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不是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征镇古城村,是清朝东北的一个大村庄,这个看起来很漂亮的地方成了清朝文人政客的流放地。
本文将从宁古塔的名称、含义及其成为流放之地的原因,文人流放之后对当地的影响以及对流放宁古塔的反思几方面来谈谈这一地点。一、宁古塔非塔,实为惨案结尾。
“宁古塔”这三个字实为满语的音译,意思是“六个”,即“宁古”是“六”的意思,“塔”为“个”的意思。
但又有宁古台一说。张缙彦被流放在宁古塔时,就在其《宁古塔山水记》的《宁古台》一文中说:“宁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则曰台,塔与台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台,故名。”现今多认可“六个”之说。
后相传清太祖的曾祖父的六个儿子曾居住在此地,所以将此地称之为宁古塔贝勒,简称为宁古塔,这也正和清朝认为东北为其龙兴之地相应。虽然可能是后期强加上去的,却是一个很合情理的解释。
这么一个看似不错的重镇又怎么变成了流放之地呢?
这就要回到清朝的各大案件了。无论是文字狱、科场案还是朝廷内斗,大都以宁古塔为结尾——流放宁古塔。这里需要对科场案做一个解释。科场案自然是与科考有关了。那时的考试需要防止考生走主考官的后门,换一个文雅点的词叫做“联宗”。一个高雅的文人,自然不会去做此等事,可是你不做不代表皇帝认为你不做。
要是被人发现你与主考官有关系(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有),但没有回避,那不仅自己会被杀头或流放,可能还会牵扯到所有的主考官,甚至和你一起考试的考生,方章铖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诸如此类的案件使得一群又一群文人政客来到了宁古塔。
现今的宁古塔,听名字就是一个人间美地。可在当时,那里却是一个前有土著后又有豺狼,路途艰险的绝人之地。不仅是当地环境恶劣,甚至有些身体较弱又被剥夺家产的还没有走到宁古塔就累死或是饿死了。
不要以为一家人去流放是一次热热闹闹的旅行。被流放者,其家眷多已沦为奴隶,貌美者为人糟蹋,碍事者为人虐杀,多余者卖为娼妓苦力……因此,大多数人听到宁古塔一词,就已经头冒冷汗了。
二、坦坦荡荡才是文人
文人何以称之为文人?不仅仅是因为有知识,而更多的是因为有气节,有文人气质。流放宁古塔的人中多为文人,正如“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变工”所说,文人遇到劫难,往往正是他展现才华的时刻。
因此,首先的影响就是宁古塔一路上留下的诗文。这些诗文将一个个落魄的文人结成一个团队,一个用才情结成的坚不可摧的队伍,激励着后来者努力地生活下去。
其次就是文人对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研究著作。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大多数是从书本来到书本去,缺少实地研究考察的精神。
而流放在当地的文人却因为自身高度的使命感和文化素养,自觉地从事对于当地的研究。有如方拱乾的《宁古塔志》、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等极具可信度和学术价值的著作就纷纷出炉了。
再其次就是文人对于当地的改造了。由于东北的冬季较长,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事野外作业,且流放者多为株连,有时流放者是处于较为自由的状态。而这时的文人就不甘心只从事于普通的体力劳动,而是想要进行一些符合他们学识的活动。
对于他们而言,最符合的就是教书了,或讲儒家著作,或讲佛法等一切文人认为可以风化当地之思想。还有的问人就比较实际了,教他们耕种、造屋和商贾等,可以说对当地的现代化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流放者中有如吕留良、方拱乾等人,其家族被世世代代流放在当地,虽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这个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家庭的常驻,对当地的文化教育的启蒙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这些影响皆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他们在承受被流放的打击时还能够看得开,不是厌恶这个对于他们来说的不祥之地,而是将它作为一个文人理想的缩小化——非能为天下而仕,则就地风化。这便是文人,坦坦荡荡地屹立于天下的一角。
三、历史的病灶——人类自戕
也许在看完上文所述的流放对当地的影响后,会产生认为流放不是一件那么坏的事,甚至还有利于文明进步的想法。但流放本身就是对文明的催残,是人类的自相残杀。统治者的一时决定、当权者的一己私利、小人的一面之词……很多个人类文明中不高贵的“一”,最后组成了一整个无法挽回的文明毁坏。
人能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可怕的刑罚加之于同类(这一同类是正直之士,而绝非小人),难道这就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之所以会有上文所说的益处,是因为流放者自身的高贵,不论身份变化,不论条件优劣,不论命运公与不公,他们内心的纯正没有变,这才有这些稍稍不难看的益处显现。
一等文人可以忍受极度的身体煎熬和物质贫乏,但被流放是永远也不能支持这些文人有更大的成就。因为干大事不是光有才华就足够,机遇、物质、家庭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就。正如余秋雨所说“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也许时难造英雄,但不是因为时难有好处,而是因为英雄足够强大。
四、结语
宁古塔原本是一个重镇,但由于众多案件的判决都将犯人流放到此地,而流放者或死于途中,或沦为奴隶,或世代流放,宁古塔便成了一个令人胆寒的地方。
由于流放者多为受冤的文人,其气节使他们自觉从事有利于当地进步的事业,或写下诗文,或研究当地地理历史文化,或教化当地百姓,使得宁古塔的发展更快一步。但流放本是人类迫害人类自身,是对文人的摧残,更有碍于文明进步,因此只感谢文人的高贵,而不感谢流放的迫害。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2]宋一晓.清代宁古塔流放人对当地满族文化的记述和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7
[3]周永梅,张克.宁古塔的源起与传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