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北平是哪里】古代有右北平郡,那有没有左北平,在哪里呢?

从战国时期的燕国到曹魏末年,今天河北省东北角和内蒙古东南角地区都有一支有“乌北平军”气魄的军队。(威廉莎士比亚,《北方专家》)。

后人联想到帝都曾经在民国时期被称作“北平”,而这个郡恰好又在北平之右,因此开始幻想“北平”这个称呼是不是也源自战国时期呢?

实际上,北平这个称呼源自明朝初年,朱洪武攻下大都之后,取义“北境和平”定名北平;朱棣末年迁都之后,北平改名为北京,民国时期一度恢复北平,建国后再次改回北京。

由此可见,北平的称呼可是比右北平郡晚了将近1700年,没有北平,又怎能有右北平呢?实际上这是后人断句的一个错误导致的。右北平郡的读法,不是“右”“北平郡”,而是“右”“北”“平”“郡”,这个意思就是针对燕国的国都蓟城而言,燕国的统治者希望能一举荡“平”蓟城之“右”之“北”的蛮夷,开疆拓土,是希望国都东向北向敌人都被扫平的意思,故而称作“右北平”郡。而蓟城之左(西向),越过太行山就是代地了,属于赵国的范围,显然是燕国碰不得、惹不起的,因此自然也就没有左北平郡存在了。

历史上的右北平郡与它的名字一样,需要时时刻刻去“平”事,因为此地是中原王朝与游牧大军交锋的前线,也是华北平原沟通辽东平原的战略要道。汉代的飞将军李广就曾在右北平郡抗击匈奴,霍去病也曾出右北平攻击匈奴左贤王的部队。历史上著名的李广射虎的典故就出自李广镇守右北平时期。

如果说,渔阳郡死死堵住平冈道的出口古北口的话,右北平郡则是死死堵住了卢龙道和无终道的出口,这个地区的名字熟悉抗战史的同学们都应该耳熟能详——喜峰口。长城抗战就是爆发在这里。只不过,如今的喜峰口已经淹没在水库之下了。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误会右北平郡的郡城是修在燕山南麓的平原地区,古代的国人还是很有进取精神的。右北平的郡治就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境内。可以说是农耕民族插入游牧民族的一个战略突出部。只有攻破右北平,才能兵出喜峰口。右北平与渔阳建立郡城的差别就在于燕山北麓赤峰一带的土地能为右北平提供一块安身立命的建城之所,而渔阳则必须依托华北平原的支撑才能堵住古北口外汹涌而来的游牧大军。

因此,所谓的战略要道的确有它自己独到之处。透过喜峰口攻击华北大平原的路线东胡人这么走、匈奴人也这么走,乌桓人这么走、鲜卑人还是这么走,满清人这么走、日本人也这么走。茫茫燕山能够提供给大兵团进出的通道就是那么几条,从古至今,见证着中华历史的发展。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