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pu是什么意思】31个互联网中常用的英文缩写介绍!(小白也要懂的运营3)

1.CPC:英文“Cost Per Click”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每次点击支付”

才能将广告费用降到最低,做的高端大气,你既然打开了也不会玩,一个两个没什么,但是投放量级大时,这个还是很伤的;

2.CPM:英文“Cost Per Mill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每千次展示付费】,主要用户广告页面每展示1000次就需要进行付费给广告平台,头条比较喜欢的投放方式,因为CPM每次大概只需要15元钱,所以只要质量够高,很容易形成传播从而降低营销成本;

3.CPA:英文“Cost Per Action”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每行动成本】,主要是完成一定的动作就需要付费给广告平台,这是平台最不喜欢的方式,因为很多不可控环节,可能造成最终的下载、打开不成功,这个方式更多的用于刷榜,比如一个下载并且试玩3分钟5块钱这种;

4.CPS:英文“Cost Per Sal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每销售成本】,就是我们常用的转介绍,大大小小的联盟更是不计其数;

5.CPD:英文“Cost Per Day”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每天成本】,这种就适合财大气粗的企业进行投放,不管什么广告位,我先买个几天看看;

6.CPP:英文“Cost Per Purchas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每购买成本】,主要是完成一笔交易才会进行付费,这也是平台很不喜欢的结算方式,所以除非深度合作,否则基本上没什么人会用;

7.EDM:英文“Electronic Direct Marketing”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电子邮件营销】,这个我觉得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应该没谁没收到过垃圾邮件了吧;

8.DSP:英文“Demand-Side Platform”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需求方平台】,在互联网广告产业中,DSP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在线广告平台。帮助广告主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广告投放,DSP可以使广告主更简单便捷地遵循统一的竞价和反馈方式,对位于多家广告交易平台的在线广告,以合理的价格实时购买高质量的广告库存。

三.运营类:

1.AU:英文“Active User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活跃用户】;

2.PU:英文“Paying Us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付费用户】;

3.APA:英文“Active Payment Accoun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活跃付费用户数】;

4.DAU:英文“Daily Active Us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日活跃用户】,这个概念最初是从游戏行业开始普及,主要作用是定义每天与产品进行交互的人数,与UV很像,但是DAU中交互是可以自行定义,比如打开软件算一个标准用户,比如必须使用超过3分钟的才算标准用户等等,DAU的定义并无统一标准,往往都由公司自行制定,与之对应的有WAU(周活跃用户),MAU(月活跃用户)等;

5.ARPU 值:英文“Average Revenue Per Us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用户平均收入】,这个概念最初也是从网游开始普及,主要作用是定义每个用户平均产生的收入,如我们有10W用户,收入为100W,则ARPU为10元,这个时候,所有低于10元的获取客户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因为所有新增客户都相当于白来的一样;

6.ARRPU值:英文为“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主要作用是定义每个付费用户产生的平均收入,如果我们有10W用户,收入为100W,付费用户1W,则ARRPU为100元,这个时候,所有低于100元的促进新用户消费的方式,基本都是可以采用的,因为用户在后期会通过消费弥补回来;

7.PUR:英文为“Pay User Rat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付费比率】,主要作用是APA/AU计算得出,主要作用是统计每多少用户会产生付费行为,从而对营销推广策略产生影响;

8.LTV:英文为“Lift Time Valu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生命周期价值】,主要作用是计算一个用户在首次登陆到最后一次登陆所产生的受益总和,通常与用户模型相结合使用,从而判断日常的运营策略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目标;

9.ROI:英文return on investmen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投资回报率】,主要作用是核算一个运营活动的收入与支出是否平衡,比如同样是投入30万,百万英雄获得了100W人同时答题,而其它只获得了50W人同时答题,从ROI来看,百万英雄的活动效果就是好于其它的,但是现实中还需要考虑用户基数、历史数据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四.常用语

1.KOL:英文为“Key Opinion Leader”,中文翻译为【关键意见领袖】,比如=公众号中有几百万粉丝的平台、比如头条中的名人等等都可以称谓KOL;

2.LBS:英文为“Location Based Services”,中文翻译为【基于位置的服务】,就是我们用的最广的定位,滴滴打车、附近的人、百度地图都是基于这种技术予以实现;

3.CMS:英文为“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内容管理系统】,我们现在看到这些文章,在后台都会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帮助审核的小编们进行推荐、删除、关闭等操作,这个操作的界面就是一个简单的内容管理系统,比如下图就是头条开放给自媒体人的后端系统,也可以算一个CMS;

4.UGC:英文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用户创造内容】,这里要说的是,UGC不是一个具体的业务,而已一种商业模式,比如头条、自媒体平台、论坛等都是UGC,用户即是创造者、也是消费者、更是传播者;

5.PGC:英文“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专家创造内容】,比如最开始知乎就是一个PGC,因为它所有的种子用户都是大V,后面慢慢转变成了UGC,而现在的逻辑思维,仍然是这种模式;

6.SNS :英文““Social Network Site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社交网站】,这个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

结束语:

可能小伙伴比较困惑,为什么都是中国人,还要说这么多英文简写来沟通呢,是为了看起来有逼格么?其实不是的,互联网作为舶来品,这些框架都是别人现成的,而无数在在接触的过程中慢慢的认同最后形成了统一的观念,比如你说PV,我脑海中立马就对这个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你说访问数,我肯定还要问一句是PV还是UV,所以熟悉这些名词的缩写和概念,对我们日常工作的沟通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