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石阡“说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

11月30日,“24节气——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石秋说春天”是这个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扩展名部之一。

“说春”,古名“鞭春”,是石阡侗族群众世代流传下来“劝农行耕”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将要犁田耕种的时候,届时负责“说春”的春官会手端春牛,走村串寨,给每家每户派送春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说春”,记者来到省级“说春”传承人封万明的家。封万明的叔叔封伏元也在。聊起“说春”的起源,封万明侃侃而谈。

据封万明介绍,正春的春词一共只有5首,如四大布周、渔樵耕读、二十四节气、牛根生等,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随意变化。野春的春词则非常随意,虽然也有春词范本,但春官却不一定非要照着说,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有时去到一户人家,看到新奇的事物,或者好吃的东西,春官也会抛开词本,即兴说一段春词。

据《石阡府(县)志》记载:明、清时代,每岁立春之时,石行府僚人等要整装集队,扎“芒神、纸牛”,“迎春于东郊”,打马游街,大排宴席,“行鞭春礼”,然后赴城南“劝农厅”。石阡知府要“劝农行耕”,并带头犁田。那时春官出门“说春”前要举行出行仪式,春官们聚集在一起,由领事的春官统一安排每个人“说春”的区域,四散去说春。

封伏元说现在他们已经不举行出行仪式了,春官越来越少,大家都是互相约着出门“说春”,并没有“打马游街,大排宴席”的热闹场面,但是春牛和春贴两个道具是一定要有的。

春官出门“说春”时,都会手持春牛、春贴,走村串寨挨家挨户的说。春贴的制作沿用中国最古老的木板印刷,立春之前,春官要雕刻两块模板,一块雕二十四节气,一块雕财神。模板刻好后刷上黑墨,再用红纸印刷春贴。春牛也叫土牛、芒牛。牛是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动物,牛身披红布和麻线,麻寓为麻子、天花。春牛及二十四节气的春贴在于提醒农人,耕种的季节来到了。

封万明回忆,他一天平均能说40来户人家,一般能够收入40到50元钱左右,他去年有一次收了120元,是他“说春”以来收入最多的一次。一整年中“说春”的周期也就十多天,最长不过一个月。

封万明说,“说春”这项艺术不仅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传承体系和保护模式,更需要改变仅靠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和言谈的保护措施。因此,石阡县对说春实行了“非遗”进校园的传承形式,在石阡县花桥中学开设了“非遗”教学班,学校的老师编制“说春”教材,请封万明亲自教授“说春”技艺。另外,石阡县还拍摄了“说春”纪录片,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说春”,了解“说春”。

为了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并共同约定彼此的责任和义务。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将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开展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体系得以存续。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王小梅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