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元钱的华县纪念品引起200多外国人关注

《流年光影》系列3:埋头政务

作家郭玉贤

10韩元的礼物无限有魅力

10元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对普通小学生来说并不稀奇。

但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十元钱的礼品却吸引了八个国家几百个外国来宾对华县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华县灯塔 李勇供

1992年7月,经在华县担任过县委书记的李炳武同志,和陕西省文化厅的华县乡党联系介绍,由德、俄、日、美、以色列、瑞典、玻利维亚等8个国家,200多人组成的国际民间艺术团,要来华县访问演出。


这次演出虽是民间往来,但是接待不能怠慢,演出活动有省级相关部门领导,还有渭南专区主要领导,稍有不妥之处就会给陕西、渭南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因此,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讨论了接待、安全、演唱等有关事宜。我当时任常务副县长,会议研究除由我做好此项活动的统筹安排之外,还负责给外国演出人员选购纪念品。纪念品只发给国外来宾,每人一份,每份费用不超过十元。


国内来宾,包括参会记者、领导、翻译、司机等一概不发纪念品。接受这一任务之后,我考虑了很多,十元钱能买什么纪念品?去商店选购,让商店以批发价送货是很容易的事,但我们这小小的县城能选购到的东西,其他人也能买到,说不定比我们买的更实惠,可能咱们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到头来反而出力不讨好。


这时,我想到了全国地震演习在华县举行时,华县为全国各地参会者每人赠送了一个在西安市搪瓷厂特订的大口金边搪瓷碗,礼物很好,但不好携带,事后,令人感到遗憾。此次的纪念品涉及国际影响,牵扯到省、市、县的声誉,也更是宣传华县的难得机会。那么,送什么好呢?经过反复考虑,我萌生了一个新特的想法:要送具有华县特色的礼品。什么东西具有华县特色?几番琢磨之后,拿定主意,选购华县皮影!

1988年华县皮影在北京演出时的后台 张韬摄

华县是皮影的发源地,皮影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艺品,最具有华县特色,外国朋友也一定喜欢。须知,当时的华县皮影,并不像现在,是震动国内外的靓丽名片,人人皆知。说华县皮影,肯定离不开汪天喜。汪天喜的皮影雕刻,早在1986年陕西省文化工作会在华县召开时,就引人注目,《光明日报》《陕西日报》都作过报道。我这个华县籍的政府领导虽有些印象,但也没见过皮影工艺品,而其他新到的外籍华县领导更是知者甚少。但我坚信,华县皮影一定能引起外国人的震撼。


主意拿定后,我立即带领政府办主任相经济和秘书田文哲,去高塘、大明、柳枝、少华等地,走进艺人张琪、汪天喜、赵北平等人家中调查情况,了解价格行情。当我走进汪天喜家中,看到他雕刻的许多皮影作品时,大为震惊,这真是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瑰宝。于是,坐下来和他详谈了很长时间,得知他和他的哥哥汪天稳,都是老艺人皮影雕刻前辈李占文的徒弟,李占文师傅的大型皮影雕刻“文成公主进藏”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悬挂留念。汪天喜也谈到他有一幅作品被人买走后,被买者写上了自己的姓名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奖。接触汪天喜,我感到了他的诚实、善良和勤奋。我赞扬他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汪天喜对皮影雕刻的介绍,和他精美的工艺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向他介绍了给外国人赠礼品的情况及费用标准,汪天喜和妻子薛芝芬都很大方,说:“县长能进我家门,啥事都好商量!”他们也体谅政府的困难,都慷慨表示:政府的忙我们一定帮。就以每个皮影头像5元钱低价成交。


由于时间紧迫、皮影头像是要经过几十道工序雕刻而成的,和他们商定订购数量之后,剩余不足者我们又到罗纹街赵北平家订购,赵北平是李占文的外孙,赵北平非常慷慨,和汪天喜一样同质同价支持政府。

早年间的汪天喜(文一)夫妇和他的徒弟们 张韬供

接下来考虑的是头像的包装事宜,当时的现状和现在不能相比。现在的皮影销售店都是要啥有啥,出售的东西都有袋子或盒子。我记得当时我们在华县城内没有找到一个能装镜框的门店。后来费尽周折,在街北黄河村村口找到黄延安开设的小门市部,他们除经营日用百货外,附加装框。我们向黄延安讲明情况,很快和他达成协议,皮影头像送交于他,由他负责装在高25厘米、宽20厘米的黑色塑料边镜框里(当时只有黑色塑料边),按时按质送交成品。此时,大事已定。


这次活动前所未有,十分隆重。会议决定演出开幕式由我致开幕词。由于面对众多外宾,我身边站着一位翻译,每句话都要由她翻译,这样我在台上讲话的时间就拖长了很多,很多人认识了我。演出结束后,在政府招待所一楼大餐厅举行宴席招待,宴前向外宾们赠送了这个有华州特色的礼品,影响是空前的。


领到皮影雕刻工艺品的许多外国期友,手举镜框,在餐厅里又蹦又跳,用“狂欢”二字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一点也不为过。当时在场的国内嘉宾都赞扬外国人的热情豪放,也赞扬华县的礼品选得好。宴会结束后,许多国内来宾、记者、司机向我围来,说了许多好话要这个价值十元钱的纪念品,由于没有准备,围得我十分难堪,只好向他们承诺,以后补给。


十元钱的纪念品在这次活动中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正是这次礼品赠送,让华县皮影雕刻艺术走出国门,声名远扬。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经过我手要买华县皮影的人不计其数。从头像到影人,再到系列工艺产品,购买者越来越多。这次活动的赠礼,也使我对华县皮影雕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时隔两月之后,我亲自组织安排,在县政府招待所一楼展厅举办了一次“华县雕刻工艺展览”,展出了汪天喜的大型皮影雕刻“黄帝出巡图”等作品。也有赵北平、张琪等人的雕刻作品。还有武怀仁的微雕(绿豆大的石珠上刻着长长的唐诗,只能在放大镜下看)。还有原出口厂艺人的大型根雕。这次展览受到华县干部群众的热烈称赞,参观者很多,这是县政府一次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大华县皮影宣传的展览活动。

华县皮影工艺品

华县皮影雕刻艺术,是数百年来经无数民间雕刻艺人,不断创新成就的高尚艺术、是勤劳勇敢的华县人民的智慧结晶、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新时代里,地方政府有责任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宣传皮影雕刻艺术,支持皮影雕刻和演唱艺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不断发展、传承,发扬光大。


1994年,我已从政府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得知有近百名海内外的郭子仪后裔,要来华县搞大型的祭祖活动,我便向汪天喜提供了郭子仪的全身座像图案,让他雕刻了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100个皮影座像。又动员阿斯兰药厂的李清富出资捐赠,当近100名郭氏后裔拿到先祖的皮影雕刻座像时,个个兴奋感激,所有人表示,永远敬献保存。


2006年,我促使xxx、xxx等人成立了皮影工艺股份公司(由于管理不善没有坚持下来)。促使汪天喜在县城开设了首家皮影销售店。同时,又有宏权皮影公司注册成立。随之而来的,热爱宣传皮影雕刻的人越来越多。刘高潮同志成为研究、宣传华州皮影的骨干,多次在有关报刊上发表文章,为保护发扬华州皮影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张韬同志在县城里成立了汉影堂工作室,集雕刻、装框、展览、销售为一体,编著出版了《华州皮影档案》。此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发行,全书375页,内容丰富,资料真实,图像鲜明,文字优美,封面设计古朴大方。凡读过此书的学者专家,无不称赞有加,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珍贵作品。

张韬编著的《华县皮影档案》

曾有一个时期,华州皮影雕刻工艺成为时尚礼品,也有许多省内外人士带华州皮影出国当赠品,更有许多人带着这精美轻便的工艺品做生意,赚大钱。(100元在华县买到的皮影,到省外或国外可卖到300、500、800元或更多)。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和保护下,皮影雕刻成了华州群众的一种产业,最多时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


2006年,华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皮影工艺,作为华州的四张名片之一,华州皮影列为“中国非遗”保护名录;2008年,文化部授予华州“中国皮影艺术之乡”;2011年,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国家授予“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雕刻艺人汪天喜从2008年至2018年,被文化部、中国陕西省工信厅、中国艺术研究会授予国家工艺大师、中国美术工艺协会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奖。


现在薛宏权的影视演艺公司设立在县城中心位置,承载了创新、雕刻、包装、演唱、接待、外出演唱诸多任务,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有数万人次,每天晚上都有演员去华山为游客演唱现代皮影戏,国外演出也是公司常有的业务。


2008年,退休后的我任华县慈善协会会长。组织了受慈善协会资助的数十名大学生、国内外来宾,多次参观张韬同志创办的汉影堂工作室,观看了雕刻、染色等工艺流程。如前所说,华州皮影雕刻和演唱艺术在政府支持和艺人的努力下,而今已走出华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为之高兴,为之自豪,内心也倍感欣慰,因为我在有生之年为弘扬华州这一国粹做了努力的传播,十元礼品,无限的魅力。


2018年11月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

原文作者:郭玉贤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