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存在着很多朝代更替。例如隋朝以后是唐朝,宋朝以后是元朝等。(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封建,封建,封建,封建,封建,封建,封建,封建)。
而对于每个朝代的各个时期,现代的书籍里习惯用“公元XX年”来描述。但在古代,其实都是用“年号”来记载的,比如明朝的万历、清朝的乾隆等等。
那么,封建王朝的“年号”,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年号是古代各封建王朝的帝王用来纪元、也就是记录具体年份的代号。也就是,年号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什么历法。和我们常常说的农历、公历没有任何关系。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汉朝,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在公元前141年即皇帝位,便把年号称为“建元”,而公元前141年就成了“建元元年”。汉武帝这个“建元”年号,其实也有一种“开宗立派”的意味在里面。
因为在他之前的皇帝,都没有这个做法,所以,“建元”其实也有一种开天辟地的意思。
从汉武帝开始,之后的各个王朝都有年号。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有的还不止一个。
除了明清两代的皇帝惯例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外,在此之前,更换年号似乎就看皇帝的心情,可以随意变更。也就是说,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比如汉武帝,就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等十个年号。
自从汉武帝开了这个先河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即位之初,便有更换自己年号的习惯。这个习惯也一直承袭到明清两代。那么,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年号是什么呢?
或许会有人说,是不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严格说来,清朝之后,还有袁世凯复辟这个短暂的插曲。袁世凯1915年窃位称帝,就把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但他的皇帝只做了不到三个月便完蛋了。
虽然袁世凯的皇帝没做多久,但“洪宪”却成为事实上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做法,受汉文化影响深远的日本,甚至还保留至今。
年号的命名方式,有的虽然随意,但绝大部分都是寓意深远,往往需要字字斟酌,煞费苦心。这是由于封建帝王们都想用吉祥如意的字眼,以起一个“好兆头”所致。所以,历朝历代的年号就难免会有重复的。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用过“干德”,在此之前,五代前蜀就用过了,只是赵匡胤不知道而已,甚至在此之前,隋末的起义军辅公祏也用过“干德”的年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