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墙上的手工杆秤。
曾几何时,杆秤是走街串巷、集市摆摊商贩们买卖交易称量必需的工具,有生意来临的时候,小贩挂好秤砣,将货物放进秤盘,提起秤杆,“看,给您秤得高高的”,顾客看着高高翘起的秤尾,生意自然也就做成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秤不断地推广普及,杆秤制作这种锱铢必校、毫厘必究的纯手工精细活,在先进、便捷的度量工具层出不穷中逐渐没落,渐渐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在洪江市黔阳古城内,有一家“黎许生杆秤店”,记者几次路过,却始终不见里面有人制作杆秤,询问当地居民后方才得知原来店主人年事已高,早已不做秤了。好在店里虽已不卖秤,主人家仍旧住在屋里,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黔阳古城最后的手工杆秤制作人——黎许生。
今年80 岁高龄的黎老看上去还很是健朗,“前两年我的眼睛看不见,就已经不做秤了,现在家里头乱得很,见笑了。”店内的设施有些杂乱陈旧,记者看到,曾经的操作台上放满了杂物,一些砝码和制秤工具凌乱地堆放其中,最为显眼的还是悬挂在墙上三杆大小不一的手工杆秤。黎老指着墙上的称,带着一丝遗憾说道:“一般秤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大的能秤50公斤,小的能秤20 公斤,墙上这几杆秤还没有校秤、打秤星,还是两年前就搁下了,现在年纪大了,更做不成喽。”
黎老告诉记者,他14 岁开始学做杆称,从一开始跟在师傅身后当一个小学徒,到出师开店收徒,这一做就是60 多年。在过去,有着“不识秤花,难以当家”的说法,因此制秤工被称“百工之首”,在那个年代里一度称得上是“金饭碗”。谈及杆秤的辉煌历史,黎老显得很是激动,“不仅仅是在黔城,当年洪江、安江很多人都做这一行,杆秤最红火的时候是解放初期,那个时候成立高级合作社,来买秤的都是直接拿绳子捆着,用扁担挑着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生意也很不错,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交易增多,用杆秤的人也多,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好几十杆秤……”
听黎老介绍,传统杆秤的制作工艺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2000 多年前,古人就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鲁班发明的,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 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 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他从一个鱼贩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 颗星花,定13 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直到20 世纪50 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 两一斤。
做秤是件费时费心的纯手工技术活,工序繁琐,一个技术娴熟的杆秤匠人一天下来也只能做一把秤。制作一杆秤,要经过选材、刨木、制胚、刨圆、打磨、包铜管、配砣、定刀口、定星位、打眼、装钩、磨光、校称、染色……大大小小需要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有偏差,前功尽弃。
“人们要是夸秤好,只会说‘这秤准’,而不会说‘这秤漂亮’,所以做秤人的手艺全体现在秤准与不准之间。”说到这里,黎老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做秤其实就是做人。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秤的刻度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偏差。秤要准,关键有两点:一是秤纽和刀口的位置要准,这决定了秤砣的分量,秤砣不对,称重结果也会不同;二是打秤星,前面差一线,到后面称下来就可能就会差几斤。”
黎老说:“ 我这辈子收过3 个徒弟,其中两个已经去世了,还有一个也有六七十岁了,听说现在也不做秤了,我的手艺已经算是失传了。但我也没有什么遗憾和不舍,因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每种事物的消亡总有它的道理。我这门杆秤制作手艺虽然失传了,但是杆秤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智慧,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这种精神上的延续和传承永远不会断绝。”(图/ 文 本报记者 袁子京 通讯员 袁勇)
黎许生在制作杆秤。(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