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湖笔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手里拿着一个纸箱,原来科学老师给每个人送了几只蚕宝宝来养,说是培养了孩子的爱和耐心。(莎士比亚,《耐心》前情提要)。
还给每人发了几张桑叶,这是蚕宝宝的口粮呢。蚕宝宝还很小,没出生几天,只是蚁蚕,像黑色的小线头,我数了数,共七条。我们挑了一张最嫩的桑叶盖在它们上面,不一会儿,桑叶露出了一个一个小窟窿,像虫眼,一条条小蚕宝宝都在虫眼中探出头来,它们的腹足紧紧抓附着桑叶,头来回地移动着,在专心致志地吃着桑叶,似乎那是最甜美的食物。我们都津津有味地看着,这几条比蚂蚁大不了多大的小东西,一到我们家就给我们带来了欢喜。我们把剩余的桑叶洗净放进冰箱,每次拿出来喂食前都要提前拿出来摊凉,待变成常温后,再铺在蚕宝宝的身上。
蚕宝宝悄悄地吃着桑叶,悄悄地生长着。慢慢地已经初具雏形。身上变成了奶白色。头比身子略大,在身子的两侧各排列着几个小黑点,嘴尖红红的,像个小小的火柴头,模样甚是娇小可爱。
儿子每次回家来,都捧着盒子看蚕宝宝,要看十几分钟。
蚕宝宝渐渐地越长越大,食量也越来越大。我们给蚕宝宝换了更大的盒子,每天还要给蚕宝宝及时清理排泄物。蚕宝宝的粪便刚开始像细小的沙子,黑色的,很干燥。随着蚕宝宝越长越大,粪便也变成粗长的了,但还是很干燥,一粒一粒的,干净,不会粘手。
学校的门口小卖部很贴心,有桑叶卖。每次快吃完时,儿子就会带回家一小袋。
在一日一日的喂养中,我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很喜欢看它们“沙沙”地吃着桑叶,蚕宝宝吃桑叶时,拱着头,从上至下吃掉一圈,又吃掉一圈,桑叶很快被吃出一个大圆圈,有的被吃成一条一条,像一副小春联。儿子每天睡觉前也要看一会儿蚕宝宝,等他睡了,我就把蚕宝宝端进卧室,放在床头柜上。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蚕宝宝还在吃着桑叶,孜孜不倦地吃着,一圈一圈地挖出弧形,又一圈一圈地挖出弧形,一个人竟会久久地看很长时间。
有一段时间,小卖部没有桑叶买了,眼看蚕宝宝就要断粮,我们都很着急,就拼命地四处去寻找桑树。可桑树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后来碰到朋友美红,美红说她的同事家里就有桑树,当即打了电话叫同事釆摘,很快就拎来满满的一大袋。
还有一次,也是碰到蚕宝宝断粮,我的老父亲早上天一亮就出门去寻找桑树,一直从八角楼走到浮石二桥附近,才找到一棵桑树,釆了满满的一袋,带回了家。
后来一次在花鸟市场无意中看到有一棵桑树,一米多高,长着我梦寐以求的一片片桑叶,还挂着紫红的桑葚,就买回了家。这样,我的蚕宝宝的口粮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养了大约一个多月后,原来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身体变得有些发黄,似乎还略带了一点透明。吃的桑叶也越来越少,有的嘴边已吐出一些细丝。我知道,蚕宝宝是要开始“上山”了。所谓的上山,就是要结茧了。我把一块纸板裁成一截截,再搭成一个个跟蚕茧差不多大的方形小格子,就像一个九宫格。蚕宝宝在一番侦察地形后,一个个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最终的落脚地。先将吐出的丝粘住纸壁,然后不停地来回移动自己的头,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地吐着丝,直到把自己包裹在里面。透过薄若蝉翼的茧,仍可以看到蚕在里面甩动着头在吐丝,渐渐地,蚕茧越来越厚,蚕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直到再也看不见。最后,一条条蚕宝宝都化作一个个椭圆形的洁白的蚕茧,闪着银色的动人光泽。
蚕的一生极其短暂,吃的是一片片柔软的桑叶,吐出的却是一根根坚韧的丝线,用自己微小的一生,装扮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来源:西狐文学)
作者简介:何水芬,衢州作协会员,有作品在《浙江日报》《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浙江工人日报》《浙西文学》《仙霞》《当代文艺》《西狐文学》等报刊发表。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