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不是草,而是树,但很多种类的竹子比很多树高,高高耸立。
草与树的根本差别,便是其多年生茎干横截面是否有一圈圈同心轮纹。多年生竹子横截面沒有一圈圈同心轮纹,但对于树来说,就有。
我湖南武冈市老家有一种俗名叫千年矮的植物,它长一千年,也长不到三尺高,也长不粗壮,但它是树。尽管它长得极其缓慢,但每一年都长出一个轮圆出来。树主干和枝干的横截面只所以有轮圆,是因为细胞分裂从春天蓬勃开始到冬天渐趋缓慢,到了隆冬,细胞繁殖的数量与死亡的数量基本持平,在这段时间,树干和枝干不再长大,于是就形成一个圆轮。到第二年,又长出一个轮圆。风调雨顺,圆轮长得厚;反之,圆轮长得薄。
但对于草来,一般只在几个月的时间之内就一次性地长成最终大致模样。有的只要几天,有的十多天,有的一个多月,有的几个月。有的边长边开花,如油菜;有的长大后才开花,如水稻。有的在一年之内就会完成几代更替,如许多野草;有的一年一代。正因为是在一年时间之内就长成最终大致模样,所以主干和枝干横截面沒有同心轮圆。
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常绿植物,与玉米、水稻、小麦和甘蔗等一样同属禾本科。这些农作物只有几个月的生长时间,包括果实成熟。但竹子不同,当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雨浇灌了大地,几天之内,春笋争先恐后,破土而出,只要一个月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长成了大致模样,然后不再长高长粗,只是其材质不断硬化,可以活很多年,有的可以活到100多年。
世界范围内,竹子有上千种,在中国有500多种。一般只在春天出笋,只有极少数种类,一年四季出笋。
不同种类的竹子,形态和材质差别很大。有的粗壮挺拔;有的窈窕高耸;有的细小低矮,有一种竹子很是低矮,贴着地面只显露出数片竹叶。在广东,我看见一种竹子,一年四季出笋,长大后直径大约四公分,有的有十米多高,只要长够两年,材质就非常坚硬,中间的空洞很狭小。人们叫它为石竹,顾名思义,是说它有石头般坚硬。常被作为建筑工地上的脚踏板,几截石竹挨在一起,固定下来,就是一扇脚踏板。
用这种高大的竹子可以做成竹排,竹子里面空间很大,在水中不沉。可以扎成建筑工地上高大的脚手架。
用这种竹子可以织成箩筐、背篓、畚箕、背筛、米筛、糖筛、灰筛,鸡笼和鸭笼等等。当然用细小的竹子也可以。
还可以做成竹筷,竹椅和竹床。干竹有散热,去暑和除湿的功效,常坐竹椅,常躺竹床,对防治风湿病有一定作用。在炎热的夏夜,斜躺在竹椅上,摇着大蒲扇,确实惬意。
竹子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同凡响的重要角色。宋朝造纸术发明之前,绝大部分文字就写在竹简上,只有极少文字写在布帛和刻在器具上,竹简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人们读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就要看几十片竹简。一马车也只能装下总共写着几万字的几千片竹简。所以古人说一个人喝墨水喝得多,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就说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同时,竹子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修心养性,志存高远,气节崇高的寄托对象。
可见,竹文化不但包含物质上的实用性,还包括精神上的象征性。
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有很美好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高雅的审美情趣,高洁的人格品质,高尚的思想品德。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竹。庭院里有丛竹子,观之养眼怡情,品之养志心旷。
不仅如此,因为竹林根连根,所以就象征着心连心。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女子出嫁,是用竹轿送去的,意味着女子正派端庄,知书达理,贤惠淑德;象征着夫妻心连心,白头偕老。正所谓重金结婚,结的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轿,抬的是大家闺秀。至于二路嫂再次出嫁,就没有乘竹轿的资格了。
有些竹子沒有实用价值,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下图。
竹笋比禾苗长得还快,但长大后,寿命却很长。一般几十年后才开花,最长的有100多年后才开花。竹林主要进行无性自我繁殖,根连根,就形成了一个整体,所以竹林开花往往是整体性开花,可以是漫山遍野越过几重山,甚至是跨省跨海跨国。
竹林开花,有的是这片竹林老化了,通过地面上竹林普遍开花死亡后,从地下再长出新的竹笋,重新换发出新一代竹林,这是正常现象。
有的竹林开花,是受到环境污染或者遭到干旱等自然灾害。它们提早开花后枯死。
竹林开花结籽后,米粒般大小的果实成熟后掉下来,往往会养活更多的老鼠,有时会导致鼠疫肆虐,给当地人们带来灾难,所以有俗语:竹林开花,赶快搬家。在昔日,也许如此,但到今天,随着防疫医学事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竹林开花,不必担扰。当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不要人为地打破自然生态平衡,才是人类保护自我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