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工程已实施多年,在各级专家、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养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螃蟹养殖、养殖产量、质量、品相有了很大提高,究其原因,这几年极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技术核心就是草坪养殖。
俗话说:“养蟹先养草”,蟹池种草不仅可为河蟹提供植物性饲料,净化水质,增加溶氧、遮荫降温、而且可为螃蟹安全蜕壳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这对提高河蟹的商品规格、品质、产量、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以武进区嘉泽镇士桥村蟹池中水草栽培的主要品种—伊乐藻为例,简要介绍这一技术。
一、栽培前的准备。
伊乐藻原产于美洲,与我国的苦草、轮叶黑藻同属于水鳖科,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被称为沉水植物骄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主要用于草食性鱼类的常规养殖,应用于河蟹养殖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由于它具有速生高产、四季常青、营养丰富、不污染水质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使用。
该草的栽培,在成蟹捕捞结束后即可进行。方法是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清除野杂鱼,杀灭病菌,并让池底充分冻晒一段时间,同时做好池塘的修复整理工作。栽培前5-7天,注水30厘米左右,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进行过滤,再根据池水肥瘦情况,每亩施腐熟粪肥300-500千克,作为栽培伊乐藻的基肥。
二、栽培时间。
与其它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相比,伊乐藻极耐低温,在水温5℃左右还能正常生长,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很高的营养繁殖能力。据观测,在平均水温5-32℃时伊乐藻都处于正常的营养生长状态,选择合适的栽培时间应根据蟹池状况及蟹种投放作合理的安排。一般情况下,为适应河蟹生长需求,保持蟹池良好的生态环境,栽培时间宜在12月至次年1—2月底前后。
三、栽培方法。
伊乐藻生命力较强,在池塘中种株着泥即可成活。目前有2种栽培方法:一是沉栽法,每亩用20千克左右的伊乐藻种株,将其切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每3-5段为1束,在每束种株的基部粘上淤泥,撒播于池中,使种株自动下沉着底,便于快速扎根于泥中。
二是插栽法,每亩用上述数量的伊乐藻种株,同样切成段,扎成束,按株行距50×50厘米象插秧一样进行人工栽插。
四、栽培后的日常管理
1、水位调节。
伊乐藻不宜栽种在水位较深处,应保持充分的光照,好让植株行光合作用。一般栽种后10天就能生出新根和嫩芽,4月底前就能形成优势种群,约占水面的40%左右。平时,可按照水位逐渐增加的方法加深池水,至盛夏加至最深处。一般情况下,可按照河蟹生产管理的要求进行水位调节,主要是坚持春浅、夏满,秋适中的原则进行。
2、投施肥料。
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池塘的肥力差异及河蟹需求状况,适时追施肥料,以保持伊乐藻的生长优势,千万不要在伊乐藻枯竭时再采取措施。为了确保伊乐藻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可在生长旺季的4-9月份,追施尿素或进口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0-3.0千克,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即可。
五、注意事项
1.伊乐藻耐寒而不耐热,高温天气就会断根死亡,后期必须控制水温,以免死亡导致大面积水体污染。
2.河蟹作为一种杂食性水生动物,食物组成具有多样性,池塘养蟹若需水草移植,还需移入轮叶黑藻、苦草、麦黄草、马来眼子菜等螃蟹喜食品种。
在嘉泽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推广了其他水草品种,如轮叶黑藻、苦草、黄草、金鱼藻等,但长势都不理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螃蟹养殖户伊乐藻栽种技术基本都已掌握,栽种面积也最多,对螃蟹生长、觅食、脱壳隐蔽、降低水温、改善池塘内水环境作用很大。(文章来源:武进区嘉泽镇渔业技术指导员 蒋燕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