客套后,应用的场合非常普遍。这句话就两个字,简洁明了,一个你,表明了对对方的尊重,一个好,也有着对对方的祝福。要是第一次见到就说“你好,很荣兴认识你”,要是认识就说“你好,很高兴见到你”要是朋友就说“你好,最近好吗?”说的同时要带上微笑!
随着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密切,无论是汉语环境还是英语环境,这句话似乎成了世界上不同地区人们交往时最常用的语言。
吃(饭)了吗
相比你好,吃(饭)了吗,这句话的适用范围就小了很多,在使用时,通常也会省略那个饭,因为不言自明。通常要注意适用的地点,如果是在洗手间,显然就不适合用这句话来打招呼。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多是在饭后熟人相见时适用,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解决温饱的日子没有过去太久,在漫长的历史中,能吃饱饭就是中国人对幸福的最大希望和要求,问候吃了吗,也就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当然,现在的中国早已经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但是这句问候语却保留下来,关心的内涵有所下降,仅仅成为一种打招呼的语言保留下来。
道家
三清弟子一般施礼时,常随口称“福生无量天尊”。
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也可容为“三无量天尊”;三无量:无量观,无量寿,无量福。无量天尊的意思是,众多天尊。无量天尊不可以单独用,只可以和其他几个一起用,解放后,被传讹为“无量天尊”。
道教的这一词,最早是“无量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上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上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然而, “天尊”在本词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
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时,须行拱手礼或作揖礼。
拱手礼即抱拳拱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口说:“无量观”或“善哉、善哉”,也可说:“道祖慈悲”。。与人相见,一手持物时,则伸出一手,食指内屈为礼(为一气化三清之意)。
作揖礼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双称“圆揖”。作揖礼较拱手礼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佛家
僧人或在家居士见面时大多都以阿弥陀佛表祝福和打招呼,我们也应当回与佛号表示祝福,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是个名号,什么名号,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的名号,不是别人,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要是翻译过来,“南无”,中文意译为: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话。常用在佛、菩萨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尊敬或皈依。“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佛”是觉,智,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是我们真心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
南无阿弥陀佛,别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观自在王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佛、甘露王。密号为清静。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佛教徒见面行“合十”礼: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或鞠躬90度则更为恭敬),头微微下低,念一句“阿弥陀佛”或“师父好”即可。
如果对某位高僧特别敬仰,也可行跪拜礼。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国土位于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国土名为极乐,故常说西方极乐世界。
穆斯林
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伊斯兰”意为“顺从真主者”。穆斯林信仰真主(造物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传达经典《古兰经》的圣人。
穆斯林群众相互见面,一个显着的用语是互相祝安道声“色俩木”,这是从阿拉伯语音译来的词语,通译为“你好”,准确意义“愿主赐安宁于你”。全世界穆斯林不论种族、肤色、语言差异只要说了色俩木就意味承认彼此是同胞。
穆斯林听到“色俩木”时必须回应“色俩木”,因为“色俩木”是来自天堂的问候,含有安拉的九十九个尊名之一。“有人以祝词祝贺你们的时候,你们当以更好的祝词祝贺他,或以同样的祝词回答他……”
在致、答祝安词时,穆斯林群众有的同时握手拥抱,这是久不见面时的表示;有的在致、答祝安词时,右手抚置胸前;有的彼此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搭置在对方的右肩上;有的右手相握,姆指竖起相对。这些致、答握手方式都表示发自内心的祝愿,显示亲如兄弟。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打招呼用语,不同的场合也有着不同的打招呼用语。
同样一个人,不同的场合里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公务员,上级可以称呼他全名,但下级对上级显然不能称全名,而要以姓氏加职务,平级和同事又会是一种,比如一位公务员下班回家,父母妻子孩子对他的称呼都不一样,父母口中的儿子在公务员的子女口中又成为父母,在老婆面前他则是老公,不同的身份使用不同的称呼。
打招呼用语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身份,一种认同,一种文化,一种信仰。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号【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