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宝瑞
本报通讯员王恩表
“我们村位于黄河滩地区,土壤和水没有污染,很多开发高效农业的人喜欢这里,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
我们种豆养的豆虫,就是把过去人们烦恼的害虫,通过大棚养殖,变为餐桌上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就像‘虫草’一样稀罕呢。”3月27日,在靠近黄河岸边的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看着200多个种豆养虫的大棚,党支部书记刘兴豪告诉记者。竹林新村是东明县黄河滩区搬迁第一村,也是全国最大的豆丹(豆虫)养殖基地。前年,村“两委”在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的带领下,利用丰富而又纯净的土地资源,流转土地1500余亩,发展豆虫养殖。“当年亩产150斤左右,按市场价格每斤100元到150元算,收益可观,市场供不应求。”东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说。
“说起来也稀罕,以前打药都打不死,现在这豆虫可真娇贵,想养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河滩区土质半沙半淤,保湿性强,加之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种植大豆。”靠养殖豆虫脱贫的村民荀维玥说。但种好大豆只是其中的一项,科学放养是提高豆虫产量的另外一个秘诀,将网棚里收集来待孵化的豆虫卵,按照每亩投放10000粒以上要求散发到育苗棚里,几天后豆虫卵就会变成小豆虫爬在豆叶上,自然生长。
“每年6月份,就是大棚里豆虫喜获丰收的时候,来自连云港、周口、临沂等地的收购商们排队抢购,还有通过网购订货的,是个抢手货。”荀维玥说,别看这些豆虫其貌不扬,但它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而且经过厨师的精心开发和加工,口感好、味道鲜,十分受消费者的欢迎。
刘兴豪给记者算了一笔养殖豆虫经济账:大棚豆虫每年可养殖两茬,第一茬三月初投苗,五六月份采收;第二茬七八月份投苗,九月底采收。第二茬豆虫不仅可以当商品,还可以用来育卵,当做第二年的种子,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成本。每茬35—40天的养殖时间,农民一亩地投入大约2000元,每亩可收豆虫130斤至150斤,按每斤保底收购价40元至60元,每个大棚每年可收入三至四万元。而且,从大豆种植到豆虫养殖的全过程由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农民顺利收回成本并创收。
豆虫曾经在大豆地里蚕食豆叶、降低大豆产量,被农民认为是标准的“害虫”,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高档美食,种豆养虫更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铺就了东明县滩区群众的致富路。目前,竹林新村已经成立了豆丹养殖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群众由土地流转“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向入股合作社“变股金”分红的方向转变,豆虫养殖已带动村里500余名困难群众务工就业,扶持200多户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