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可以是“蓝色的”吗?
作者:欧比
朋友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起雾了。
试题是“天空是___”,她填的是“灰灰的”,结果被扣了2分。那么应当填什么词呢?孩子说,老师说答案只能填“蓝蓝的”。一年365天,我们城市的天空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我们的孩子没有说谎。但是结果只能是“蓝蓝的”。上海的于漪老师来访,我对她说,现在的语文,我是越教越不会教了,她听了感慨万端。于老师是教师的旗帜,我在她面前这样流露悲观情绪,也实在是看透了“回天无力”。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远远超过了旧式学堂。有文章提到小学生作业做到凌晨两点仍不能完成,家长纷纷打电话指责教师的事;有的孩子一天用完三本练习本,有的一天写完一支笔芯;10岁的孩子,握笔的手已经生了老茧…但,教学效果如何呢?以语文为例,即使高考过了关,但是大学生的语文水准如何,我看未必能以辩论得胜的凤毛麟角去作鼓吹,从大学宿舍区到处可见的“遗失启示”倒是能见其一斑。我不大忍心去责备同行,高考的指挥棒苦了学生,也害了教师。我也不想过多地评论高考。高考是目前社会条件下惟一可行的方法,但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只注重前一个意思,不愿意提后一半。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即使是很有特色的一些名校,在高考问题上也从来不敢息慢,一如马上要通过雷区和炮火封锁线。应试教育就这样在桎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
陷在困境中,花样却也不少,这是形式主义在作祟。人人说教改,都以为反了传统就算“改”与“革”了。现在从小学起就搞“标准化命题”,譬如“天空是___”,供选的答案就有“A.蓝蓝的;B.灰灰的;C、青青的;D.白白的”,如果答案只能是“蓝蓝的”,不能是“灰灰的”,那么,我们如果不是色盲的话,可以睁了眼多朝天上看看。其实,答“青青的”、“白白的”真的就该算错吗?人是活的,语言也是活的,活的人学死的语言,考死的语言,甚至考指鹿为马,我们的孩子脸上能有无忧无虑的笑吗?
很多孩子在上学之前说话就连贯,表述也生动,经过6年小学和6年中学,懂得了无数关于语文的知识,考过成百次语文后,说话非但没有文采,甚至也不流利了,12年的语文教育和考试似乎只达到了一个目的,即告诉学生:母语不好学。
中国语文的教学应当如何改革与发展,这个问题很大,不便于在这里谈。但有一个意思我想说出来,不为别的,为了“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即语文教学应当保持民族特色,尊重民族语文教学的传统。有鉴于是,对旧式学堂乃至私塾教育,也不应当全盘否定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教“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其实即使不教,孩子们也会说这句话。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就教他们:“春天”是“主语”,“燕子”也是“主语”;“来了”和“飞回来了”是“谓语”到了初中,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复句。到了高中,他们知道了,尽管是个复句,是“并列关系”、“承接关系”还是“因果关系”,还可以商…其实与其如此折腾,还不如让学生娃娃背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虽然开始时他会似懂非懂,但一俟悟通,肯定受用一生。读6年小学,能背诵百十篇古诗文,可能要比会做“每日一练”、“习题精选”要有用。旧时在乡里读过几年私塾,背过《四书》的,就敢在乡里操刀笔写讼词、撰碑记;之报纸总编、大学教授,开口闭口“您的家父、“我的令郎”,这是令语文教师汗颜的。我听报告,常希望报告人能有几句风雅,但总是失望,他们往往连个像样的成语也用不出我虽不必为之汗颜,但想到我们的孩子只能说“天是蓝蓝的”,便疑心他们以后见到“青天大老爷”的字样,会不会也认为是错话,要扣他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