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总是很奇妙。——你数我,我数你,来往等于打太极。这样,你来我往之间经常会出现故事。
八百里秦川的主角有三个,南边的秦岭,北边的黄土高原和中间的渭河。渭河是大动脉,从南边的七十二峪流出不同的河,虽很多已干涸,但仍有故事流传;从北边的黄土高原也慢慢渗出一些河,虽没有南边的多,但名气和故事性上,却要远远强于南边的。这里边最有名的就是《国语·晋语》里的“姜水和姬水”,泾河和洛河。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泾河上。
泾河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九嵕山”以东的河,这条河在人文上丝毫不亚于“渭河”。“泾渭分明”就是这条河,“魏征梦斩龙王”还是这条河,这条河似乎成了关中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和创造者。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韩国因惧怕秦国的强大,设耗秦之计——派水利专家兼间谍的郑国(这是一个人名字)去秦国,建议秦国修一条非常耗费国力并且难度很大的灌溉渠:郑国渠。
结果,秦国很快接纳这个建议,郑国任总设计师和项目总指挥。具体设计图如下:
泾河和洛河之间300里,不要小瞧这300里,它的连通会直接贯穿渭河以北秦国产量的核心地带。
与渭河以南盛产水稻不同,这一代盛产小麦,而小麦,恰恰是秦国军队主要的军粮,我们现在见到的关中美食“锅盔”相传就是秦国的军粮
于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动员和大统筹在秦国上演。历史证明,凡是气吞山河,眼光千里果敢坚强的,往往就真的会气吞山河,成就一番大事业。
郑国渠修了十年,韩国也得到了十年高枕无忧的美好时光。但,这之后,关中却成了真正“旱涝保收”之地!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国家!而关中也因此而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接着,关中的灌溉网络迅速形成。如蜘蛛网般的人工灌溉渠让以后历朝历代都不能再抛弃这块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之所以有十三朝在长安建都,与发达的灌溉条件不无关系。
宋·丰利渠
尝到甜头的封建王朝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对郑国渠进行修缮和改进。北宋的丰利渠就是这样。丰利渠修过两次,第一次由候可指挥修建,修建九年,因饥荒停修,后,赵佺又续修,两年后完工。丰利渠是在泾河岸边的岩石上“雕刻出来的”,难度远大于郑白二渠。
不得不佩服宋朝人的细致和严谨——直到今日,丰利渠内壁仍然光洁平整。
丰利渠壁,泉水潺潺
广利渠东是并行的王御史渠,王御史渠的东边就是张家山。张家山有筛子洞,筛子般大小,满管泉水喷涌而出,前几年炸山取石,疏于管理,洞里坍塌,水脉阻断,剩细流潺潺。本想上去看看,无奈围栏相挡,不再年轻,不想翻越,希望有人替我完成。
元·王御史渠和丰利渠交汇处
元朝,西台御史王琚建议修建,这对于元朝来说,实在不容易,毕竟这个游牧民族向来不喜欢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王御史渠在丰利渠前100多米,与王御史渠并行,后在上一副图片处汇入丰利渠,该工程修建5年完成。
看看元朝的“做工”,相比宋朝是非常粗糙的,不过这也非常不易了,也罢也罢。
明·广惠渠
在御史渠前边的为明广惠渠。这个渠,建于明成化年间,由陕西巡抚项忠倡议并修建。在众多渠里,开工时间最长,最具突破性,是明朝最繁盛时期的重点工程,它的特点就是“不再靠山”而是直接在山体里开凿“隧洞”
只闻水声,不见水流,站在渠边,胆战心惊
柱子左边,就是渠,深不见底,游览者一定注意安全!
清·龙洞渠
因泾河水位及泥沙问题,不能再引泾河水,乾隆年间,堵广惠渠,不再引泾河之水,而是改引龙洞、筛珠、琼珠、鸣玉等泉之水作为灌溉用。
渠首
话说到现在,关中众渠的老爹或者接生婆郑国呢?郑国在哪里?说了这么多渠,不知不觉竟然把这个人忘了。他老人家在这里:
在郑国渠还没有修完时,疲秦之计东窗事发,秦王气急败坏,要杀郑国,结果被郑国三说两说,不但免于一死,还继续当总指挥,并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最后善终在秦国。
韩国呢?疲秦换来的十年,也是在碌碌中渡过,没有通过这十年来壮大自己,灭亡也就是必然的。同一件事情,被不同格局的人来对待,结果,一个是强国,一个是苟延残喘。喜哉?悲哉? 祝愿郑国渠,祝愿这个和都江堰一样伟大的世界水利遗产能够被世人了解,祝福所有的朋友能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熏陶。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