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数千年的“只有草才,乌斯成城”这句话引起了人们对神秘的草算的浓厚兴趣。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仅包括湖北与湖南?所谓楚地,简单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管辖的土地。
楚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家。早在夏商时期,楚国的先民就在淮水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在商朝衰败、周国崛起之际,楚地部落酋长审时度势,及时投靠了周文王,成为了周国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子”。
在周公旦摄政期间,楚地正式有了“楚”的封号,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只不过,那时候山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楚国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凶恶的野生动物斗,争取宝贵的生存空间,因此,民风相当彪悍,被文明的中原人视为“南蛮”。楚国在周朝的地位也不高。每年,楚国的国君都会背着一堆地方土特产,千里迢迢地来到周国都城,献给周天子。
楚国国君没资格跟其他诸侯一般平起平坐。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喜滋滋地喝起小酒时,楚国国君却呆在一个角落里负责滤酒。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在台上郑重其事地拜天时,他却在台下烧火,陪他一起烧火的还有鲜卑族长。
楚国人当然不会忍受这种羞辱。他们在楚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始了创业之路。周国担忧楚国的崛起,会成为隐患,有意进行阻扰。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为了“教训”不听话的楚国,周昭王两次亲自带队前来征伐楚国,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但在第二次伐楚时,周昭王在渡河时溺水而死。
在那以后,楚国的崛起趋势,已经不以周国的意志而转移了。楚国国君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了挑战周国的本钱,竟然向周天子提出索要更高等级的封号。周天子拒绝后,楚国国君自封为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自称为王的诸侯国君。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楚武王。
楚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不断向外扩张,到楚庄王时,楚国已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中前期,楚国进入全盛时期,版图继续扩大,成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雄踞大江南北,任何诸侯国都不敢轻易招惹。
那时候楚国的国土到底有多大呢?《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 ,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史记·秦本纪》记载:“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结合这些资料,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楚地大约是湖北、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约有150万平方公里。
所以,楚地绝不仅仅指湖北、湖南一带。事实上,在上述这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楚国文化的遗迹。
不久前,我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召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里,就发现了楚王行宫遗迹。2000多年前,南召县位于楚国的边境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在今天南召县云阳镇所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
【参考资料:《楚地》《战国策》《汉书》《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