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登鹳雀楼的意思全解】这么教孩子理解《登鹳雀楼》,实际上你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窗户

白天依山傍水,黄河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我们从小就背过,尤其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几乎已经是格言了。

上学的时候老师都教导我们这是一首说理的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通俗的来讲就是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向西望去夕阳依山而下;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诗人转身看见黄海东流去,第三第四句,欲穷千里目,更山一层楼。写的意思是告诉我们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听完解释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好多疑问的地方。

第一,这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基本没什么联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他们逻辑上是连不起来的。百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怎么能激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二,如果有幸登过鹳雀楼你就会知道,鹳雀楼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在第一层和最高层远眺所能看到的差异其实的很小,那么诗意中的登高望远是从何而来?

要解开这个疑惑就得从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这首诗里提到的鹳雀楼说起,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你把黄河的流域图和中国的地图翻开看下就明白,黄河是一个大“几”字形,在山西和陕西边界,总体的流向是从北往南流的。所以诗人在鹳雀楼看到的黄河流向是往南流的。


这个和诗人固有的黄河向东入海的观念是冲突的,所以诗人才着急登高想要看到黄河真正的入海方向,但黄河从鹳雀楼下过,往南再流20多公里,才在潼关和风陵渡转头向东,在鹳雀楼最高处根本看不见,所以诗人说的登高望远肯定不是指站得高看得远,而是说登高才能看到全局和真相。

所以登鹳雀楼比较接近真实的理解应该为: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字面写的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还有一层意思是我看着落日的方向我知道那个是西方,这个和黄河入海流是对应的,诗人通过夕阳的方向才能判断黄河的流向不是向东的,但是诗人知道,这不是不是黄河入海的方向,所以才驱使诗人更上一层楼,去看黄河入海的究竟。

这首诗其实是让我们摆脱眼前的小格局,看到更大格局里的走向。他的意思不是登高才能望远,而是登高才能看到真相和全局。你看,这么理解诗意,是不是比简单的看后两句要深刻的多?

延伸一下:

1.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