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给老师送礼】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礼?今天就聊点儿实话

我说过千万别发,你说我在假装认真。

我说尽快送过去,礼物最好。

你质疑我在传播什么价值观。

质疑我是否有资格分享育儿方面的知识。

我想我们也可以质疑我们的孩子。

不知道得到的一点成绩是怎么来的。

我说我遇到的都是有良知的老师,

你说:你运气好,我们这儿的老师没有不收礼的。

是,发展不均衡本来就是我们的国情。

再说天知道将来我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

我说自身实力比什么礼物都贵,

你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我们每个人说的,

常常只是来自于自己、最多是身边人的经验。

反正我相信,

有多少不送礼照样学得出类拔萃的例子,

就有多少送了礼才苟且蒙混过关的事实。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那你在纠结什么呢?

到底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蒋勋,但是不多人知道任祥。任祥女士是台湾珠宝设计师,其父任显群,曾担任台湾“财政厅厅长”和台湾银行董事长,其母顾正秋,是师从梅兰芳的京剧名伶。任祥的书,蒋勋作序,里面有这么一段:“看到任祥编著的《传家》,想起她每年送的礼物。有时候是一块手工肥皂,带着香茅草茶树的清香,是我沐浴时很深的触觉与嗅觉记忆。有时候是一块像黄水晶材质的印,上面有手工精细缠的纽结,我就系在腰带上,带去给学生看。”

台湾剧作家、导演赖声川,女儿2009年在偏远的印度山里结婚。任祥用台湾特产凤梨酥做了一份一份精致的结婚蛋糕,用创意的包装,打包好了让赖家人带到印度,分享给现场宾客和亲家。赖声川说:“嫁自己女儿都不可能用这么大能量,作为朋友的我们只有深深记在心里。”

如果送出的、收到的都是“情义无价”,送礼实在是一件美事。我相信这也是“礼尚往来”本意的体现。

有人说:你废话!我能有这样的手艺?我跟老师能是这样的关系?再说了,老师看得上我这仨瓜俩枣?

你误会了。之所以写这个,并非号召大家都照这样子给老师送礼,首先我这手比脚还笨的就没戏。我是把送礼收礼的高标放这儿。高标大致就是“用心”两个字,你偏离这两个字越远,烦恼越多。

再说明白点儿,当你在考虑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时,关注的不是师生情谊,而是礼物的金钱价值能不能把老师“镇住”,老师能不能顺着我的要求,能不能给我办成事儿,你自己心里长草不说,被礼物绑架了的老师,也不见得比你轻松。

最常见的心结莫过于:怕别人都送,就我没送,孩子受委屈。

先澄清一件事:我们这里讨论的老师,不包括不讲师德、违纪违规、存心想找家长吃拿卡要的老师,而是希望学生好,想把工作干好,有缺点,能力有限,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如果是前者,你愿意的话可以上报教委,不需要看公号喝鸡汤。

可是现在的家长安全感之低,对于正常的老师,也拿不出正常的信心,这不是个好现象。

★ 别人是谁?别人在哪儿?别人都送,我也不见得送。送也是自己想送。很奇怪,我一个七零后都不喜欢随大流,八零后、九零后父母,按说应更具个性,更有勇气,结果走的还是“别人都……所以我也……”的路子,在养孩子的问题上生怕自己“另类”,错也要大伙儿一起错。

★ 我听过不止一个医生说:不给红包,我照样看病,该怎么看还怎么看。我也听过不止一个老师说:孩子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我选择相信老师的话。这样的选择让我心里舒畅,跟老师关系好处,更能够把精力放在怎么提高孩子自身能力上。当然你也可以有你的选择,选择什么就相信什么,别纠结,别怄气。

我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开学才一周就是教师节,当时跟老师大概也就见过一面,话都没说上两句。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妈妈私下问我:要不要送礼?送什么?犹豫之际,学校“谢绝家长送礼”的通知就下发到每家了。

记忆犹新啊,看到通知我还在想:学校啥意思?是不是在“考验”我?

最后我什么都没送。

之后每一年教师节,学校都会发这样一纸通知。

可能,或许,有人送了。但是并没有老师给我女儿委屈受。

学校就是白纸黑字写的那个意思:希望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纯粹一点。

倒是在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几年下来彼此信任以后,大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更强了以后,我们很高兴以几盒点心、几袋糖果、几盆绿植聊表心意,这样的礼物,老师跟同事、学生一起分享,都是温馨的、得体的。

送礼没人拦着你,但别想着送礼能解决一切问题

不排除有这样一类情况:孩子确实有需要老师额外关照的地方。或许在低龄宝宝身上,这类情况更常见些。两岁入托,如厕问题还解决不好,自小体弱多病,吃饭又慢又少……家长恳请老师对孩子多一分耐心、关心,也体谅老师的辛苦,愿意送份礼物,两情相知,问题不大。

但是有一种送礼,伴随着不合理、不公平的诉求,认为老师应该按着你的意思来,为你的孩子破例去达到一些目的,送礼物不是表心意,是要把老师砸晕,弄不好其他孩子的利益还要跟着被牺牲掉,这就不合适了。

生活中也常见:舞跳得不好上台演出也要站在前排正中;画儿画得不好也要进决赛,考试不达标也要参选三好生,还非选上不可……

只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送礼就会变成送礼者的通行证。

每个人有他自己行走江湖的步法。江湖不是净地。只想提醒三点:

★ 你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眼睛只盯着礼物、只要收礼干嘛都行的老师?而且我听说柱子他爸送的礼物比你还贵呢,你咋办?

★ 孩子越大越明显,那就是求谁也不如他自己争气管用。放下对孩子和老师不切实际的要求,拿出一点精力,帮孩子找到适合他的位置,帮他把不足补上,哪怕是点滴进步,他被激发出的信心和火花,无价。问题到了眼前,只有送礼这一个招儿,懒政。

★ 在国内送礼送习惯了,有朝一日孩子留学海外,“行贿”是要接受处罚的。

答谢老师的辛苦付出,这个送礼可以有

带过我女儿四年的幼儿园班主任,现在回到老家做一名全职妈妈。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千里之外的她就发朋友圈加油鼓劲儿,“看!合合长大了,多棒!”年节会给孩子买礼物快递过来,手写一封信附上。言语之间总是感念着多年前和我们相处的时光。

带过她六年的小学班主任,一方面不断鼓励她力争上游,一方面不断提醒我要耐下心、沉住气。直到合合上了初一,考试前她还发红包,考好了再发一个红包。上初一之后孩子们聚餐,她把大家带回小学教室上了一节班会,聊聊谁有了进步,谁长了本事,谁当了班长。是一位能够坚持不懈去感化孩子的老师。

作为妈妈,我不可能无动于衷。

旅游回来给老师带一份当地特产,看到可爱的宝宝装,惦记着老师家的宝宝,这都不算事儿,更像是朋友相待。尤其是在她们都已经不教合合了的现在。

设身处地想想,我们收到礼物的那一刻,开心,还是因为得到了“你心里有我”的确认吧?

最要不得的3种送礼思维

★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送礼收买老师。

不去了解老师的人品,不关注老师后续开展的工作,一上来就想把老师搞定。校园不是生意场,育人不是做生意,你体会一下。

★ 凡事上升到送礼一说。

孩子挨批评了,“因为咱家没送礼。”别人家的孩子受表彰了,“他家给老师送礼了吧?”太俗!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你孩子挨批评的那张卷子你认真看了没有?

★ 我送礼了,我就不用再搭理老师那套了。

有只要礼物就行的老师,也有想要赢得尊重、谋求职业发展的老师。不是说送礼了你就可以凌驾于老师之上。老师帮你带孩子,需要得到你的支持,需要跟你有良性沟通。不管送没送礼,谨记尊重老师。

文章转自:家有大孩儿

文章作者:人称王老师

少儿生活方式推广者。专注于从身到心,从物质到精神,如何教好、养好“大孩子”。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