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存在不稳定和不平衡现象,各国对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
对此,我们要时刻不忘科技创新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主动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用科技创新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及保障国家安全。借鉴国外自主创新发展经验
从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实践来看,一个国家的科技要立起来强起来尽管有不同的道路选择,但无一不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积累,又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所取得的。掌握国外核心技术发展状况,借鉴、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是自立自强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强国,它不断发布新政策、新计划,抢占科技战略高地。近年来,美国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新能源电池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美国推出新一代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
2018年,美国能源部就投资7200万美元用于推进第三代高温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发。之后,美国布雷顿能源公司、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及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三家研究单位参与研究,他们的目标是将热能系统运行温度推高到700℃以上,这不仅提高发电效率,还使发电厂的发电成本降低,相当于实现2030年目标成本(每度电5美分)的40%。
另外,在布局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美国国会通过2019财年国防预算案,投入近10亿美元用于水下无人机的研制,美交通安全局也开展试点项目允许部分无人驾驶汽车在高速上测试。在美国成功落地自动驾驶项目的企业已有多家,虽然不少企业还处于试运营阶段,但可以看到,一波自动驾驶的高潮已经到来。
欧盟也是世界制造业强国聚集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欧盟主要国家重新审视在经济、政治、安全防务尤其是科技方面的发展状况,积极强化和布局相关产业政策,提高自身科技实力,设想成为世界“争霸之外的第二极”。具体政策包括培育科技“欧洲冠军”企业,保护技术主权征收数字税以及加强规则制定权等。
其中,数字技术研发方面,欧盟在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占全球数字化制造技术91%的专利和70%的产品出口,足见其数字技术实力之强。在电池能源领域,2019年底欧洲电池联盟已协助公共和私营部门将1000亿欧元资金投入欧洲的电池制造业,并准备建设至少25家超级工厂。
估计到2023年,欧洲电池制造业的产能将发展到目前的10倍水平。不仅如此,欧盟委员会还针对包括氢能技术、重业脱碳、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医疗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批准了17.5亿欧元的政府援助。
日本也是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世界工业强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关键技术方面甚至超过美国。
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进军半导体产业。政府引导政企组成联合体,采用“政府资金引导,企业联合出资”模式,通过日本政府与富士、日立、东芝等大型寡头企业资本、技术合作,面向产业核心领域重点攻关。有数据显示,这一期间技术攻关联合体超过200个。经过数年的技术攻关和开发,日本在半导体产业已独树一帜。
此外,日本为了发展制造业还于2015年制定了《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之后,每年政府都发布《制造基础白皮书》,描述日本政府针对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所采取的措施和相关情况。
由于坚实的工业基础及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日本在通信服务、材料等高端细分领域,尤其是机床制造技术方面,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在汽车制造、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半导体原材料、计算机等领域的实力也位居世界前列。比如,2020年6月23日,TOP500组织发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峰值速度超越美国“顶点”计算机,夺取全球第一名。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政府通过颁布产业政策、政府资金直接投入重点产业领域等方式,一次投入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发展资金超1万亿韩元,并实行“官产学研”模式,借助大型企业资本力量,逐步在半导体领域占据主导。
韩国政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撬动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大型企业,同时,还配套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将更多资金反哺至技术研发领域,培育了三星、海力士为代表的DRAM龙头企业,使其产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依托“双循环”,提升我国
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好机遇,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长时间夯实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增长较快,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3%,但与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继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通过各种有效激励政策引导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目前,金融领域也正在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的资金支持。比如,中国国新系基金的总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
第二,创新驱动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
近几年,我国的人力资源和研发人员总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人才结构尚需优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不足。这与我们多年教育方式有关,系统教育成熟而“异想天开”的人才缺乏。
因此,在立足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要不拘一格引进海外人才、海归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深化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把创新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三,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主体
我国的创新主体在总体创新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在科睿唯安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型企业100强名单中,中国只有3家上榜,而美国39家,日本32家。因此,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创新主体活力,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企业。
第四,强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大科学时代需要大科学装置,没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就不大可能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因此,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同时考虑财力的可能和轻重缓急,有序布局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同时,开展现代科研院所的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试点等等。
第五,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我国的创新指数列世界14位,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仍然存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一般在15%左右,而我国2019年这一比重只有6%。因此,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应用基础的研究投入。因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是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领域。政府和社会要通过财政资金等政策工具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从而有效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六,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必须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确保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
一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采取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
二是通过设立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等方式力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发挥企业在技术攻关中的主体作用,政府要根据关键核心技术的性质发挥主导或引导作用,尽量不要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包大揽。让科研人员、科研部门和创新企业发挥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尽早有所突破。
第七,突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央企业等创新主体都具有战略科技力量。因此,要求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以实现国家使命和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为主要方向,以大科学装置为支撑,以大科学团队为骨干,集中在核技术、激光技术、量子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科技领域进行布局。
同时,采取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可以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与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探索完善“悬赏制”“赛马制”等任务管理方式,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鼓励自由探索,从而提高研究能力。
第八,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主体,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新产品销售占比还比较低。据统计,2020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市场主体已达1.3亿户,比2019年增长了5.5%。因此,要继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强企战略。二是数字转型,实施质量强企战略。三是优化产业链布局,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四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产业领域更多创新专利,从而完成关键专利甚至全产业链专利布局,实现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与产业链水平的现代化。
第九,重视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提升再创新能力
多年来,我国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部分领域做到了消化吸收,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但也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倾向。
比如,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2018年约为5.1:1,而日韩等国家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在1:3左右,部分重点领域甚至高达1:7。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形成内生的技术能力,一些技术领域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再创新能力。
第十,重视科技创新一体化设计,提高体系化创新能力
从目前来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项主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上升到整个体系的竞争,因此,必须完善创新体系,提供体系化创新能力,以带动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一是以市场机制为纽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产学研战略合作和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
二是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全球、全国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需要项目管理资料合集的同学可先关注然后私信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