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思想主要从他的著作《荀子》中涌出了20卷、32篇、9万多字,可以说是深刻的。
说荀子是不得志的先秦思想集大成者,“集大成”这个词虽然常常听说,但我们不明觉厉,总之是形容一个人很厉害的样子,可是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集大成,本是孟子专门对孔子的赞语,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礼乐制度是支撑周朝天下的重要制度之一,“成”的本意为将乐曲或曲词从头到尾完整演奏或演唱一遍,而依据周朝礼仪,演奏完整乐章要以钟为发端,以磬为收尾,即孟子所谓“金声”与“玉振”,“金声”开头,“玉振”结尾,一曲被完整演奏就可以成为“大成”。引申开来,“集大成”意思是集中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形容在某方面精通渊博超出一般的人或事物。荀子不愧为思想集大成者,大家需要把握以下六个关键词:礼,性恶,君本,法先王与法后王,唯物,文学造诣。
山东曲阜孔庙门前的“金声玉振”牌坊
一、礼:思想核心的核心
礼,是《荀子》一书的核心,一共被提及375次,几乎贯穿了全部荀子学说。
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认为君主应该掌握因礼而成的等级名分,“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见《王制》篇),“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见《富国》篇);君主治理国家应“由礼义”而非“由权谋”,所谓“国无礼则不正”(见《王霸》篇);招揽人才需要“礼义备”(见《致士》篇);培养军队也要通过礼义教化,“礼义教化,是齐之也”(见《议兵》篇);使国家强盛也要讲求以礼义为道,“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见《强国》篇),用势不如用道。
在教育思想方面,荀子认为学习应以礼为准绳,要“道礼、宪”而不能只学《诗》《书》(见《劝学》篇);修身时也要时时以礼为原则,所谓“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而老师的作用在于“正礼”从而“正身”,即“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见《修身》篇)。
在哲学思想方面,荀子批判诸子学说时,往往以礼作为武器和出发点;而盛赞大儒时,仍旧用礼作为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荀子讲的礼和孔子讲的礼并非同样范畴,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论语》中提及的“礼”一般是指周礼,从属于礼乐制度,其作用更倾向于修养自身时的准则,以阶级立场划分,孔子的礼是为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服务的,是孔子对西周那种稳定平和的奴隶制的向往和追忆。荀子则不然,荀子的礼完全代表着当时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尤其是作为君主的统治阶级,君主是社会的核心力量,礼虽然重要,但只是君主手中用来划分社会等级的工具。荀子为礼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治理功能,礼就是他理想中封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规定与秩序。
上述观点可以从荀子对礼发端的论述中看出,他认为人类的欲望导致社会混乱,而礼的作用在于规定社会等级名分,用制定好的社会等级就能制止混乱(见《礼论》篇)。所以,礼的首要作用就是“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见《王制》篇),并由此定“人伦”。而君主是掌握礼与社会等级的人,也就是说,君主是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荀子·儒效》篇盛赞大儒,仍旧以礼为标准
二、性恶:咱天生就是坏人
在《性恶》篇中,荀子开头就是一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之后进行了看似符合逻辑实则没有逻辑的论证,还痛批孟子的“性善”,推出了著名的“性恶论”。
“性恶论”对荀学的意义不仅限于哲学思想,更是荀子政治思想体系的基石,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没有人天生的恶,哪里会有逐利争夺之心?没有了争夺之心,哪里还有混乱状态?没有了混乱状态,还要荀子的礼做什么?这就是荀子建立的“性恶”与礼的逻辑链。
“性恶”是病,荀子说:这病得治!那么治病的药从哪里来呢?从“化性起伪”中来,这里的“伪”指的是人为的努力。人们推崇圣人的原因在于圣人能做到“化性起伪”,即做出人为努力而改变恶的本性,“凡所贵尧、舜、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见《性恶》篇)。由此观之,礼义是圣人为了制止性恶而做出人为努力的结果,而这里的圣人,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身处庙堂之高的君主。
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递推模式
三、君本: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民本思想是孟子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广为后世传颂,然而荀子不这样认为,在荀子眼中,人的本性是恶的,百姓是靠不住的,一定要“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见《性恶》篇),这里的圣王就是君主,荀子将大治的希望寄托在君主身上,我姑且称之为“君本思想”。
在荀子看来,君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不可撼动的。“天子也者,势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见《君子》篇),在君主那里,国家只是工具一样的存在被君主役使,“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见《王霸》篇),所以国家治乱的根源并不在其他,而在于君主个人,“王、霸、安存、危殆、灭亡,制舆在我亡乎人”(见《王制》篇)。总之,君主是治国的核心力量。
既然君主形象光辉,举措正确,言谈光明,举止磊落,那么臣民是一定要“忠”君“顺”君的,荀子对此深信不疑。君主统治百姓要“恭敬以先之,忠信以统之”(见《仲尼》篇),百姓对君主要做到“君虽不知,无怨疾之心;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省求多功,爱敬不倦”(见《仲尼》篇);对于臣子则要求“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见《臣道》篇)。《荀子》一书中充斥着忠君思想,其思想可以说就是赤裸裸要为君主服务,这也许是荀子和孔孟的最大区别,因为孔孟虽然也讲入世,但仍能与当权者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荀子做不到,荀子要做君主的好幕僚。
刘欢唱过一首歌叫《千万次的问》,其中有歌词“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我认为形容荀子对君主的感情最合适不过。荀子如此深爱着君主,君主最终都没有给荀子期待的回应。
荀子伤透了心,“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那里”,历史的吊佹不过如此。
君临天下,“一桶姜山”
四:法先王与法后王:先前先后看
法先王与法后王,分析之前先弄清词义。这里的“法”意思是效法,以之为准则;“先王”指的是先秦儒家推崇的古代圣明帝王,即尧、舜、文王、武王,这在《论语》《孟子》中表现尤为明显;“后王”并不是未来的帝王,而是“先王”之后的帝王,指的是当今在位的帝王。总之,法先王是先秦以儒家为代表的"法古"的一种政治观,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称尧舜,而法后王是对当时理想人君的理想化描述,在“后王”身上,凝聚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们往往认为荀子是法后王的,从而与孟子的法先王对立起来,这样不对,荀子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不仅法后王,同时也法先王,更倾向于法后王。荀子在《王制》篇中,明确说道:“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这里的“三代”即夏、商、周三个儒家推崇的古代王朝,属于“先王”范畴,而之后又提出实行法度不背离“后王”,是典型的二者并重,向前看的同时,也要向后看。
只不过,《荀子》一书中虽然时常怀念圣王,追忆尧舜,但毕竟主要篇幅都在法后王。“后王”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是荀子意淫的主要对象,是义利、王霸,礼法等思想的综合体现。法后王象征着历史的进步,“前浪死在沙滩上,一代更比一代强”,荀子正是通过法后王来阐明自己进步的历史观。
尧,先秦儒家理想中的的圣君
五、唯物:人定胜天
荀子的天人思想读来令我惊喜,因为身处先秦时代的学者,提出如此进步的朴素唯物思想,实属难得。
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而且决定社会治乱与人间祸福的是人而非天,所谓“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见《天论》篇),“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见《礼论》篇),所以必须明确天人各自的规律和职分,“明于天人之分”(见《天论》篇)。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人类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见《天论》篇),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前所未有。
在此基础上,荀子呼吁君主不要在天道方面做无谓的探索,只需要顺应自然就够了,但要重视现实社会的治理,即“应之以治则吉祥,应之以乱则凶”,“圣人为不求知天”,“(圣人)官人守天道而自为守道也”(见《天论》篇)。
此外,荀子对“天人感应”之类的说法不感兴趣,主张对于天变“怪之,可也;畏之,非也”(见《天论》篇),而祭祀只是用来文饰政治的,“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见《天论》篇),不能因为求神而放弃人为的努力。
“人定胜天”宣传画
六、荀子的文学造诣
荀子的文学造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荀子著有《成相》篇,成为后代说唱文学的滥觞。“成相”即一边念诵一边打节拍的一种文学形式,就像打鼓、快板一样,是当时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三篇成相与之后的五篇赋与“佹诗”“小歌”被《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统称为《孙卿赋十篇》,可见成相是赋的一个流别,是一种不歌而诵的文体。
二是荀子著《赋》篇,赋作为一种文体名称,以此为肇始,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赋其实是一种用韵散文,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荀子的五篇赋每篇描写一个事物,有假物寓意的特色,更具有政治诗的味道,对“云”“蚕”“针”等描画别具深意,这种托物讽喻的特点对后代“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影响极大。
三是荀子开先秦正规议论文的先河。鲍鹏山在《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文中如此描述荀子对先秦散文的贡献:《论语》简古,《孟子》激烈,《庄子》怪诞,都是散文形成之前的自由形态,是野花遍地,荀子把散文的野花移植到家中,养成了盆景,按照一定的美学规范进行修剪。议论文从此走向了正规化,变得可以效法。鲍鹏山先生还说:荀子的出现,标志着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饱学之士代替了恣肆无端的天才人物,周密的思考代替了偏激的言论,推心置腹的出谋划策代替了逞快泄愤的冷嘲热讽,老成持重的带有明显世故气息的条分缕析代替了血气方刚的带有明显书生意气的挥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