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陕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尼泊尔蓝毗尼园、印度鹿野园、印度博瑞街、印度尸走肉、中国五台山)之一。
相传,早在公元前710年光明法师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曾亲赴五台山传播佛教。
台怀镇,坐落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最北端,地处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大高峰所形成的怀抱之中,距东台望海峰19千米,距西台挂月峰22千米,距南台锦绣峰28千米,距北台叶斗峰20千米,距中台翠岩峰19千米,处于登台顶的中心,其佛教历史是很久远的。
据史料记载:
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汉明帝刘庄(28—75,57—75在位)从西域(古印度)请来了摄摩腾(?—73)和竺法兰(生卒年月不详)两位中国佛教的鼻祖,并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便是在中国建佛寺的开端。
是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了台怀镇,见台怀之地好似佛祖说法之灵鹫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即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中国共有19座,五台山独得其一,称之为慈寿塔),于是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破土建庙,由此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此后,朝廷和佛教徒们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万佛阁便是其中之一,在现五台县的40多座寺庙有半数以上都集中在台怀镇,使这里形成了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
万佛阁位于塔院寺东南隅,旧为塔院寺属庙,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由文殊殿、五龙王殿、戏台和僧舍组成,寺内西南隅,有青石雕成高约4米的藏式佛塔两座。
文殊殿坐东向西,建于明万历44年(1616),上下两层塑佛像万尊,因此而得名万佛阁。阁上悬有明代大铜钟一口,重约3,500余千克。
五龙王殿坐北朝南,为万佛阁之北殿,创建于清代,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大名鼎鼎,被人们通称为五爷庙。
按惯例,龙王不居佛寺,传说五台山龙王神灵显赫,不安其位,寺庙不安宁,故建殿祀之。
五爷喜欢热闹,爱看戏,人们投其所好,在庙对面是建造了一座专为五爷唱戏的戏台,以求得五爷欢心而恩赐及时雨降丰年。现时每逢初一和十五,当地老百姓都会很早去五爷庙参拜,谁去得最早,五爷给谁得恩惠最大。所以,这一天寺庙的人头攒动,香烟格外缭绕,久之便形成了祈雨、唱戏、赶集等系列活动。
五爷庙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这位“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成为了有求必应的象征,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上五台山的善男信女们大多不懂什么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萨是何等神圣,他们都是冲着这位惩恶扬善、救民于水火、有求必应的“五爷”而来,故使五爷庙远近闻名,成为了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许愿最灵的寺庙。殿内香烟缭绕,常年香客盈门,羲圣观光者接踵而至。
在朝圣许愿的人流中,各色的面孔和各色的装束包藏着各色的心态,其中不乏命运悲苦者,也不乏春风得意者,得子求学延寿财运仕途,来者各有所求,虽然目的不尽相同,但其心还是虔诚的!
希望五爷能够保佑着普天下一切善良之人好运常伴!
附记、许愿小提示
1. 在五爷庙许愿的时不要超过三个愿望。
2. 许愿时间:一般在清晨空腹到五爷庙许愿,农历的初一或十五可在零点去烧头香;除此以外根据不同的季节,在早上的4点到7点前去进香许愿。
3. 许愿方法:第一步进香,和神佛进行沟通;第二步,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朝拜;第三步,到五爷像前叩拜许愿或求愿(求愿不需要还愿)。
4. 还愿:去五台山许愿,就是在五爷庙许愿,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之一,在五爷像前许愿,愿望达成后要在一年内来还愿。
5. 还愿方式:在五爷庙挂牌匾、给五爷像披龙袍、有条件的施主捐上一台戏、在五爷庙做法事等。
(文+图:王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