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粽子是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上海会客厅丨上海500年前已有吃粽子文字记载,生产大白兔奶糖的冠生园当年也卖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包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民俗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2006年,端午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端午节作为民俗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献记载明嘉靖年间上海人已有吃粽子风俗

按照民俗专家的说法,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明代,粽子开始采用芦苇叶包,馅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上海地区是什么时候有明确的关于食用粽子的文字记载呢?记者就此向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沈思睿求证。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沈思睿发现明代嘉靖年间编修的《上海县志》就已经在风俗中提到“角黍”,重午贴门符,缚艾人,系百索,㗖角黍。

文中的角黍就是粽子,系百索,就是在手腕和脚腕上系上各色绳圈,辟邪和祝福。㗖角黍, “㗖”通“啖”,也是吃的意思。

《上海县志》中的“角黍”

而康熙年间编纂的《松江府志》也有上海松江当地居民食用“角黍”明文记载,五月朔日贴门符,五日午时缚艾人,采药物,食角黍。

朔日就是第一天,农历五月第一天,贴门符,缚艾人,就是用艾草扎成小人,采药物,食角黍,食角黍就是吃粽子的意思。

沈思睿认为,总的来说,这些文字反映了人们流传千百年的端午习俗,所以端午的许多民俗值得我们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

《松江府志》中的“角黍”

上海冠生园九十年前端午曾售卖粽子

有关上海地区售卖粽子的历史,沈思睿告诉记者,19世纪中期,当时上海的县城里就有挑担子售卖粽子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商家开始生产粽子用于大规模商业化销售。按照目前能查找到的文献资料, 20世纪20年代早期,上海报纸已经出现有关售卖粽子的告示,如《申报》1926年6月10日刊发的安乐园粽子广告和1927年5月29日刊发的售卖粽子广告,其口味多样化和价格的差异化并不输于今天的商家。

>

1926年6月10日安乐园粽子广告

1927年5月29日易安居粽子广告

1928年6月14日《申报》冠生园端午节广告

1928年6月14日的《申报》刊登了上海冠生园食品公司的端午节礼品广告,这则九十多年前的广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广告内容来看,冠生园所售食品琳琅满目,包括了当时非常热销的罐头、蜜饯、面包、白酒、洋酒、糖果和饼干等,销售门店既有南京路的总店也有位于老南市九亩地的老店,其中,广州粽子可谓是最应景的一款端午节食品。至于广州粽子是广州风味的粽子还是产自广州的粽子,我们不得而知,但粽子作为当时的一款节日食品,通过冠生园在市区的各家门店广为销售。

上海冠生园门店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

1915年,28岁的广东佛山人冼炳成在上海老城厢九亩地露香园路(今上海黄浦区大境路)开了一家名叫"小雅园"的食品店。1928年,冼冠生将冠生园开到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同时,沿长江而上,陆续在南京、天津、武昌、汉口等地创设分店或分公司。

可以确认,当年在《申报》刊登端午节广告的上海冠生园食品公司正是今天的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谁能想到,当年冠生园从出售牛肉干、陈皮梅等小食以及粽子这样的时令食品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终成为今天中国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旗下包括了大白兔奶糖、佛手调味品、冠生园蜂蜜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粽子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保护和肯定手艺精神

端午民间有吃“五黄”的食俗

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告诉记者,在江南地区,端午民间有吃“五黄”的食俗。

所谓“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古代江南一带多瘴气,特别是到了农历五月五,逐渐入夏。记得我小时候,一到端午,祖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蛇虫八脚全都要爬出来了。”蛇虫好理解,至于“八脚”,实则是一种蜈蚣。对付这些动物,从前住在弄堂里的阿姨妈妈们,一定是拿个铁盆烧艾草,希望将这些“害虫”熏走。至于饮雄黄酒,在江南民俗中,是人为可以驱逐百病的。人们认为,雄黄末与菖蒲根屑撒在酒里,喝下去可以解毒。如果用今人的眼光看,则是可以杀菌。

包粽子技艺已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By视觉中国

粽子制作技艺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年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6月12日恰好迎来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知名作家、美食家沈嘉禄指出,将食品的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因为要保持传统食品的原汁原味其实是很难的。

以前包粽子用手工,现在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讲究的是工业化和标准化,但工业化和标准化是非物质文化的天敌,如果想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就要摒弃工业化和规范化。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壤在民间,特色就在于手艺精,经验化为主,和现代工业的数字化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我觉得,把食品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最重要的是保护和肯定它的手艺精神。让我们现代人以学习的心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当中,体验制作过程——学会包汤团、包粽子。

通过自己的手,把这种文化遗产继承下去,在劳动中体验这份制作的快感,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6月11日(周五)中午,上海会客厅将邀请两位嘉宾一道走进位于上海报业大厦食堂的直播间,在食堂点心师傅的指导下,嘉宾们将感受手工粽子的制作过程,并聊聊端午节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不同地区的端午节美食文化。欢迎各位对端午话题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届时收看。

嘉宾简介:

姜浩峰 资深媒体人、美食考据家、新民周刊主笔,著有《江湖一碗面》《糕饼一家亲》《中国昆曲地图》等书。

喜欢的粽子(口味):肉粽、白米粽

严山山 江南美食爱好者、新闻晨报文艺部编辑

喜欢的粽子(口味):咸蛋黄肉粽、豆沙粽

本期直播活动观看方式

来源:周到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