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姜白石】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姜白石《续书谱》之真书

什么是真书?这里咱啰嗦几句,

在今天这个社会,楷书的概念人尽皆知,即称楷书,就是字的楷模榜样,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端庄中正,也习惯地认为楷书就是正书,真书。其实这三者还是略有区别的,真书的概念出现较早,晋以前就有所称,真书应该包含楷书,隶书,魏晋楷书(魏碑等)正书之称始于南朝王僧虔,自称正书第一,习惯上认为正书应包括真书,楷书,小篆也应位列其中,而楷书的概念相对较晚,始于隋唐而沿用至今,指的是隋唐楷书。

姜白石这里的真书应是指晋唐楷书。来,一起看看这位大师对真书有哪些独到的理解和认知。

姜白石《续书谱》真书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

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千字禄文》是其证也。矧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

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也。谓如"東"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體"字之大,"朋"字之斜,"黨"字之正。"千"字之疏,"萬"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

或者专喜方正,极意欧颜,或者惟务匀圆,专师虞永。或谓体须稍扁,则自然平正。此又有徐会稽之病。或云欲其萧散,则自不尘俗。此又有王子敬之风。豈足以尽书法之美哉!

真书用笔自有八法,吾尝采古人之字,列之以为图,今略言其指,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净,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度,结束坚实。丿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钩挑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故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

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而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大令以来,用笔多失,一字之间,长短互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至于今尤甚焉。”

姜白石这段话通过对晋唐的分析比较,高度赞扬肯定了魏晋楷书之,各尽字之真态,一点一画昭然绝异而备尽自然之妙。指出唐人楷书因受科判取士的影响,应规入矩,已无复晋人飘逸之气而书趋于俗。

崇晋卑唐,唐人楷书饱受诟病,历来书家多有此议,米元章更是讥颜柳欧虞为一笔书,不足垂世,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而称古法亡矣。

参照姜白石的这段话归而总之,楷书(我以为不惟楷书,应包括所有的书体),应祟尚意趣,尽自然之妙,再简单点就是变化。书法的生命在于变化,书法艺术之所以能横跨中国文明史几千年而长盛不衰,其强劲的生命力之源,归根结底就在这两个字上——变化。

点之左右顾盼,画之伸缩异度,字之大小疏密,方圆转折。墨之燥湿浓淡,章法虚实照应,不践前规,不落俗套,如是而已。

说重点,还是老话,一切变化都应以法为基,法外求法。书法以神釆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