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是由柔软的材料(通常是纸)引起的货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性货币符号。
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目前世界上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上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纸币的出现,使贵金属货币渐渐退出流通领域,商品交换不再受到货币不足的限制,从而更加便利。纸币的使用起源于中国。采用纸币的最早尝试出现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当时,连年征战匈奴耗尽了国家财力,私人铸钱使钱币大幅度贬值,导致钱币的面值持续出现剧烈浮动。汉武帝便下令发行每张价值为40万铜钱的钞票,收回大部分硬币。这种钞票用极其罕见的白鹿的皮制作而成,上面印有特殊图案。
公元800年左右,中国重新发行纸币,在当时被称为“飞钱”,因为它很容易被风吹跑。这种纸币不能充分交换,只是私人银行交给商人用以兑换现金的凭证。它在京城发放,商人在返回各省后可用之兑换现金。然而,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直到北宋时期在四川成都出现了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交子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需要大量轻便的货币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
北宋初年,宋王朝为了掠夺川蜀地区的财富,在此地区禁使铜钱,而使用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个铜钱抵十个铁钱,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在四川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铁钱如此笨重不便,这时,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纸券出现了,正背面都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一一这就是交子,但它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交子的出现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很快流行起来,被商人们广泛使用,中国因此成为最早流通纸币的国家。
交子的产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太宗初年,成都16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后来由于富商经营不善而使交子不能兑现, 失信于民,引起政府干涉并收归官办。1023年,北宋政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在次年2月开始发行官交子,规定市面上只许流通政府印发的交子,将商人个别发行的交子全部收回。官印交子有一定的发行限额和流通期限,每三年持旧交子换新交子。交子按规定可以随时兑现,属于信用货币性质。交子的票面金额开始时临时填写,后改为印固定金额。
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
后来, 印制纸币的思想向西缓慢传播。1292年,蒙古人在伊朗印发了中国式钞票,最早的欧洲纸币是1901年在瑞典印制的。“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